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lan) 州8月24日電 (記者 丁思)24日,記者從(cong) 蘭(lan) 州大學了解到,“一帶一路”激光雷達網巴基斯坦白沙瓦站的拉曼—偏振激光雷達和多波段太陽—天空輻射計的安裝、調試及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於(yu) 近日完成。目前,該站點儀(yi) 器設備均運行良好,可獲取大氣氣溶膠的後向散射係數、消光係數、退偏比、光學厚度、尺度譜分布、水汽柱含量和散射/吸收特性等重要參數。
白沙瓦站是蘭(lan) 州大學“一帶一路”激光雷達網在中巴經濟走廊的關(guan) 鍵站點,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yi) 。該站的建成將極大改善中巴經濟走廊沿線地區缺乏空氣汙染物、沙塵氣溶膠、水汽和氣象要素等觀測資料的現狀,為(wei) 極端災害天氣事件準確預報提供重要的基礎數據支撐。
蘭(lan) 州大學“一帶一路”激光雷達網團隊成員工程師李武仁和研究生李美師一行於(yu) 7月25日至8月6日出訪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學,指導巴方完成該站係列工作。此次出訪,該團隊成員對站點的雙通道拉曼—偏振激光雷達、多波段太陽—天空輻射計、智能監測係統和UPS穩壓電源等多套設備進行了安裝調試,並從(cong) 儀(yi) 器的規範操作、日常維護、數據采集分析和整理歸檔等方麵對多名巴方技術人員進行培訓。
在蘭(lan) 州大學和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學雙方合作下,“一帶一路”激光雷達網白沙瓦站於(yu) 2018年開始籌建;2020年1月,確定站址;2021年,站點的部分重要儀(yi) 器設備陸續運往白沙瓦大學;2022年8月,站點正式建成。
據悉,為(wei) 了更好地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蘭(lan) 州大學正在積極建設“一帶一路”激光雷達網。該觀測網主要沿著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地區,也正好是全球主要沙塵帶、幹旱半幹旱區布置觀測站點。以蘭(lan) 州為(wei) 起點,沿著河西走廊,一直往西延伸到中亞(ya) 、中東(dong) 、非洲,最終抵達全球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地區。同時,在新疆喀什地區,往南延伸,沿著中巴經濟走廊一直到達瓜達爾港。
這個(ge) 觀測網的儀(yi) 器,主要包括蘭(lan) 州大學自主研發的多波段拉曼偏振激光雷達,以及微波輻射計、太陽光度計、渦動相關(guan) 設備、自動氣象站、環境監測等氣象、環境、生態多學科綜合觀測設備,可針對大氣雲(yun) 、氣溶膠、溫度、濕度、水汽、能量等開展連續氣候觀測研究。
據蘭(lan) 州大學介紹,依托該觀測網,融合風雲(yun) 衛星、葵花等多種先進衛星遙感觀測,構建區域立體(ti) 綜合監測體(ti) 係,建立高質量綜合觀測數據庫,研發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氣象災害預報預警係統,開展氣候變化等前沿科學研究,並為(wei) 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的防災減災、新能源開發、鐵路和交通運輸等領域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撐。因此,該綜合觀測網的建立,既瞄準世界前沿科學問題,又服務於(yu) 西部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是該校人才培養(yang) 、科學研究和國際合作的重要平台。
目前,蘭(lan) 州大學“一帶一路”激光雷達網已建成國內(nei) 蘭(lan) 州站、民勤站、張掖站、敦煌站、新疆塔中沙漠站、若羌站、帕米爾高原塔什庫爾幹站和阿克蘇站等8個(ge) 站點,以及國外巴基斯坦白沙瓦站。(完)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