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消費升級影響,電視大屏化趨勢加快,2020年以來,中國彩電市場零售規模下降,但激光電視的銷售規模卻逆勢增長。業(ye) 內(nei) 及分析人士均預計,2021年,具備“護眼”和“大屏”優(you) 勢的激光電視銷量有望翻倍。
相關(guan) 上市公司中,海信視像(600060.SH)告訴財聯社記者,公司激光電視今年的目標出貨量較去年增長約1倍。星徽股份(300464.SZ)近期對投資者表示,激光電視屬於(yu) 公司重點產(chan) 品,將進一步擴大銷量。
不過,由於(yu) 目前激光電視麵臨(lin) 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導致激光電視成本較液晶電視價(jia) 格優(you) 勢不再明顯,反過來影響規模放量。目前,國內(nei) 廠家正在加大研發投入,加速核心組件國產(chan) 化替代,以及激光電視新技術應用,努力降低成本。
激光電視2021年銷量或翻倍
激光電視是近年來最具成長性的新型顯示產(chan) 品。奧維雲(yun) 網全渠道數據顯示,2020年度,激光電視整體(ti) 銷量同比增長64.5%,2021年第一季度,激光電視整體(ti) 銷量同比增長55.10%。
業(ye) 內(nei) 人士向財聯社記者介紹稱,消費升級引發的電視大屏化現象,近年來有加速趨勢,這是激光電視銷量提升的主要牽引力。此外,居家辦公、居家教育、娛樂(le) 需求的快速增長,為(wei) 激光電視帶來新的需求點。
據了解,與(yu) 同尺寸的液晶電視相比,激光電視質量更輕,運輸和安裝都很方便。此外,激光電視能耗更低,符合低碳環保的需求。激光電視的這些優(you) 勢,更契合當下客廳大屏化。
此外,激光顯示可以從(cong) 源頭吸收有害藍光,更為(wei) 護眼,在消費者對健康更加重視的現在,激光電視成為(wei) 更多人換新的選擇。
據奧維雲(yun) 網數據,2015年到2020年激光電視複合增長率213.8%。預計2021年激光電視銷量超過40萬(wan) 台,同比增加一倍。預計2022年激光電視在中國市場上的銷量將突破100萬(wan) 台,銷售額達118億(yi) 。
但從(cong) 彩電整體(ti) 市場占比來說,激光電視規模很小,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與(yu) 同尺寸的液晶電視相比,價(jia) 格優(you) 勢不再明顯是阻礙激光電視銷售大規模增長的主要因素。
行業(ye) 加碼核心組件自主研發
激光電視的強勢表現引來眾(zhong) 玩家的加大投入或者入局其中。家電行業(ye) 觀察人士湯建波介紹,目前激光電視的生產(chan) 企業(ye) 大致分為(wei) 三大陣營,一是海信、長虹、三星、LG、海爾等彩電企業(ye) ;二是華錄、光峰等傳(chuan) 統投影品牌,第三類是極米、PPTV等互聯網品牌。“三星、LG等海外彩電品牌和極米、愛普生、明基等投影品牌,都是在最近一兩(liang) 年進入激光電視產(chan) 業(ye) 的。”
湯建波統計,業(ye) 界對激光電視的“期待值”較高,今年至少有50家品牌針對激光電視產(chan) 品做了“部署”,激光電視產(chan) 能將有較大規模提升,市場競爭(zheng) 正在加劇。
除了龍頭企業(ye) 海信視像外,四川長虹(600839.SH)較早參與(yu) 激光電視的研發,目前約有5萬(wan) 台的產(chan) 能。此外,極米科技(688696.SH)、光鋒科技(688007.SH)等企業(ye) 在激光電視領域各展所長,業(ye) 務處於(yu) 快速發展中。
財聯社記者獲悉,激光電視的高售價(jia) 來自於(yu) 它的高成本,目前國內(nei) 激光電視的核心部件抗光幕、芯片、激光器、鏡頭完全依賴進口,這些組件占了原材料成本的60%,導致激光電視的成本居高不下。
據悉,目前國內(nei) 企業(ye) 正在積極布局激光電視核心組件自主研發。海信視像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公司目前聯手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一起研發激光電視核心組件,未來激光電視組件自主化比例會(hui) 提升。據悉,海信在激光顯示領域已申請478項專(zhuan) 利,核心的激光光學引擎可100%自主研發設計。
湯建波表示,隨著相關(guan) 組件規模效應釋放和國產(chan) 化替代,未來隨著產(chan) 業(ye) 鏈成熟,產(chan) 品價(jia) 格下探,激光電視市場將會(hui) 進一步擴容,具有核心技術優(you) 勢,具備核心組件研發優(you) 勢的企業(ye) ,將最終勝出。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