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全國人大代表、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帶來數份建議,包括聚焦進一步推進高端裝備製造業(ye) 發展、支持武漢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等。
馬新強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裝備製造業(ye) 是國之重器,“中國已進入科技自立自強新階段”。
支持武漢
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
馬新強認為(wei) ,未來十年仍是激光行業(ye) 的黃金時代。對於(yu) 激光通信行業(ye) ,隨著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以及工業(ye) 數智化、生活智能化的發展,數據中心的規模會(hui) 越來越大,性能要求越來越高。
“未來5年,華工科技會(hui) 將5G和數據通信作為(wei) 主攻方向,將推出自有品牌的光貓和小站,形成‘光聯接+無線聯接’一站式解決(jue) 方案。”馬新強說。
馬新強建議,支持武漢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高水平科技創新平台體(ti) 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馬新強介紹,武漢是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和中部地區最大城市,是國家首批全麵創新改革試驗區、首批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首批國家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地區;同時,擁有豐(feng) 富的高校和人才資源,在通信、激光、遙感、生物等領域科技創新實力較強,船用機械、海洋工程、激光加工等高端裝備製造水平全國領先,積累了較雄厚的科教實力、產(chan) 業(ye) 基礎和創新資源,具備建設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良好條件。
裝備製造領域供需矛盾明顯
馬新強表示,建立起強大的裝備製造業(ye) ,特別是高端裝備製造業(ye) 是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實現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衡量一個(ge) 國家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重要標誌,是決(jue) 定我國在國際分工中地位的關(guan) 鍵因素。
“我國裝備製造業(ye) 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裝備製造領域供需矛盾明顯,主要體(ti) 現在中低端製造裝備產(chan) 能過剩,先進製造裝備供應不足,導致供給側(ce) 結構性失衡。”馬新強表示,一些高端裝備製造及其關(guan) 鍵零部件領域亟待突破。
馬新強介紹,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以及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我國逐漸成為(wei) 世界上最大的通信、消費電子、光電產(chan) 品、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國和生產(chan) 國,高精尖的製造裝備應用日益迫切,但微米級、納米級、亞(ya) 納米級的裝備供給難以滿足需求。
馬新強建議,組建國家高端裝備製造業(ye) 技術研究院,統籌協調承擔關(guan) 鍵技術突破的各類主體(ti) ,針對發展重點和企業(ye) 共性需求製定技術研發方案和路線圖,組織優(you) 勢力量加快攻關(guan) ,並為(wei) 企業(ye) 技術、產(chan) 品創新提供谘詢服務。同時,完善促進高端裝備製造業(ye) 發展的財稅政策。“比如,對於(yu) 認定為(wei) 國家重點裝備製造的企業(ye) 可以減半征收企業(ye) 所得稅”。
此外,支持企業(ye) 依托產(chan) 業(ye) 集群、創新中心等,與(yu) 其他企業(ye) 和各類主體(ti) 建立深度協作的研發體(ti) 係,促進新技術與(yu) 高端裝備製造業(ye) 交叉滲透,推動從(cong) 技術融合到產(chan) 品融合再到業(ye) 態融合;支持龍頭企業(ye) 強化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資源整合和供應配套,構建分享製造平台、協同創新平台等,帶動一批中小配套企業(ye) 協同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