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激光光學領域國際領軍(jun) 科學家、廈門大學薩本棟微米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洪明輝、 廈門大學國內(nei) 合作辦公室副主任周銳和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科研助理黃弘一行到訪化合積電廈門總部,化合積電聯合創始人、CEO張星熱情接待,雙方就科學研究、創新合作等方麵展開交流,共謀未來發展。
洪明輝院士是激光光學領域的著名學者和領軍(jun) 人物,長期從(cong) 事激光微納加工及檢測技術研究,在激光微製造、激光清洗、激光焊接及光學檢測等領域開展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究工作,在高功率激光先進製造領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目前已在包括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在內(nei) 的國際一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00餘(yu) 篇,合著學術專(zhuan) 著15部,擁有中國、新加坡、美國、德國等國專(zhuan) 利42項。
洪明輝院士掛帥的廈門大學薩本棟微米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聚焦微納製造與(yu) 智能製造領域,擁有集微米、納米加工、製造和檢測手段於(yu) 一體(ti) 的微納工藝平台,是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的培育器,亦是保障各類國家重大科研任務順利開展的技術研發基地和催化技術革新、成果轉化的產(chan) 業(ye) 化基地。
化合積電張總介紹了企業(ye) 發展情況、核心產(chan) 品、技術實力等。近兩(liang) 年來,化合積電快速發展,已逐步成為(wei) 我國從(cong) 事金剛石寬禁帶半導體(ti) 材料研究和生產(chan) 的領軍(jun) 企業(ye) ,通過自主創新和自主研發,全麵掌握金剛石生長、磨拋等核心工藝,晶圓級金剛石、金剛石熱沉片、金剛石基氮化鋁、矽基氮化鋁和藍寶石基氮化鋁等核心產(chan) 品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洪明輝院士表示,終極功率半導體(ti) &熱管理材料金剛石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圍繞著金剛石半導體(ti) 材料的應用開展前沿研究,加速產(chan) 業(ye) 化進程,以激光光學技術賦能金剛石材料生產(chan) 、加工和檢測,攜手開拓、全力推進有關(guan) 合作項目的立項及申報,搶占先機,助力將廈門市打造成為(wei) 以金剛石半導體(ti) 材料為(wei) 代表的第四代半導體(ti) 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發展的新典範。
此次雙方就校企合作、科研創新等全方位深入交流,就協同開展科研攻關(guan) 和技術創新等達成戰略合作共識,未來共同聚焦“卡脖子”關(guan) 鍵核心技術,加大協同攻關(guan) 力度,各自發揮優(you) 勢,服務國家戰略、產(chan) 業(ye) 發展,聯合以科技創新助力推動寬禁帶半導體(ti) 材料的產(chan) 業(ye) 化發展,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貢獻力量。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