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製造業(ye) 複蘇趨勢增強,各國進一步推進製造業(ye) 發展
2021年上半年,全球疫情得到進一步控製。歐美等發達國家疫情好轉,全球經濟複蘇以及各國實施較強的刺激政策,使全球製造業(ye) 複蘇趨勢增強。美國總統拜登簽署“關(guan) 於(yu) 確保未來由美國工人在美國製造”的行政令,敦促聯邦政府增加對美國產(chan) 品和服務的采購,加強國內(nei) 製造業(ye) 生產(chan) 並為(wei) 新技術創造市場。日本經濟產(chan) 業(ye) 省發布“半導體(ti) 數字產(chan) 業(ye) 戰略”,加強與(yu) 海外合作,加快數字投資,開發尖端半導體(ti) 製造技術並確保生產(chan) 能力,優(you) 化國內(nei) 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布局,提升半導體(ti) 製造產(chan) 業(ye) 韌性。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加大對製造業(ye) 的支持,提出培育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推動集成電路、航空航天、船舶與(yu) 海洋工程裝備、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先進電力裝備、工程機械、高端數控機床、醫藥及醫療設備等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
機器人技術不斷創新,應用落地持續推進
美國塔弗茨大學和佛蒙特大學開發出基於(yu) 非洲爪蟾細胞構建的第二代活體(ti) 微生物機器人Xenobots,其移速與(yu) 第一代相比更快,信息讀寫(xie) 功能和自愈能力更強,能夠在5分鍾內(nei) 愈合嚴(yan) 重撕裂傷(shang) 口,該機器人或在醫療領域具備應用潛力。挪威奧斯陸大學開發出能夠自主調節腿長與(yu) 行走步態以適應不同地形的四足機器人Dyret,該機器人配備了傳(chuan) 感器與(yu) 攝像頭,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可有效識別不同地形,能在災難搜救、農(nong) 業(ye) 、軍(jun) 事勘察、星球探索等場景中發揮作用。瑞士ANYbotics公司全自主四足機器人ANYmal實現商業(ye) 落地,該機器人配備了深度攝像機、360°LiDAR和廣角彩色攝像機,能夠自主穿越複雜地形路線,其背部安裝了視覺、熱學和聲學傳(chuan) 感器,可對設備進行勘察監測。奧地利Printstones公司推出名為(wei) Baubot的移動式多任務建築機器人,用戶可以通過切換不同類型的模組使機器人擁有運輸重物、鋪設磚塊以及砂岩、等離子切割、鑽孔等多項能力,以滿足不同建築任務需求。
3D打印技術與(yu) 材料推陳出新,創新成果持續湧現
美國布法羅大學開發出“快速水凝膠立體(ti) 打印”的新型立體(ti) 光刻3D打印技術,可在數分鍾內(nei) 創建厘米大小的多尺寸固體(ti) 水凝膠模型,比行業(ye) 標準速度快10-50倍,有望推動生物3D打印人體(ti) 組織與(yu) 器官的發展。美國羅格斯大學開發出3D打印智能凝膠,當其與(yu) 3D打印彈力材料結合時可改變顏色,產(chan) 生偽(wei) 裝效果,該材料可用於(yu) 開發軟體(ti) 機器人、柔性顯示屏和新型軍(jun) 事偽(wei) 裝技術。澳大利亞(ya) 阿德萊德大學和德國斯圖加特大學使用3D微型打印技術開發出世界上最小的柔性血管內(nei) 窺鏡,其不僅(jin) 能避免對脆弱和狹窄組織或器官的損傷(shang) ,還可通過3D打印的自由曲麵實現像差消除,從(cong) 而大幅提高成像質量。福特汽車與(yu) 惠普公司重複使用3D打印廢料開發的汽車零部件,與(yu) 以前部件相比具有更好的耐濕性和耐化學性,且重量減輕7%,價(jia) 格降低10%,可有效降低成本,節約資源。
智能工廠技術與(yu) 建設推進,提升製造業(ye) 生產(chan) 效率
德國西門子與(yu) 美國穀歌雲(yun) 合作,將穀歌雲(yun) 的數據雲(yun) 和人工智能/機器學習(xi) 技術與(yu) 西門子工廠自動化解決(jue) 方案相集成,使製造商能夠協調其工廠數據,在該數據之上運行基於(yu) 雲(yun) 的算法模型,並在網絡上部署邊緣算法,進一步優(you) 化工廠流程並提高車間生產(chan) 速度。日本發那科投資約15.6億(yi) 元在上海擴建工廠,通過其工程集成及技術服務能力,利用IoT、AI等智能製造技術,建成集生產(chan) 、研發、展示、銷售、係統集成與(yu) 服務為(wei) 一體(ti) 的機器人超級智能工廠。韓國航空航天工業(ye) 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內(nei) 投資985億(yi) 韓元(約合8800萬(wan) 美元),建設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的“智能工廠”,以支持新型KF-21戰鬥機生產(chan) 。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