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被稱為(wei) “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無論是人類的生活、工業(ye) 、醫療還是航空、電子、生物醫藥,很多行業(ye) 都會(hui) 用到激光技術。3月29日,企業(ye) 觀察報從(cong) 合肥廬陽經開區獲悉,位於(yu) 園區中科大校友創新園內(nei) 的安徽華創鴻度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製120W皮秒級大功率超快固體(ti) 激光器,並完成200W皮秒級試驗論證。目前120W皮秒級已滿功率出光檢驗,現場出光測試工作情況穩定,並投入量產(chan) 使用。
打破國外長期壟斷
與(yu) 傳(chuan) 統機械加工技術相比,激光加工技術有加工速度快、無噪聲、無汙染等明顯優(you) 勢,特別是可對形狀複雜的精密儀(yi) 器微小零件進行加工。大功率超快固體(ti) 激光器是相對中低功率工業(ye) 激光器而言的,當前階段業(ye) 界將功率超過70W的激光器定義(yi) 為(wei) 超快功率激光器。我國的大功率超快固體(ti) 激光器技術近年來雖然發展迅速,但很多核心器件仍受製於(yu) 國際領先技術,處於(yu) “卡脖子”期,使得國產(chan) 大功率超快固體(ti) 激光器功率難以有較大突破。目前全國能做到皮秒級別的大功率超快固體(ti) 激光器不到10家。
“外國人能做到的,我們(men) 中國人一定也可以。”畢業(ye) 於(yu)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專(zhuan) 業(ye) 的束慶邦,一直夢想做一台最大功率的工業(ye) 激光器。深耕激光技術領域數十年的束慶邦和他的研發團隊,也在不斷向這個(ge) 目標邁進。
“國內(nei) 工業(ye) 用產(chan) 品和實驗室用產(chan) 品要求不同,對設備穩定性和用戶可接受性具有更嚴(yan) 的要求。束慶邦告訴筆者,目前超高功率激光器有三種技術形態,分別是碟片式、多極棒式、板條式,而這三種技術方式中,碟片式已被美國全麵壟斷,全球和國內(nei) 市場目前大多數用的都是多極棒式,但這種方式使用效率低,能量小。為(wei) 此,為(wei) 打破美國壟斷,束慶邦和他的研發團隊2年多時間經曆了無數次失敗,通過對產(chan) 品不斷改造,最終成功研發超高增益集成放大技術即板條式,使得激光功率使用效率高、能量大,且性能穩定。
科技研發促成果轉化
“近年來,我們(men) 每年平均研發投入資金以60%遞增。”束慶邦表示,隻有不斷創新,才能使企業(ye) 擁有長久的生命力。在企業(ye) 創新過程中,需要瞄準市場發展趨勢,所有產(chan) 品要實現從(cong) 實驗室到用戶加工現場的無縫連接。同時,還需要不斷從(cong) 一線需求中發現技術瓶頸或壁壘,並以此為(wei) 導向製定研發方案,從(cong) 而推動產(chan) 品快速迭代滿足市場需求。
束慶邦介紹,企業(ye) 始終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促成果轉化,為(wei) 了讓技術成功走向市場,從(cong) 2019年成立至今實現了產(chan) 品8代更迭升級。截至目前,擁有授權專(zhuan) 利13件,其中發明專(zhuan) 利5件。
“一切創新成果關(guan) 鍵靠人,有了人才就能率先捕捉到科技發展的先機。”束慶邦說,為(wei) 更好地留住人才,公司每年投入獎勵資金近百萬(wan) 元,鼓勵企業(ye) 職工創新創造和調動科研人員、生產(chan) 人員及銷售人員的創新性。
據合肥廬陽經開區經貿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園區不斷加強企業(ye) 科技創新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在人才培養(yang) 、成果轉化、產(chan) 學研融合等領域多方位合作,廣泛聚集創新要素、資源,有力推動了中小科創型企業(ye) 成為(wei) “專(zhuan) 精特新”,乃至行業(ye) 專(zhuan) 項領域領頭羊。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