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宣布,將在Autopilot自動駕駛輔助係統中取消毫米波雷達的使用。這家自動駕駛技術領先的車企,將采用更加激進的自動駕駛感知方案。
環境感知是自動駕駛的核心技術之一,實現感知識別離不開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傳(chuan) 感器。目前,關(guan) 於(yu) 自動駕駛技術感知層麵的解決(jue) 方案主要有兩(liang) 類:一種是由攝像頭主導、配合毫米波雷達等低成本元件組成,即純視覺計算,典型代表即特斯拉;一種是由激光雷達主導,配合攝像頭、毫米波雷達等元件組成。
“以視覺為(wei) 主的好處是成本低,容易實現量產(chan) 。激光雷達的好處在於(yu) 精準測量,但缺點是成本高。這兩(liang) 種方案各有優(you) 缺點。”清華大學車輛與(yu) 運載學院教授楊殿閣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盡管特斯拉主推視覺方案,特斯拉CEO馬斯克也多次公開唱衰激光雷達,但是,也有不少車企將激光雷達技術視作實現更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最佳方案。
今年以來,多家國內(nei) 車企宣布了激光雷達量產(chan) 上車的計劃。蔚來ET7將使用一顆圖達通的激光雷達,小鵬P5計劃搭載大疆的激光雷達,極狐ARCFOX 阿爾法S華為(wei) HI版則計劃在車上搭載3顆華為(wei) 的激光雷達。
“2021年,激光雷達將迎來量產(chan) 元年。”5月27日,圖達通聯合創始人兼CEO鮑君威在第八屆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hui) (CICV 2021)上表示。
現階段需要激光雷達嗎?
車規級激光雷達的開發,已經有一段時間。2017年,法雷奧量產(chan) 了第一款車規級激光雷達,搭載在奧迪A8上。5月31日,法雷奧中國區CTO顧劍民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法雷奧在全球至今一共生產(chan) 交付了近13萬(wan) 顆激光雷達。
據了解,法雷奧的激光雷達今年3月搭載在日產(chan) Legend車型上量產(chan) ;第二代激光雷達正在全新奔馳S-Class上量產(chan) ,明年還會(hui) 在亞(ya) 洲另一家車企的車型上量產(chan) 。
不過,法雷奧的激光雷達並未實現在量產(chan) 車上的全麵搭載,隻是搭載於(yu) 部分車型的部分版本上。蔚來ET7、小鵬P5、阿爾法S三款車型發布時,蔚來、小鵬、ARCFOX極狐都稱自己是首個(ge) 搭載量產(chan) 激光雷達的企業(ye) 。三家車企的產(chan) 品今年上半年已陸續亮相,並計劃在年底或明年一季度開始交付。
“激光雷達是非常新而且非常貴的東(dong) 西,汽車行業(ye) 要下很大決(jue) 心,不能隻是跟風。下定決(jue) 心是為(wei) 了有用處,而不是為(wei) 了上而上激光雷達。”鮑君威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車企在今年宣布要采用激光雷達。但是,部分車企此前的車型設計規劃中並沒有激光雷達。並且,部分車企本身的輔助駕駛功能,並沒有必要采用激光雷達。
激光雷達的量產(chan) 應用,與(yu) 自動駕駛的技術發展有著密切關(guan) 聯。業(ye) 內(nei) 的普遍共識是,在L1、L2級輔助駕駛階段,並沒有必要搭載激光雷達,反而會(hui) 增加成本。但針對L3、L4級別以上的高階自動駕駛,是否需要使用激光雷達仍具有一定爭(zheng) 議。
深圳速騰聚創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副總裁Leilei Shinohara認為(wei) ,不用激光雷達而達到高級別自動駕駛是不可行的。
“交通行業(ye) 出行場景太複雜了,擁堵、惡劣的天氣、環境幹擾這些事情使得隻靠視覺傳(chuan) 感器,或即使加上毫米波,也還是不夠的。”Leilei Shinohara說。
簡單來看,目前激光雷達最大的用途,就是在極端天氣、極端情況下提升自動駕駛感知的精度。
目前,激光雷達量產(chan) 使用仍具有一定難度。鮑君威認為(wei) ,激光雷達搭載到量產(chan) 自動駕駛汽車中,必須要滿足三個(ge) 必要條件:滿足自動駕駛汽車安全要求、滿足車規以及可控的量產(chan) 成本。
在成本方麵,隨著技術的成熟和規模的擴大,目前大部分激光雷達公司稱量產(chan) 成本大約已經達到1000美元左右的水平。不過,此前華為(wei) 智能汽車解決(jue) 方案BU總裁王軍(jun) 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其激光雷達的成本可以降低到200美元。但他並沒有透露具體(ti) 何時能將成本降到此。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cong) 法律法規來看,目前L3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車輛隻能在自動駕駛測試區或者示範區行駛,高級別自動駕駛並未達到允許在城區複雜道路應用的階段。
因此,從(cong) 現階段來看,車企是否需要在量產(chan) 車上搭載激光雷達,仍然要綜合考慮成本、使用環境等各個(ge) 環節問題。
千億(yi) 市場的投資風口
鮑君威引用投資機構預測數據稱,到2025年,全球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126億(yi) 美元,fun88官网平台雷達市場將達43.1億(yi) 美元。到2025年,中國每100輛私人汽車中,就有3輛搭載激光雷達。
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也讓激光雷達成為(wei) 全新的產(chan) 業(ye) 投資風口。去年下半年,Velodyne、Luminar等初創公司相繼登陸美股。
多家激光雷達公司也斬獲了新的融資。其中,圖達通的成長,離不開蔚來的支持。2018年,圖達通得到了蔚來資本領投的3000萬(wan) 美元(約合人民幣1.91億(yi) 元)A輪融資。之後,圖達通和蔚來開始了激光雷達量產(chan) 上車的聯合開發。在今年1月的NIO DAY上,蔚來官宣了ET7搭載圖達通激光雷達的消息。此外,今年5月,圖達通官宣了6400萬(wan) 美元B輪融資消息,蔚來資本繼續參與(yu) 了此輪融資。
5月27日,鮑君威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圖達通還會(hui) 繼續準備新一輪的融資。
“我們(men) 這類公司早期發展的主要目標是保持領先度,在產(chan) 業(ye) 還沒有發展起來時,提升自己的競爭(zheng) 實力。融資的主要目的是投入到研發、推進量產(chan) ,都需要資金。”鮑君威說。
隨著激光雷達搭載在越來越多自動駕駛車輛上,這一全新領域的市場競爭(zheng) 也將更加激烈。
目前,激光雷達市場的主要玩家包括三類企業(ye) ,三類企業(ye) 各具優(you) 勢。第一類是法雷奧、博世等傳(chuan) 統汽車零部件巨頭;第二類是華為(wei) 、大疆等原本便具備一定硬件開發能力的ICT企業(ye) ;第三類則是一大批激光雷達初創公司,國際上有Velodyne、Luminar等,在國內(nei) 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禾賽科技、圖達通、速騰聚創等。
“雖然有些資本是跟風,但一些頭部的投資機構對於(yu) 賽道的判斷是非常準確的,他們(men) 認為(wei) 時間已經到了,激光雷達就像15年前的智能手機,潛力剛剛開始釋放。”鮑君威最後表示。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