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科技董事長、全國人大代表馬新強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提出了促進我國激光裝備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馬新強稱,激光技術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涉及工業(ye) 製造、通信、信息處理、醫療衛生、節能環保、航空航天等多個(ge) 領域,是發展高端精密製造的關(guan) 鍵支撐技術。2022年,我國激光設備市場銷售總額占全球激光設備市場銷售收入61.4%。預計2023年我國激光設備市場銷售將達到928億(yi) 元,同比增長6.7%。
我國已經成為(wei) 迄今為(wei) 止全球最大的工業(ye) 激光市場。截至2022年底,國內(nei) 規模以上激光企業(ye) 超過200家,激光加工設備企業(ye) 總數超千家,激光行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超數十萬(wan) 人。但是近年來激光安全事故頻發,主要有:視網膜灼傷(shang) 、眼部病變、皮膚燒傷(shang) 、火災、光化學反映危害、有毒粉塵危害、觸電等。根據相關(guan) 數據統計顯示,激光對人體(ti) 所產(chan) 生的最大傷(shang) 害是眼睛,而人眼激光損傷(shang) 後果是不可逆的,其次是皮膚,共計占到產(chan) 生傷(shang) 害的80%。
在法律法規層麵,聯合國發布《禁止致盲激光武器議定書(shu) 》,截止2011年2月,包括美國在內(nei) 的99個(ge) 國家/地區已經簽署此協定書(shu) 。美國有《設備與(yu) 放射健康中心相關(guan) 條例(CDRH)》《激光產(chan) 品進口警示令95-04》、加拿大有《輻射發射設備法》、英國有《通用產(chan) 品安全條例2005》等,而我國無激光安全相關(guan) 行政法規。此外,歐美等發達國家對於(yu) 激光從(cong) 業(ye) 者,要求必須每兩(liang) 年接受一次激光安全的學習(xi) 培訓。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e) 教育法》規定了企業(ye) 招用的從(cong) 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生產(chan) 教育和技術培訓。但國內(nei) 並未設置激光安全員崗位,非常多的激光企業(ye) 沒有建立激光安全責任人製度,也經常忽視個(ge) 體(ti) 防護的培訓。
在標準層麵,我國在2012年發布了“光輻射安全激光規範”的推薦性標準,十年後強製性標準由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提出和歸口,委托全國光輻射安全和激光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hui) 執行,現已完成標準征求意見稿。強標出台後,沒有相關(guan) 激光安全行政法規,沒有開展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強製性標準要求很難落地。同時,2018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雖然強化了強製性標準的統一管理,但至今僅(jin) 有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出台了《強製性國家標準管理辦法》規定了強製性標準的製定程序、實施與(yu) 監督,但因屬於(yu) 部門規章,法律效力發揮有限。
此外,在監管層麵,從(cong) 國家到地方的重點工業(ye) 產(chan) 品監管目錄裏也沒有將激光裝備特別是高功率激光裝備列入其中。
馬新強表示,隨著激光裝備不斷向萬(wan) 瓦級以上邁進,隨著激光裝備生產(chan) 製造人員、激光產(chan) 品、激光設備使用人員將會(hui) 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激光安全事故也會(hui) 逐漸增多。安全使用這束光,對激光企業(ye) ,對應用企業(ye) 都至關(guan) 重要需要,安全是激光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底線。完善激光安全立法、行政執法,營造安全激光應用環境刻不容緩。
他建議,國務院盡快出台製定強製性標準相關(guan) 管理辦法,明確強製性標準範圍、製定程序、實施與(yu) 監督等方麵的內(nei) 容,為(wei) 強製性標準有效施行提供法律支持。
其次,工信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相關(guan) 部門充分協商,盡快出台光輻射安全國家強製標準,標準發布後要將其列入國家重點工業(ye) 品監管目錄,強化依據強製性國家標準開展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並建立標準實施情況統計分析報告製度,強化監管落實和標準的實時反饋、持續改進。
第三,加強激光安全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從(cong) 政府到協會(hui) 至企業(ye) ,加大強製性標準的宣貫力度,完善管理支撐體(ti) 係。
最後,結合歐美國家立法實踐,出台《激光產(chan) 品安全條例》等相關(guan) 行政法規,明確製造企業(ye) 、應用企業(ye) 的安全義(yi) 務,為(wei) 激光企業(ye) 、激光應用企業(ye) 的合規建設提供指引、約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