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wei) 封控時間最長、重啟時間最晚、疫情影響最大的城市,武漢在去年一季度經濟斷崖式下跌的情況下,奮力拚搏,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城市前十,展示出武漢經濟強大韌性和蓬勃生機,被譽為(wei) 疫後重振的“風向標”,成就了“武漢奇跡”。
2月27日,武漢215個(ge) 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305.4億(yi) 元。其中50億(yi) 元以上項目17個(ge) ,占總投資近一半,武漢由此吹響了“十四五”開局的衝(chong) 鋒號。
很難想象,就在一年前,這片土地一片沉寂。
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去年2月,在疫情得到基本控製時,光穀龍頭企業(ye) 華工激光率先拿到政府批文開展複工,並攪活了原本停滯的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我們(men) 就通過華工科技跟湖北省經信廳打報告,有30多個(ge) 企業(ye) 跟我們(men) 一同複工,在3月20日左右。這樣的話,我們(men) 的上遊就能供應上。”華工科技子公司華工激光總經理鄧家科說。
2020年4月8日,武漢解封,武漢全力推動疫後重振,用1個(ge) 多月時間,全市1萬(wan) 多家“四上”企業(ye) 實現“應複盡複”,1326個(ge) 億(yi) 元以上重大項目全麵複工,趕上全國、領跑全省。
千萬(wan) 級別的核酸大檢測,讓武漢成為(wei) 人們(men) 心中最安全的城市。響應中央“搭把手、拉一把”的號召,解封後的幾個(ge) 月裏,400多家國內(nei) 外500強企業(ye) 來漢考察洽談,多個(ge) 國家級盛會(hui) 高頻落地,頂級人力資源齊聚武漢。
12場重大招商活動,現場簽約總額超過7500億(yi) 元;對接落實中央一攬子支持政策,全年減稅降費513.7億(yi) 元,直達38萬(wan) 家市場主體(ti) 。
“一次大災難後,就一定是一場大的機遇。武漢受的災有多大,未來發展的後勁就有多大。所以對武漢的信心,我們(men) 從(cong) 來沒有動搖過。”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陳東(dong) 升說。
危中尋機,武漢緊緊抓住疫情催生的新業(ye) 態新模式,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線上經濟。開展“帶貨”直播117場次,現場銷售額6.17億(yi) 元;投放5億(yi) 元消費券,綜合拉動消費達56億(yi) 元;推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數字經濟占比超過40%。
浪潮集團副總裁宮明祥說:“浪潮非常看好湖北,特別是武漢在發展數字經濟這方麵,從(cong) 4月份到8月份來,我們(men) 這兩(liang) 次簽署合作協議,包括落地協議,都證明我們(men) 對湖北的數字經濟非常看好。”
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院士專(zhuan) 家引領十大高端產(chan) 業(ye) 發展,謀劃85個(ge) 引爆項目;謀劃推動16個(ge) 重點產(chan) 業(ye) 集群、100個(ge) 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鏈。
全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ye) 1842家,新開工億(yi) 元以上項目570個(ge) ,總投資超過1.1萬(wan) 億(yi) 元,均創曆史新高。
經濟增幅由負轉正,在一季度地區生產(chan) 總值斷崖式下跌40.5%的情況下,經濟總量突破1.56萬(wan) 億(yi) 元,位居全國城市前十,創造出令人矚目的“武漢奇跡”。
“去年美國的經濟有了明顯的衰退,武漢在這方麵做得好的,是得益於(yu) 中央的支持,而且很多省市‘全國一盤棋’式支持武漢。我們(men) 充分體(ti) 現出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特別是在集中力量辦大事上麵的優(you) 越性,我們(men) 大家更加看到‘武漢精神’。”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說道。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