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2日,A股公司亞(ya) 威股份發布係列公告,核心內(nei) 容為(wei) 公司易主事項更進一步。
亞(ya) 威股份易主中車係始於(yu) 2019年,易主方案不斷完善。根據最新方案,亞(ya) 威股份向中車株洲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控股”)發行股票約1.11億(yi) 元,募集7.75億(yi) 元資金,全部用於(yu) 償(chang) 還有息負債(zhai) 和補充流動資金。
通過包攬本次定增,中車控股將獲得亞(ya) 威股份16.69%股權。與(yu) 此同時,中車控股通過受讓亞(ya) 威股份第一大股東(dong) 江蘇亞(ya) 威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ya) 威科技”)所持5%股權的表決(jue) 權,成為(wei) 其控股股東(dong)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集團”)將成亞(ya) 威股份的實際控製人。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如果本次入主亞(ya) 威股份順利,中車係的上市公司成員將增至5家,包括中國中車、沃頓科技等,這些公司將聚集在中車集團旗下,協同發展。
央企折價(jia) 8%入主
曆時三年多,亞(ya) 威股份的易主事項有了新進展。
根據最新披露的方案,本次易主,仍然以財務定增+表決(jue) 權委托方式實施。具體(ti) 為(wei) ,亞(ya) 威股份向中車控股發行股票數量約為(wei) 1.11億(yi) 股,發行價(jia) 格為(wei) 6.97元/股,募資不超過7.75億(yi) 元。所募資金,扣除相關(guan) 費用後,全部用於(yu) 還債(zhai) 及補充流動資金。
本次發行存在小幅折價(jia) 。定增方案披露前一個(ge) 交易日,即2月28日,亞(ya) 威股份收盤價(jia) 7.58元/股,6.97元/股 的發行價(jia) ,較市價(jia) 折價(jia) 約8%。
本次股票發行前,中車控股未持有亞(ya) 威股份的股權,本次發行完成後,中車控股將持有公司16.69%股權。
此外,關(guan) 於(yu) 表決(jue) 權委托事項,2022年8月31日,亞(ya) 威科技就與(yu) 中車控股簽署的了《表決(jue) 權委托協議》,如今進行了更新。按照計劃,亞(ya) 威科技將所持有的公司2783.62萬(wan) 股股份(占上市公司股本總額的5%)的表決(jue) 權無條件、不可撤銷地委托給中車控股行使,委托期限為(wei) 24個(ge) 月。
一係列操作完成後,中車控股最終將持有亞(ya) 威股份16.69%股權,以及21.69%股權對應的表決(jue) 權。公司稱,中車控股可實際支配的公司表決(jue) 權數量明顯高於(yu) 公司其他股東(dong) ,進而成為(wei) 公司的控股股東(dong) ,中車集團將成公司的實際控製人。
早在2021年9月,中車控股便計劃以“鎖價(jia) 定增+協議轉讓+表決(jue) 權委托”的方式入主亞(ya) 威股份。2022年8月31日,中車控股終止該方案中的股權轉讓及表決(jue) 權委托協議,並重新簽訂了《表決(jue) 權委托協議》。
在市場看來,易主方案進一步調整完善,意味著亞(ya) 威股份易主事項將會(hui) 很快落地。亞(ya) 威股份係原地方國有企業(ye) 改製而來,股權結構較為(wei) 分散,2011年登陸資本市場。目前,公司第一大股東(dong) 亞(ya) 威科技持股比為(wei) 7.47%,其餘(yu) 股東(dong) 的持股比均低於(yu) 5%。自2014年3月2日至今,亞(ya) 威股份無控股股東(dong) 及實際控製人。從(cong) 長期穩定發展考慮,亞(ya) 威股份一直在尋求股東(dong) 結構的轉型,希望引入有實力的投資者,導入優(you) 質資源。
從(cong) 經營業(ye) 績方麵看,亞(ya) 威股份確實有突破的需求。2011年,公司實現的營業(ye) 收入、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分別為(wei) 8.53億(yi) 元、0.95億(yi) 元。到2020年,營業(ye) 收入、淨利潤分別為(wei) 16.39億(yi) 元、1.36億(yi) 元,2021年的營業(ye) 收入、淨利潤分別為(wei) 19.99億(yi) 元、1.30億(yi) 元。
亞(ya) 威股份主營業(ye) 務板塊包含金屬成形機床業(ye) 務、激光加工裝備業(ye) 務、智能製造解決(jue) 方案業(ye) 。亞(ya) 威股份在公告中稱,中車控股作為(wei) 有底蘊的產(chan) 業(ye) 投資和運營方,成為(wei) 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dong) 後,將在尊重金屬成形裝備行業(ye) 的專(zhuan) 業(ye) 性、維持核心團隊穩定的同時,推動上市公司長期健康快速發展。
中車係多個(ge) 產(chan) 業(ye) 協同
本次入主亞(ya) 威股份後,中車係A股上市公司將增至5家,旗下產(chan) 業(ye) 尋求協同發展。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中車係上市公司包括中國中車、沃頓科技(原南方匯通)、時代電氣、時代新材。
中國中車係“南北車”聯合重組而來,目前是中車集團的核心資產(chan) 。沃頓科技1999年上市,2005年、2006年出現連續虧(kui) 損。但這是迄今為(wei) 止僅(jin) 有的兩(liang) 個(ge) 年度虧(kui) 損,此後,公司經營業(ye) 績保持了基本穩定,2020年以來,年度淨利潤均超過1億(yi) 元。
從(cong) 經營業(ye) 績方麵看,中國中車主要從(cong) 事鐵路機車、客車、貨車、動車組、城軌地鐵車輛及重要零部件的研發、製造、銷售、修理和租賃,以及軌道交通裝備專(zhuan) 有技術延伸產(chan) 業(ye) 。沃頓科技主要從(cong) 事 複合反滲透膜、納濾膜、超濾膜產(chan) 品的研發、製造和服務,植物纖維彈性材料及製品、健康環保家具寢具、棕櫚綜合開發產(chan) 品的研發、製造及銷售業(ye) 務。屬於(yu) 化學品製造,其膜產(chan) 品屬於(yu) 新型材料。
時代新材也是一家老牌上市企業(ye) ,2002年在上交所掛牌交易,其主營業(ye) 務為(wei) 高分子材料減振降噪彈性元件、高分子複合改性材料和特種塗料及新型絕緣材料的研製、生產(chan) 與(yu) 銷售,其產(chan) 品屬於(yu) 新型高分子材料。產(chan) 品主要應用於(yu) 軌道交通、風電、工業(ye) 工程、橡膠塑料等領域。
上市時間最短的是時代電氣,其於(yu) 2021年9月登陸資本市場,是A股科創板較早掛牌的企業(ye) 之一。時代電氣主要從(cong) 事軌道交通裝備產(chan) 品的研發、設計、製造、銷售並提供相關(guan) 服務,其產(chan) 品也與(yu) 中國中車有關(guan) 聯。
綜上所述,沃頓科技、時代新材、時代電氣的產(chan) 品與(yu) 中國中車有關(guan) ,屬於(yu) 中國中車的供應商。如今正在收購的亞(ya) 威股份,也是中車係的供應商,反過來,中車集團是亞(ya) 威股份智能製造解決(jue) 方案的下遊客戶。由此可見,中車係產(chan) 業(ye) 存在較為(wei) 明顯的協同效應。
中國中車的經營業(ye) 績總體(ti) 上較為(wei) 穩定。2015年至2021年,公司年度淨利潤均超過百億(yi) 。與(yu) 此同時,從(cong) 2017年開始,公司年度投入的研發支出均超百億(yi) ,且呈增長勢頭。
作為(wei) 本次入主亞(ya) 威股份的主體(ti) 中車控股,其是中車產(chan) 業(ye) 投資有限公司智能製造領域的專(zhu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投資平台,聚焦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開展投資和運營整合,定位為(wei) “中車產(chan) 業(ye) 數字化製造技術升級的推動者,中車數字化產(chan) 業(ye) 生態建設的承載者”。中車控股等中車集團旗下的產(chan) 業(ye) 投資平台,將借助資本運作,助力中車係產(chan) 業(ye) 不斷完善、轉型升級。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