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投影作為(wei) 近年來進入消費者視野的新型顯示技術,消費端主要應用於(yu) 激光電視、智能微投等產(chan) 品。一直以來限製激光投影顯示大規模在消費端產(chan) 業(ye) 化的主要原因即在於(yu) 激光顯示成本較高。本次雙周報我們(men) 聚焦於(yu) 激光投影顯示的上遊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激光光機成本拆分切入,分析激光器等核心部件的國產(chan) 化替代進程。
激光顯示產(chan) 品高價(jia) 溯源,國外廠商掌控上遊核心器件。據光峰科技招股說明書(shu) 披露,18 年激光電視成本中光機占比達59.8%;若進一步地從(cong) 激光電視整機來看,由於(yu) 激光光源在光機中成本比重高達67%,其在激光電視整機中的成本比重也高達39.9%。而作為(wei) 光機重要核心器件的激光光源和成像芯片,供應商多為(wei) 國外廠商,壟斷專(zhuan) 利技術及核心器件的供應推高產(chan) 品成本。
激光器市場規模逐漸增長,下遊應用市場廣泛。從(cong) 激光器市場整體(ti) 來看,19年全球激光市場規模達151.3 億(yi) 美元,應用至下遊的激光產(chan) 業(ye) 結構中激光加工占比最高,達44.3%;激光顯示規模占比3.2%,全球規模4.8 億(yi) 美元。此外,我國激光行業(ye) 近年來呈較快增長,其中覆蓋激光用光學元件、非線性晶體(ti) 、激光電源等的激光元器件市場18 年市場規模達288 億(yi) 元,同比增長22%。
當前國內(nei) 廠商已在高功率激光器等方麵有所突破,半導體(ti) 激光LD 領域與(yu) 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例如國內(nei) 激光加工設備龍頭大族激光20 年營收達119.4億(yi) 元,規模體(ti) 量及技術水平已與(yu) 海外激光設備龍頭IPG 持平;但國內(nei) 廠商在應用於(yu) 直接發光顯示的半導體(ti) 激光LD 領域與(yu) 國外廠商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激光顯示核心器件國產(chan) 化進程中。激光LD 方麵:國內(nei) 由瑞波光電研發的紅光LD 性能指標已經達到規模化量產(chan) 水平,638nm 波段紅光輸出功率達1W;藍、綠光LD 與(yu) 國際水平相比在功率、壽命等性能指標方麵仍有差距,三安光電已經開始準備藍光LD 的試量產(chan) ,預計21Q4 實現4W 藍光LD 的量產(chan) 開發。
LCOS 技術路徑方麵:國內(nei) 廠商慧新辰(*ST 晨鑫子公司)攻克由日本廠商技術封鎖的無機取向工藝後,LCOS 芯片可實現高對比度、高刷新率、高可靠性等關(guan) 鍵優(you) 勢,截止21H1 實現銷售LCOS 720P 芯片10 萬(wan) 片以上,LCOS 4K 芯片有望年底交付小批量試用。當前慧新辰LCOS 芯片已落地至終端產(chan) 品優(you) 麗(li) 可T1 智能微投,光峰、極米等龍頭未來均會(hui) 考慮引進LCOS 技術以解決(jue) 當前DMD 缺芯問題,有望進一步打破TI 在顯示路線技術方麵的壟斷。
本期板塊表現:本期(2021 年10 月11 日-2021 年10 月22 日)滬深300 指數上漲0.6%,申萬(wan) 家用電器指數上漲2.1%,跑贏滬深300 指數1.5pcts,位列申萬(wan) 28 個(ge) 一級行業(ye) 漲跌幅榜第6 位。從(cong) 行業(ye) PE(TTM)看,家電行業(ye) PE(TTM)為(wei) 16.8 倍,位列申萬(wan) 28 個(ge) 一級行業(ye) 的第22 位,估值處於(yu) 相對較低水平。
原材料市場:大家電主要原材料銅、塑料價(jia) 格本期上漲,螺紋鋼、鋁價(jia) 格本期下跌。本期原材料價(jia) 格漲幅情況分別為(wei) :SHFE 螺紋鋼價(jia) 格相較上期-11.0%;SHFE 鋁價(jia) 格相較上期-5.1%;SHFE 銅價(jia) 格相較於(yu) 上期+4.6 %;DCE 塑料價(jia) 格相較上期+2.5%。液晶麵板9 月價(jia) 格較大幅度下降,32 寸、43 寸、55 寸、65寸麵板環比分別下降24、36、35、40 美元/片,跌幅分別為(wei) 32.4%,30.0%,17.1%,14.3%。
風險提示: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市場擴容不及預期,新品研發不及預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