
1月25日,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一家製鞋企業(ye) ,工人在生產(chan) 車間內(nei) 生產(chan) 涼拖鞋。劉朝富攝(人民視覺)

1月25日,浙江省湖州市長興(xing) 新能源小鎮超威鋰電智能製造生產(chan) 車間內(nei) ,工人正在趕製新產(chan) 品訂單。譚雲(yun) 俸攝(人民視覺)
1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相關(guan) 負責人就2020年工業(ye) 和信息化發展情況作了介紹。麵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嚴(yan) 峻挑戰,全國工業(ye) 和信息化係統堅決(jue)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戰疫情、促發展、保穩定、增動能,強化“六穩”措施,落實“六保”任務,全力保障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穩定,積極支持企業(ye) 紓困,推進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十三五”圓滿收官
2020年,在工業(ye) 經濟領域,中國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據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兼新聞發言人田玉龍介紹,相關(guan) 成果主要體(ti) 現在四個(ge) 方麵:
一是工業(ye) 經濟持續穩定恢複。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8%,增速逐季回升。工信部圍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麵落實“六保”任務,推動出台並落實落細一係列助企紓困政策,協調金融機構新增資金支持超過3500億(yi) 元。
二是支撐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工業(ye) 和信息化係統全力以赴做好醫療物資保障工作,建立較完整的醫療物資應急、生產(chan) 體(ti) 係,在最短時間內(nei) 實現了保供能力提升。同時,推出了“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公益服務,全年累計查詢超過了51億(yi) 人次,有效支撐疫情精準防控。
三是製造業(ye) 轉型升級明顯加快。工業(ye) 化和信息化融合不斷深化,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逆勢增長,裝備製造業(ye) 和高技術製造業(ye) 正在呈現出集群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態勢。2020年,裝備製造業(ye) 的增加值比上年增長了6.6%,高於(yu) 全部規上工業(ye) 平均水平3.8個(ge) 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ye) 比上一年增長7.1%,高於(yu) 全部規上平均工業(ye) 水平4.3個(ge) 百分點。
四是信息通信業(ye) 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2020年全年電信業(ye) 務總量(按上年不變價(jia) 計算)同比增長20.6%,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e) 收入比上年增長13.3%。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經過5年的持續奮鬥,‘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如期完成。製造強國建設穩步推進,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和重大技術裝備研製取得階段突破,我國的製造業(ye) 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價(jia) 值鏈中位勢明顯提升。”田玉龍說。
有力支撐新發展格局
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離不開工業(ye) 經濟發展質量的提高。
從(cong) “穩”的方麵看,2020年12月份,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51.9%,連續10個(ge) 月保持在榮枯線上方,企業(ye) 經營狀態在逐漸改善。2020年,製造業(ye) 31大類中20個(ge) 類別增加值實現增長,2020年前11個(ge) 月規上企業(ye) 利潤增長達到2.4%,全年工業(ye) 產(chan) 能利用率達到74.5%。
從(cong) “進”的方麵看,2020年,高技術製造業(ye) 同比增長達到7.1%,高於(yu) 整體(ti) 工業(ye) 4.3個(ge) 百分點,智能化、升級型的新型產(chan) 品保持快速增長,特別是工業(ye) 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微型計算機設備產(chan) 量增長比較快。同時,在整體(ti) 製造業(ye) 投資下降的情況下,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增速達到了11.5%,特別是在5G、工業(ye) 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加速建設,推動了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
“全年新建5G基站超過60萬(wan) 個(ge) ,實現所有地級以上城市5G網絡全覆蓋;5G終端連接數突破2億(yi) ,多個(ge) 行業(ye) 抓緊5G商用帶來的重大契機,加快產(chan) 業(ye) 數字化進程;5G+工業(ye) 互聯網項目超過1100個(ge) ,5G+遠程會(hui) 診在19個(ge) 省份的60多家醫院上線使用……”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誌國說,5G賦能實體(ti) 、造福社會(hui) 、服務人民的重要作用不斷彰顯,正日益成為(wei) 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培育“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
在談及中小企業(ye) 運行情況時,田玉龍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係列惠企政策,對推動中小企業(ye) 穩定發展起到積極作用。2020年二季度以來,中小企業(ye) 經濟運行穩步向好,生產(chan) 指標、效益都在逐步好轉,企業(ye) 信心也在恢複。2020年1月—11月,全國規模以上中小企業(ye) 的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9%,連續4個(ge) 月累計正增長。
田玉龍表示,下一步,將圍繞抓好政策體(ti) 係、服務體(ti) 係、發展環境三個(ge) 重要方麵,著力解決(jue) 和緩解中小企業(ye) 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著力加強中小企業(ye) 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緊盯中小企業(ye) 創新能力和專(zhuan) 業(ye) 化水平提升的目標,支持中小企業(ye) 成長為(wei) 創新的重要發源地。
比如,實施中小企業(ye) 創新能力提升工程,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帶動孵化百萬(wan) 家創新型中小企業(ye) ,培育十萬(wan) 家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遴選出萬(wan) 家“小巨人”企業(ye) 。這一過程中,使“小巨人”企業(ye) 加快向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專(zhuan) 項化企業(ye) 的發展,構建出優(you) 質企業(ye) 的梯度培育體(ti) 係。同時,研究實施支持“小巨人”企業(ye) 發展政策,提升中小企業(ye) 創新能力和專(zhuan) 業(ye) 化水平。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表示,工信部還將在鞏固前期清欠工作成果的基礎上,聚焦落實《保障中小企業(ye) 款項支付條例》,不斷完善預防和解決(jue) 拖欠中小企業(ye) 賬款的長效機製,切實保護中小企業(ye) 的合法權益。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