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688167 證券簡稱:炬光科技)召開2023年第二次臨(lin) 時股東(dong) 大會(hui) ,就《關(guan) 於(yu) 修訂
2022營收持續增長
炬光科技主要從(cong) 事光子行業(ye) 上遊的高功率半導體(ti) 激光元器件和原材料、激光光學元器件的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同時正拓展光子行業(ye) 中遊的光子應用模塊、模組和子係統業(ye) 務,可向不同客戶提供上遊核心元器件和中遊光子應用解決(jue) 方案,產(chan) 品逐步被應用於(yu) 先進製造、醫療健康、科學研究、汽車應用、消費電子五大領域。
近幾年,炬光科技業(ye) 績穩中向好,盈利能力持續增強,營業(ye) 收入總體(ti) 保持增長趨勢。2019年至2021年分別實現營業(ye) 收入3.35億(yi) 元、3.6億(yi) 元、4.76億(yi) 元。
2023年2月27日,炬光科技發布2022年度業(ye) 績快報公告稱,2022年實現營業(ye) 收入5.518億(yi) 元,同比增長15.98%;歸屬於(yu) 母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1.27億(yi) 元,同比增長87.56%。
該公告顯示,炬光科技積極應對全國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堅持以技術創新為(wei) 驅動,完善產(chan) 業(ye) 布局,積極拓展客戶、發布新產(chan) 品,整體(ti) 銷售收入保持一定增長;同時,隨著在全球共享服務中心的布局,經營效率逐步提升。
炬光科技表示,主要是上遊元器件和原材料業(ye) 務保持穩定增長,同時在中遊光子應用解決(jue) 方案業(ye) 務中,應用於(yu) 泛半導體(ti) 製程的光子應用解決(jue) 方案取得突破,業(ye) 務增長較快。
“激光雷達+泛半導體(ti) 製程”雙核驅動
作為(wei) 高功率半導體(ti) 激光產(chan) 業(ye) 領先企業(ye) ,炬光科技正在基於(yu) 激光行業(ye) 上遊核心元器件的技術壁壘,向泛半導體(ti) 製程、激光雷達等市場更為(wei) 廣闊的中遊應用領域進行布局。
劉興(xing) 勝博士表示,炬光科技未來重點研發投入方向第一是激光雷達,炬光科技從(cong) 2016開始投入做激光雷達,現已具備相應的技術路線,未來將沿著既定技術路線持續投入;第二是泛半導體(ti) 製程,主要是根據客戶的訴求,進行相關(guan) 產(chan) 品研發。
激光雷達方麵,炬光科技為(wei) 汽車激光雷達客戶提供從(cong) 核心激光、光學元器件到發射模組的各類解決(jue) 方案,產(chan) 品覆蓋點、線、麵等不同類型的激光雷達發射光源模組及光學元器件、組件,可應用於(yu) 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混合固態激光雷達、全固態激光雷達等多種激光雷達技術路線。
2022年,炬光科技持續向汽車行業(ye) 客戶交付量產(chan) 的Flash LiDAR麵光源模組產(chan) 品。同時,基於(yu) EEL和VCSEL激光器發布了多款線光斑激光雷達發射模組產(chan) 品,並為(wei) 多家激光雷達行業(ye) 客戶送樣。
炬光科技於(yu) 3月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激光雷達作為(wei) 新型傳(chuan) 感器在車載和非車載領域擁有巨大市場和應用空間,雖然短期激光雷達行業(ye) 上量節奏有延後,但其對未來激光雷達行業(ye) 及智能駕駛汽車新興(xing) 光電子行業(ye) 的前景保持樂(le) 觀預測。
泛半導體(ti) 製程方麵,炬光科技利用自身在上遊“產(chan) 生光”和“調控光”方麵的技術優(you) 勢,在泛半導體(ti) 製程領域提供中遊解決(jue) 方案,專(zhuan) 注大規模、大幅麵加工應用場景,主要包括集成電路晶圓退火製程(邏輯芯片、存儲(chu) 芯片、功率器件)、顯示麵板領域的激光剝離、激光退火製程、MicroLED巨量焊接製程等應用場景。
2022年,炬光科技在集成電路、顯示等領域均取得不同突破。在集成電路製造方麵,炬光科技Dlight S及其他應用於(yu) 邏輯芯片、功率器件和存儲(chu) 芯片製程的產(chan) 品持續穩定交付,並且同時在配合客戶開發更高功率的IGBT激光退火係統;OLED激光剝離方麵,炬光科技在國內(nei) 建立了紫外固體(ti) 線光斑激光剝離實驗線,為(wei) 亞(ya) 太客戶提供更迅捷的激光剝離工藝測試服務。
炬光科技於(yu) 3月3日在投資者關(guan) 係活動記錄表中表示,泛半導體(ti) 製程業(ye) 務整體(ti) 仍將保持增長趨勢,其對泛半導體(ti) 製程業(ye) 務未來幾年的發展充滿信心。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