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被稱為(wei) “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目前激光技術已廣泛應用於(yu) 智能製造等領域,提升3C、鋰電等產(chan) 業(ye) 的生產(chan) 效率。
截至2月28日,根據申萬(wan) 三級行業(ye) 分類,深圳6家激光公司,已有3家發布快報、2家發布預報。有的公司淨利潤暴漲超200%,有的公司淨利潤下降超70%,還有的公司則選擇“留白”。
其中,大族激光(002008.SZ)作為(wei) 行業(ye) 龍頭,尚未發布任何與(yu) 業(ye) 績相關(guan) 的公告。大族激光負責人對南方財經全媒體(ti) 記者表示,“業(ye) 績快報是自願性披露,後續可以關(guan) 注在4月10日披露的2022年報”。
一位激光行業(ye) 專(zhuan) 家曾感歎稱,激光行業(ye) 雖然可以賦能下遊智能製造,但卻是一個(ge) “選擇大於(yu) 努力”的行業(ye) 。例如,選中鋰電等高景氣賽道的公司業(ye) 績一路高歌猛進,但選錯賽道則將出現虧(kui) 損。加上近年來,激光行業(ye) 還受到價(jia) 格戰的影響,行業(ye) 分化正在進一步加劇。
乘“鋰電”之風扶搖直上
在賽道選擇上,海目星(688559.SH)、聯贏激光(688518.SH)這兩(liang) 家公司都抓住了“鋰電”的風口。
根據這兩(liang) 家公司發布的2022年度業(ye) 績快報顯示,海目星和聯贏激光在營業(ye) 收入上均增長超100%,分別達41.06億(yi) 元、28.23億(yi) 元;在歸母淨利潤上分別達3.82億(yi) 元、2.75億(yi) 元,同比增長了249.46%和198.64%。而其披露影響經營業(ye) 績的主要因素,都受益於(yu) 下遊動力電池廠商加大產(chan) 能擴張。
海目星在業(ye) 績快報中寫(xie) 道,“在手訂單持續增長,報告期驗收項目大幅增加”;聯贏激光則在業(ye) 績快報中寫(xie) 道,“規模效應致利潤大幅增長”。
從(cong) 兩(liang) 家公司已對外披露的在手訂單來看,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目星新簽和在手訂單分別約77億(yi) 元和81億(yi) 元(含稅),同比增長約35%、59%。國信證券分析稱,飽滿的在手訂單為(wei) 公司未來業(ye) 績的持續快速增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無獨有偶,受益動力電池、儲(chu) 能行業(ye) 持續大規模擴產(chan) ,2022H1末聯贏激光在手訂單達到44.48億(yi) 元(含稅),同比增62.28%。東(dong) 吳證券分析稱,在手訂單飽滿,將支撐其2023年收入延續高增長。
穿越消費電子疲軟周期
不同於(yu) 鋰電行業(ye) 的乘勢而上,曾經借由消費電子起家的公司,正在經曆下遊需求疲軟之苦。
最為(wei) 典型的代表就是PCB產(chan) 業(ye) 鏈龍頭大族激光。大族激光在2022半年報中寫(xie) 道,“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及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等因素影響,下遊設備投資需求受到較大抑製,國內(nei) 相關(guan) 企業(ye) 的設備投資明顯放緩。”
根據WIND收集盈利預測,11家機構對大族激光2022業(ye) 績預測的均值為(wei) 13.85億(yi) 元,同比下降30.58%。其中有4家機構在去年10月至11月之間下調了對大族的年報淨利潤預測值。
從(cong) 大族激光的收入結構也可以發現,其在2022上半年之際,還是消費電子類業(ye) 務占比較重。具體(ti) 來看,其PCB行業(ye) 專(zhuan) 用設備業(ye) 務、消費電子行業(ye) 專(zhuan) 用設備業(ye) 務、半導體(ti) 及泛半導體(ti) 行業(ye) 晶圓加工設備業(ye) 務,分別為(wei) 17.25億(yi) 元、9.86億(yi) 元、7.17億(yi) 元,三塊與(yu) 消費電子直接或間接相關(guan) 的業(ye) 務加重共占總營收49.4%。
對於(yu) 自去年以來大熱的新能源賽道,大族激光也有所布局,2022上半年在動力電池、高功率激光加工設備(客戶為(wei) 新能源汽車廠)、光伏分別實現8.43億(yi) 元、12.11億(yi) 元、0.66億(yi) 元,三塊業(ye) 務加重共占總營收30.5%。但在比重上還略低於(yu) 消費電子相關(guan) 業(ye) 務。
此外,傑普特(688025.SH)、英諾激光(301021.SZ)、光韻達(300227.SZ)這三家公司也都受到了下遊消費電子需求疲軟的影響。在業(ye) 績快報中,傑普特披露2022年度歸母淨利潤下降10.79%;英諾激光則在業(ye) 績預報中披露,2022年度歸母淨利潤分別下降74.64%-67.96%;光韻達則是因航空類業(ye) 務訂單快速增長,頂住了PCB業(ye) 務訂單下滑的壓力,2022年度歸母淨利潤增長5%-35%。
爭(zheng) 相站上新能源風口
對於(yu) 動力電池這股東(dong) 風,越來越多激光公司爭(zheng) 相站上新能源風口。
傑普特在其2022半年報中表示,公司在2021年開始在新能源動力電池方麵做了相關(guan) 布局,目前公司已獲得寧德時代、比亞(ya) 迪等動力電池頭部廠商的認可。國金證券也在研報中表示,22年以來傑普特逐步突破頭部客戶,有望實現進口替代,公司產(chan) 品2023年將在鋰電、光伏等行業(ye) 進入放量期。
但在動力電池布局上,海目星董事長趙盛宇接受去年南方財經全媒體(ti) 采訪時表示,為(wei) 了布局鋰電賽道,公司提前7年入局,與(yu) 下遊客戶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億(yi) 緯鋰能、蜂巢能源、欣旺達等鋰電池頭部企業(ye) 進行密切接觸。部分大客戶自建立第一條產(chan) 線就與(yu) 海目星合作,並一路成長至今。同時,公司為(wei) 把握住這條主線,將集中各方麵資源,“ALL IN新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為(wei) 了跟上動力電池廠商的快速擴產(chan) 的節奏,海目星和聯贏激光都擬用定增在關(guan) 鍵技術和產(chan) 能上實現進一步突破。海目星於(yu) 2022年9月26日對外公告,擬定增20億(yi) 元用於(yu) 西部總部及激光智能裝備製造基地、激光智造中心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聯贏激光則是在2022年12月1日正式獲批9.9億(yi) 元的定增項目,該項目募資主要用於(yu) 華東(dong) 基地擴產(chan) 及技術中心建設項目緩解產(chan) 能瓶頸,以及深圳基地建設項目加強數字和產(chan) 線建設。
中泰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中遊製造負責人馮(feng) 勝在演講中曾表示,激光技術最顯著的特征是對其他技術具有廣泛的滲透性。而對新興(xing) 領域的拓展是激光企業(ye) 脫穎而出的方向。
但當新能源成為(wei) 激光行業(ye) 內(nei) 公認的新方向時,留給其餘(yu) 公司的空間也被不斷壓縮,而價(jia) 格戰或即將開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