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wei) 華中地區最大的製造業(ye) 城市,在聯合國劃分的41個(ge) 工業(ye) 大類中,武漢涵蓋其中的38個(ge) 工業(ye) 大類。其中,汽車製造業(ye)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ye) ,電力、熱力生產(chan) 和供應業(ye) ,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ye) 4個(ge) 行業(ye) 產(chan) 值過千億(yi) 。
記者梳理武漢38個(ge) 工業(ye) 大類中的知名企業(ye) 發現,蛟龍、快舟、北鬥等一批“國之重器”,無不凝結“武漢智慧”。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ye) 】
中國寶武武鋼集團有限公司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是新中國成立後興(xing) 建的第一個(ge) 特大型鋼鐵聯合企業(ye) ,於(yu) 1955年開始建設,1958年9月13日建成投產(chan) ,在近六十年的發展曆程中,為(wei) 我國鋼鐵工業(ye) 和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2016年,寶鋼與(yu) 武鋼實施聯合重組,組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寶武”),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成為(wei) 中國寶武的全資子公司,擁有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煉鐵、煉鋼、軋鋼等完整的鋼鐵生產(chan) 工藝流程,鋼材產(chan) 品共計7大類、500多個(ge) 品種。主要產(chan) 品有冷軋薄板、冷軋矽鋼、熱軋板卷、中厚板、大型材、高速線材、棒材等,商品材總生產(chan) 能力1000萬(wan) 噸,其中80%為(wei) 市場俏銷的各類板材。
【汽車製造業(ye) 】
東(dong) 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東(dong) 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東(dong) 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dong) 風公司”)是中央直管的特大型汽車企業(ye) ,主營業(ye) 務涵蓋全係列商用車、乘用車、新能源汽車、軍(jun) 車、關(guan) 鍵汽車總成和零部件、汽車裝備以及汽車相關(guan) 業(ye) 務。經營規模超過400萬(wan) 輛,位居中國汽車行業(ye) 第2位;銷售收入超過6000億(yi) 元,位居世界500強第65位、中國企業(ye) 500強第15位、中國製造業(ye) 500強第3位。累計產(chan) 銷汽車超過4000萬(wan) 輛、上繳稅費超過4000億(yi) 元。
東(dong) 風汽車自主研發的L4級5G無人駕駛汽車——SharingVAN。
東(dong) 風公司自主研發的多功能作戰平台——東(dong) 風猛士,多次參加大閱兵,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第三代東(dong) 風猛士現已列裝部隊。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ye) 】
船舶製造: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
武昌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武船”,隸屬於(yu)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始建於(yu) 1934年6月6日,原名武昌機廠,“一五”期間,被列入國家156個(ge) 重點建設項目。武船主要從(cong) 事軍(jun) 工軍(jun) 貿、民船海工、市政橋梁、特種設備的研發生產(chan) ,是我國重點軍(jun) 工企業(ye) 和以船舶建造為(wei) 主體(ti) 的大型現代化企業(ye) 。
武船現有“武漢武昌、武漢雙柳、青島海西灣”三大廠區,總資產(chan) 近600億(yi) 元,擁有“國家級的企業(ye) 技術中心”“國家高端船舶及海洋工程裝備院士工作中心”。其中,武昌廠區具備萬(wan) 噸級以下船舶建造能力,雙柳廠區具備3萬(wan) 噸級以下船舶建造能力,青島廠區具備50萬(wan) 噸以下大型船舶、海工裝備、深海漁場、豪華郵輪等生產(chan) 能力。
2018年12月,武船集團精心打造的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號”順利下水,該船成為(wei) 載人深海潛水器“蛟龍號”專(zhuan) 用母船。“深海一號”是我國首艘國際先進水平的全球級特種調查船,由中船工業(ye) 第七〇八所設計、中船重工武船集團承製,專(zhuan) 門為(wei) 我國7000米級“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定製,能極大提升“蛟龍號”有效下潛次數,持續高效地應用於(yu) 深海資源勘察、深海研究等科考任務。
航空航天:武漢國家航天產(chan) 業(ye) 基地
武漢國家航天產(chan) 業(ye) 基地位於(yu) 新洲區,將打造商業(ye) 航天、新材料、高端裝備等產(chan) 業(ye) 集群,用10年的時間,形成近600億(yi) 產(chan) 值的產(chan) 業(ye) 新城。在商業(ye) 航天領域,武漢國家航天產(chan) 業(ye) 基地布局航天科工“五朵雲(yun) ”工程,圍繞新型運載火箭及發射服務、衛星平台及載荷、空間信息應用、地麵及終端設備製造等領域,打造世界級商業(ye) 航天產(chan) 業(ye) 基地。
武漢國家航天產(chan) 業(ye) 基地。
武漢國家航天產(chan) 業(ye) 基地火箭產(chan) 業(ye) 園。通訊員沈雷平 攝
2018年9月至今,產(chan) 自武漢航空航天基地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先後成功進行了6次發射,把12顆衛星送入太空。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ye) 】
1、烽火通信
烽火通信公司是“武漢·中國光穀”龍頭企業(ye) 之一,掌握了大批光通信領域核心技術,參與(yu) 製定國家標準和行業(ye) 標準200多項,從(cong) 1976年拉出中國的第一根光纖至今,我國的第一個(ge) 光通信係統工程以及一係列重大科技成果都在這裏誕生。
烽火通信。
烽火通信是國內(nei) 唯一集光通信領域三大戰略技術於(yu) 一體(ti) 的科研與(yu) 產(chan) 業(ye) 實體(ti) ,在推動我國信息技術的研究、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國家安全方麵具有獨特的戰略地位,其產(chan) 品類別涵蓋光網絡、寬帶數據、光纖光纜三大係列,光傳(chuan) 輸設備和光纜占有率居全國首列,承擔的全球首條80*40GDWDM幹線,標誌著我國DWDM的商用水平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2、長飛光纖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是“武漢·中國光穀”領軍(jun) 企業(ye) 之一,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光纖光纜高科技生產(chan) 企業(ye) ,具備大規模工業(ye) 化光纖預製棒生產(chan) 能力、拉纖生產(chan) 能力及成纜生產(chan) 能力的產(chan) 銷量最大的專(zhuan) 業(ye) 生產(chan) 廠家。
長飛車間。企業(ye) 供圖
自1992年長飛光纖光纜產(chan) 品應用於(yu) 中國國家骨幹光纜網以來,光纖光纜產(chan) 品已遍及全國,並行銷十幾個(ge) 國家和地區。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與(yu) 再創新,長飛公司實現了從(cong) 行業(ye) 追隨者到行業(ye) 領軍(jun) 者的完美蛻變,帶動行業(ye) 整體(ti) 技術進步和產(chan) 業(ye) 發展。長飛光纖還是中國光纖光纜行業(ye) 唯一一家、湖北省首家A+H兩(liang) 地掛牌上市的企業(ye) 。
3、華工激光
武漢華工激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最大的激光設備製造商之一,是全球知名的激光設備及數控精密等離子切割設備提供商,依托激光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激光加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激光工藝加工展示中心,承擔國家重點項目和重大科技相關(guan) 公關(guan) 項目。
華工激光研製的激光切割設備,能在精密的柔性電路板上進行切割。華工科技供圖
由華工激光參與(yu) 的“汽車製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guan) 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榮獲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華工激光最先研製推出的麵板異形激光切割機,實現全自動、全國產(chan) 化,擁有全部知識產(chan) 權,改變了以往在顯示麵板行業(ye) 的激光設備依賴進口的局麵。華工激光還推出中國首套高強鋼熱成形線專(zhuan) 用三維五軸高速激光切割機。
4、長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
位於(yu) 光穀未來城的長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記者高勇 攝
長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是華為(wei) 公司在漢投資的重點項目工程,位於(yu) 武漢未來科技城,去年9月1日啟用。長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將打造立足武漢、輻射全國的鯤鵬計算產(chan) 業(ye) 集群,到2025年建設成為(wei) 產(chan) 業(ye) 生態完善,核心技術領先、應用場景豐(feng) 富、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較強的鯤鵬計算產(chan) 業(ye) 示範區,共同開創中國計算產(chan) 業(ye) 新時代,推動武漢市“光、芯、屏、端、網”的產(chan) 業(ye) 集群邁入新高度。
長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產(chan) 品展示廳。記者高勇 攝
華為(wei) 還在設立武漢研究所,業(ye) 務範圍包括光能力研發與(yu) 終端研發等。華為(wei) 武漢研究所是華為(wei) 在中部地區最大的研發基地,重點聚焦光能力中心、智能終端研發中心等前沿科技,具備2萬(wan) 部手機和pad、1000部PC、5000台家庭終端的並行驗證的能力,成為(wei) 華為(wei) 全球化交付的重要一環。
5、小米武漢總部
2017年4月,小米響應武漢“百萬(wan) 校友資智回漢”號召,回家鄉(xiang) 建設小米、金山和順為(wei) 武漢總部。從(cong) 奠基動工到全麵竣工,小米武漢總部項目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創造了全新的“光穀速度”。
小米武漢總部落地光穀3年多以來,員工人數從(cong) 最初的20多人,快速增長到現在的2000多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武漢本地招聘的研發工程師。同時,小米的人工智能、大數據、雲(yun) 平台、IoT、信息技術、新零售等核心業(ye) 務,金山多個(ge) 業(ye) 務也都已經落地武漢總部。
小米武漢總部將用10年的時間,發展到萬(wan) 人規模,成為(wei) 小米集團未來的超大研發總部和人工智能時代技術高地,助力武漢布局數字經濟,創造新動能。
【醫藥製造】
俯瞰光穀生物城。
武漢華大基因位於(yu) 光穀生物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華大基因第一時間破譯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組織科研及生產(chan) 力量研製檢測試劑盒,成為(wei) 首批獲批生產(chan) 核酸檢測試劑盒的公司;用5天時間打造出“火眼”實驗室,並聯合同濟大學、易托邦共同研發出氣膜版“火眼”實驗室。
華大基因火眼實驗室,自動取樣機對樣本核酸進行自動提取檢測。長江日報記者金振強 攝
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華大基因運營的“火眼”實驗室成為(wei) 抗疫行動的“中國名片”,從(cong) 中國走向全球,在阿聯酋、文萊、塞爾維亞(ya) 、沙特、澳大利亞(ya) 、菲律賓、加拿大、加蓬、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落地,將成為(wei) 國際社會(hui) 攜手應對新冠疫情的“前哨”。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