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市場研究

激光雷達2022:在風口、泡沫和希望中行走

fun88网页下载 來源:出行一客2022-03-28 我要評論(0 )   

近三個(ge) 月來,全球的激光雷達公司聚得最齊的一次是在拉斯維加斯。無論是Velodyne、Luminar、Valeo(法雷奧)、Ibeo等國外公司,還是速騰聚創、禾賽科技、Innovusion(圖...

近三個(ge) 月來,全球的激光雷達公司聚得最齊的一次是在拉斯維加斯。


無論是Velodyne、Luminar、Valeo(法雷奧)、Ibeo等國外公司,還是速騰聚創、禾賽科技、Innovusion(圖達通)等中國公司,都在1月初來到了美國賭城,帶著自己的新產(chan) 品,參加全球最受矚目的電子技術展之一——2022美國電子消費展(CES)。


當自動駕駛功能逐漸成為(wei) 汽車的標配,自動駕駛背後的硬件激光雷達也從(cong) 幕後站到了聚光燈前。參展CES的激光雷達公司,既有像Velodyne一樣上世紀就成立的元老,也有像禾賽科技一樣幾年前誕生的新秀。


“激光雷達上車元年”——業(ye) 內(nei) 如此形容激光雷達市場的2022年。隨著高性能車規級激光雷達在性能、成本、可靠性等方麵均已成熟,有能力滿足汽車量產(chan) 需求,激光雷達的市場認知和應用規模在2021年開始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據《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22年搭載激光雷達上市的車型達17款。


近期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及其供應商,數據來源:中金公司研報、互聯網綜合


谘詢機構Yole預測,到2026年,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將達57億(yi) 美元。法雷奧中國區CTO顧劍民向《財經》記者預計,到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500億(yi) 美元,中國將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場激光雷達江湖鏖戰正在上演。Innovusion聯合創始人兼CEO鮑君威告訴《財經》記者,眼下全球範圍內(nei) 的頭部激光雷達企業(ye) 是有定點且有量產(chan) 能力的四家:Innovusion、Luminar、禾賽科技、速騰聚創,“其他還沒拿到真正定點項目或者沒有量產(chan) 規劃的廠家基本已經在這一輪競爭(zheng) 中落伍。”


格局還有改寫(xie) 的空間。上車之後的激光雷達是否真如宣傳(chuan) 的好用?激光雷達公司選擇的主機廠是否爭(zheng) 氣,賣出足夠多的相關(guan) 車型?尤其是缺芯還在持續的情況下。現在的激光雷達技術路線是否是車企的最終選擇?奧緯谘詢董事合夥(huo) 人張君毅認為(wei) ,那些還未上車的激光雷達公司還有兩(liang) 三年的窗口期,“如果那時候還不能量產(chan) ,基本上就放棄了。”


與(yu) 之共存的還有泡沫和迷茫。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激光雷達市場正在變成一個(ge) 堆料市場。張君毅認為(wei) ,不同廠家的激光雷達性能、成本、精度是不一樣的,不能單純以數量論好壞。


丨風口來了


“好開心,基金和個(ge) 人投資的第一個(ge) 激光雷達項目量產(chan) 就緒。”1月26日中午,張君毅在朋友圈發了這條消息,並附上了Innovusion的相關(guan) 視頻。此刻距離他投資Innovusion已經過去了三年多。


Innovusion成立於(yu) 2016年11月,在美國矽穀和中國蘇州、上海設有研發中心。據了解,Innovusion已和蔚來汽車達成合作,激光雷達將搭載在蔚來ET7和ET5上,兩(liang) 款車型分別於(yu) 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上市。


張君毅介紹,投資激光雷達這樣的零部件項目比較有挑戰,既要考慮技術,也要考慮未來大規模量產(chan) 的可能性,成本的可控性等等。綜合再三,當時他和幾個(ge) 合夥(huo) 人自己也增額跟投了項目,證明對這個(ge) 領域有高度的信心。


“一個(ge) 公司哪怕有10個(ge) 缺點,但有1點說服了你,而你又沒有太好選擇的情況下,可能也會(hui) 去投它。”一位科技賽道投資人告訴《財經》記者,一級市場上的投資很多時候是概率性問題。如果碰到特別火的賽道,先投進去甚至比先考察公司靠不靠譜更重要。


正在上車的激光雷達就是這樣一個(ge) 賽道。隻要賽道持續火爆,就意味著一直有人接盤,退出就能賺一筆。“至於(yu) 你投的公司是不是最後成了頭部,大部分投資人現在都不太會(hui) 關(guan) 注。你看他們(men) 一共才裝了幾萬(wan) 輛車,就要你幾十億(yi) 上百億(yi) 的估值。這些公司看起來比二級市場上還貴。”


三年多過去,張君毅的身份從(cong) 蔚來資本的聯合創始人變成了奧緯谘詢董事合夥(huo) 人,而現在再想投出一家Innovusion希望渺茫。“有名的激光雷達公司現在很難投進去了,現在投一些比較早期的公司也沒有太大價(jia) 值,最穩妥是投一些有產(chan) 業(ye) 企業(ye) 背書(shu) 的項目。”張君毅向《財經》記者說道。


不可否認的是,激光雷達的技術發明雖然源自海外,但中國的這些公司是將其工程化、量產(chan) 化做的最好的。


2004年至2007年間,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發起了三屆無人駕駛挑戰賽(DARPA Grand Challenge),Velodyne的多線束機械式激光雷達就此誕生。一時間,Velodyne幾乎是激光雷達的代名詞,也是全無人駕駛技術公司的唯一選擇,占據了車載激光雷達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如今,最初的發明者Velodyne不再獨領風騷,激光雷達的體(ti) 積也因為(wei) 技術路線的變化,經曆了從(cong) 大個(ge) 頭到小盒子的更迭。買(mai) 方也變了,激光雷達的買(mai) 家不再隻有自動駕駛公司,還有車企。據《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22年搭載激光雷達上市的車型達17款。


“我們(men) 確實是捉到了中國新能源和自動駕駛的這波紅利,國內(nei) 市場的需求明顯會(hui) 比海外來得更快、更猛烈。”速騰聚創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邱純潮向《財經》記者坦言,雖然機器人領域的需求也在每年一個(ge) 數量級地增長,但和汽車領域的需求根本不是一個(ge) 量級。


據《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全球激光雷達市場融資總額超80億(yi) 元人民幣,中國公司拿到了其中的90%以上。在剛剛過去的二月底,國內(nei) 激光雷達公司速騰聚創獲得了超24億(yi) 人民幣融資,為(wei) 不久後的IPO做準備。


丨撇去泡沫


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的高速發展,讓車載激光雷達市場的變化都微縮在960萬(wan) 平方公裏的土地。某種程度上,車載激光雷達在中國市場的現狀代表了整個(ge) 行業(ye) 。


“會(hui) 宣傳(chuan) ”是《財經》記者在采訪中聽到最多的對激光雷達市場的形容。


如今的產(chan) 業(ye) 端,“一輛汽車裝X顆激光雷達”正在成為(wei) 車企宣傳(chuan) 汽車智能化的最新方式。而“拿下了x家車企定點”,加了各種限定詞的“xx量產(chan) 激光雷達”也在成為(wei) 激光雷達公司宣傳(chuan) 自身技術和量產(chan) 能力的最新方式。


多位受訪者告訴《財經》記者,目前車企的堆料風氣嚴(yan) 重,造成市場的成本導向很強,但激光雷達數量多不能代表性能好。“這就像裝多個(ge) 測距距離隻有50米的激光雷達,也不能實現清楚識別250米外的物體(ti) 。”鮑君威舉(ju) 例道。


一位業(ye) 內(nei) 人士向《財經》記者坦言,有的激光雷達公司在宣傳(chuan) 時會(hui) 模糊相關(guan) 概念,比如“量產(chan) ”。激光雷達公司的客戶主要分為(wei) 自動駕駛公司和車企,不同於(yu) 車企的大批量訂單,自動駕駛公司因為(wei) 需求量小,即使簽訂了合作訂單也不應將其稱之為(wei) “量產(chan) ”。但在對外宣傳(chuan) 時,往往是將二者相加。


當越來越多的激光雷達公司裝上了汽車,“激光雷達量產(chan) 元年”的口號也隨之而來。


“這更多是一些激光雷達公司的宣傳(chuan) 手段。”禾賽科技認為(wei) ,雖然激光雷達廠商今年會(hui) 開始為(wei) 量產(chan) 車進行批量化交付,但真正行業(ye) 量產(chan) 大爆發應該還是在2025年,“我們(men) 的框架訂單一般都是以幾年為(wei) 周期簽的。”


按照激光雷達交付數量來看,法雷奧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實現大規模量產(chan) 的公司。顧劍民告訴《財經》記者,截至目前,法雷奧已經交付了超15萬(wan) 顆激光雷達。“比該行業(ye) 的任何其他廠商都多。”


Velodyne全球銷售副總裁Laura Wrisley持類似觀點。Laura Wrisley向《財經》記者表示,目前距離自動駕駛汽車的全麵應用還有很多年,未來幾年最大、增長最快的激光雷達市場還是由工業(ye) 和機器人技術、智能基礎設施、以及智慧城市推動的。


一個(ge) 業(ye) 內(nei) 共識是,車載激光雷達的效果還沒有經過市場驗證,起碼要等第一批裝載激光雷達的汽車進入市場兩(liang) 三年後才能得出初步結論。“以現在的階段不能說哪家激光雷達公司主導市場。”


這樣的熱鬧傳(chuan) 導到普通消費者還需時日。


用戶能直接了解的是激光雷達的探測距離和分辨率,即這款激光雷達看得多遠、看得多清。但除了激光雷達本身的性能,融合硬件的自動駕駛係統體(ti) 驗如何也很重要。


更底層的問題是,先跟用戶講清楚激光雷達是什麽(me) 。“你怎麽(me) 判斷這輛車裝的激光雷達好不好?”當《財經》記者向一位準車主拋出這個(ge) 問題時,立即被反問了回來:“什麽(me) 是激光雷達?”


丨如何落地


有時間窗口,就還有改寫(xie) 激光雷達格局的變量存在。


哪些變量?一是激光雷達公司自身。目前的激光雷達公司多為(wei) 初創企業(ye) ,“小作坊”如何適應大規模量產(chan) 訂單是一大考驗。此外,如果技術不過關(guan) 也會(hui) 麵臨(lin) 著中途被替換掉的風險。


二是車企。激光雷達公司到底能賣多少顆、賺多少錢,更多取決(jue) 於(yu) 車型本身的銷量。“這是不講道理的,不是說優(you) 等生一定能夠成功。”車企還肩負教育用戶的作用,“如果同一款車用了兩(liang) 個(ge) 不同廠商的激光雷達,普通用戶是感知不到兩(liang) 者間的不同的,隻能通過自動駕駛的體(ti) 驗來判斷,這和廠商算法也緊密相關(guan) 。”張君毅認為(wei) ,隻有自動駕駛體(ti) 驗提升,激光雷達的口碑才會(hui) 慢慢起來,二者是綁定關(guan) 係。


三是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供應能力,這同時考驗著激光雷達公司和車企。一直以來,無論是激光雷達的核心零部件,還是汽車芯片大多依靠進口。當下疫情因素傳(chuan) 導造成了芯片短缺,這時候誰能供貨誰就跑快了一步。不過這也需要激光雷達公司和車企同頻共振。“很多車企因為(wei) 缺芯,有訂單沒銷量沒交付,那麽(me) 即使激光雷達裝上了車也會(hui) 很糟糕。”


從(cong) 更大的視角來看,車載激光雷達目前所采用的技術路線未必是車企最終的選擇,隻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目前市麵上的車載激光雷達,是采用飛行時間法(ToF)的測距原理,以機械式或半固態(MEMS微振鏡)技術路線為(wei) 主。激光雷達主要是由激光發射器、接收器、處理器以及激光操控模組這四個(ge) 模塊構成。飛行時間法簡單來說,就是發射器發射出激光,操控模組控製射出方向,激光會(hui) 照射到目標物體(ti) 表麵,並瞬間產(chan) 生反射,反射光束被接收器接收,處理器計算出這束光往返的時間,就能得到這個(ge) 點的精確距離,即距離=速度x時間(光速是已知的)。


當發出無數道光線之後,就可以用無數個(ge) 點來勾勒物體(ti) 。


具體(ti) 來說,機械式和半固態兩(liang) 種技術路線適用於(yu) 兩(liang) 種不同的應用場景,沒有嚴(yan) 格的技術優(you) 劣之分。機械式激光雷達主要應用在無人駕駛車輛上,因為(wei) 高性能是優(you) 先級,大體(ti) 積、高成本甚至費時費力的手工調試並不是無人駕駛車輛最關(guan) 注的東(dong) 西。半固態激光雷達主要應用在目前量產(chan) 的乘用車上,因為(wei) 量產(chan) 要考慮成本,要滿足可供大批量生產(chan) 的標準化工藝,甚至汽車外形的美觀度。


新的技術路線還在研發。目前業(ye) 內(nei) 公認比較有前景的技術路線主要有兩(liang) 種,一種是固態激光雷達中的OPA和Flash,另一種是將機械式激光雷達的堆疊的元器件芯片化。但無論哪一種,短期內(nei) 都沒有能夠上車的能力。


法雷奧將固態技術視為(wei) 下一個(ge) 趨勢,並將該技術用在法雷奧的近場激光雷達(NFL)產(chan) 品上。“這些技術之間的組合將取決(jue) 於(yu) 我們(men) 客戶的技術要求和相應的應用。”顧劍民說道。


禾賽科技告訴《財經》記者,公司對於(yu) 新技術線路的研發非常重視,根據禾賽科創板招股書(shu) ,公司在2020年(截至9月底)的研發投入占營業(ye) 收入比例的64%。“我們(men) 正在通過芯片化的方式不斷探索更高性能,更低成本的方案,包括已經有純固態激光雷達產(chan) 品在量產(chan) 規劃中。”


更多的應用場景在探索中。工廠、倉(cang) 庫、港口等封閉半封閉場景,車聯網、軌道交通、高速公路等智能基礎設施,正在需要一個(ge) 或多個(ge) 激光雷達。鮑君威認為(wei) ,激光雷達的未來,很可能像現在的攝像頭一樣無處不在,成為(wei) 生活中的必需品。


實現這個(ge) 未來還有些時日。和某位采訪對象結束聊天時,《財經》記者詢問對方是否考慮購買(mai) 裝有激光雷達的汽車,“說實話,我還在糾結到底是買(mai) 燃油車還是買(mai) 電動車的階段,沒到考慮激光雷達的層麵。”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