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激光電視和智能微投在國內(nei) 的滲透率較低,隨著消費者特別是年輕群體(ti) 對投影青睞度的逐漸增加,我相信這一賽道將迎來高速增長。”峰米科技CEO賴永賽在峰米新品發布會(hui) 上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如同賴永賽所言,在近幾年彩電大盤持續走低的情況下,激光電視是唯一實現市場正增長的品類。奧維雲(yun) 網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0年,激光電視的年複合增長率達181%。另一谘詢機構洛圖科技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fun88官网平台電視市場出貨量首次突破10萬(wan) 台規模,達到11.6萬(wan) 台,同比增長34.0%。
激光三巨頭撐起八成市場
與(yu) 液晶電視、OLED電視市場群雄混戰相比,激光電視市場呈寡占型格局。洛圖科技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海信、峰米、長虹位列行業(ye) 前三,市場份額之和超80%。
相比海信和長虹兩(liang) 個(ge) 消費者熟知的電視品牌,峰米品牌似乎有些低調。
普通消費者對於(yu) 峰米科技的品牌印象可能就是小米生態鏈企業(ye) 。事實上,峰米科技是光峰科技控股子公司,母公司光峰科技的主營業(ye) 務是以ALPD激光顯示技術和架構為(wei) 主導,研發、生產(chan) 與(yu) 銷售激光顯示核心器件與(yu) 整機,並提供激光電影放映服務。
“未來的5到10年,包括激光電視在內(nei) 的整個(ge) 投影行業(ye) 將實現持續增長。無論光峰還是峰米的團隊,都十分看好這個(ge) 賽道的前景。”賴永賽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近年來激光電視業(ye) 務的高速成長也回饋了相關(guan) 激光電視企業(ye) 。光峰科技2021年半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光峰科技實現營業(ye) 收入11.05億(yi) 元,同比增長54.28%;實現歸母淨利潤1.51億(yi) 元,同比增長956.81%;整體(ti) 毛利率34.50%,較去年同期上升8.49個(ge) 百分點,盈利水平有較大幅度提升。其中,峰米科技的激光電視加智能微投總體(ti) 營收5.41億(yi) 元,占上市公司總營收的比重為(wei) 48.99%。
另一激光電視巨頭海信視像,2021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激光顯示主營業(ye) 務收入同比增長55%,產(chan) 品銷量同比增長71%,正式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中國企業(ye) 引領激光顯示發展
在新型顯示賽道,中國企業(ye) 引領液晶產(chan) 業(ye) 發展、韓國企業(ye) 引領OLED產(chan) 業(ye) 發展,如今中國企業(ye) 又成為(wei) 激光顯示發展的主導力量。
“在海信、長虹、光峰等龍頭企業(ye) 以及產(chan) 業(ye) 鏈的共同努力下,fun88官网平台顯示產(chan) 業(ye) 已經成為(wei) 原創技術的策源地、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的引領者和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提升的支撐者。”中國電子視像行業(ye) 協會(hui) 執行會(hui) 長郝亞(ya) 斌在第三屆全球激光顯示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論壇上表示。
早前,中國工程院院士許祖彥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透露,截至2019年,我國激光顯示企業(ye) 已有27家,年產(chan) 值超過150億(yi) 元。近兩(liang) 年激光顯示產(chan) 業(ye) 高速發展,在專(zhuan) 利數、供應鏈和品牌陣營上不斷擴容,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有望在此基礎上實現大幅增長。
數據顯示,我國激光顯示專(zhuan) 利申請量7000多件,居全球第一,已初步形成專(zhuan) 利池。在光源設計、光機模組、整機設計等關(guan) 鍵技術方麵做到了全球領先,在激光器、成像芯片、鏡頭、抗光屏幕等核心部件的研發方麵取得較快進展。
品牌陣營方麵,海信、長虹、光峰、峰米、中科極光等企業(ye) 已推出激光電視、激光教育投影等多種激光顯示產(chan) 品。2020年以來,隨著三星、索尼、LG,以及愛普生、惠普、明基等玩家的陸續加入,激光電視的市場擴容不斷提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