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15時37分,由國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曆經3年科研攻關(guan) 研製的空間窄線寬激光器和空間飛秒光梳隨“夢天”一同升空。
真空試驗中的窄線寬激光器和飛秒光梳。 國科大杭高院供圖
受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委托並參與(yu) 聯合研製的空間窄線寬激光器、空間飛秒光梳,是高精度時頻科學實驗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搶占空間時頻領域戰略製高點具有重要意義(yi) 。
空間窄線寬激光器是空間冷原子光鍾的光學本地振蕩器,在光鍾原子參考譜線探測期間提供穩定的光學頻率輸出,並與(yu) 空間飛秒光梳構成超穩微波源,為(wei) 冷原子微波鍾提供更高穩定度的頻率參考。
夢天艙實驗櫃分布。國科大杭高院供圖
空間飛秒光梳是連接高精度時頻科學實驗係統主控、空間冷原子光鍾、冷原子微波鍾、氫鍾、頻率比對、穿艙單元等多個(ge) 載荷的核心子係統,擔負著時頻科學實驗係統頻率轉換和測量的任務。空間飛秒光梳包括飛秒光纖激光振蕩器、光譜非線性展寬和倍頻模塊,實現高信噪比飛秒光梳與(yu) 單頻激光拍頻信號探測。
按照任務設計,高精度時頻科學實驗係統的成功應用,標誌著世界上第一套由光鍾、微波鍾、氫鍾組成的空間冷原子鍾組的成功建立,構成了太空中頻率穩定度和準確度最高的時間頻率係統,對人類重新定義(yi) 時間標準、衛星導航、深空探測、基礎物理量測量、相對論驗證、量子通信等均具有重要的意義(yi) 。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