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國產(chan) 光纖激光器
都更多地集中在中低功率領域,
高功率方麵很長一段時間
被OFS、Nufern、nLight、
FiberCore等
歐美發達國家的企業(ye) 所壟斷。
2011年,在國外激光領域積累多年經驗的蔣弘穀決(jue) 定回國創業(ye) ——“該是做一些改變的時候了。”
1
在靜如止水的生活中,他問自己:
“真的要持續這樣的生活一直到65歲嗎?”
1994年,蔣弘穀從(cong) 上海華東(dong) 理工大學畢業(ye) 以後就去了美國。“我在國外學習(xi) 的是材料學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一直從(cong) 事激光玻璃研發的工作。”
2011年,43歲的蔣弘穀在國外拿著豐(feng) 厚的薪資,工作輕鬆,閑暇時還能陪陪家人,這是國內(nei) 很多同齡人羨慕的生活狀態。但用蔣弘穀自己的話形容:“那段時間的生活就好像湖水一樣平靜,沒有一絲(si) 波瀾。”也是那段時間,蔣弘穀反複問自己:真的要持續這樣的生活一直到65歲嗎?
“我在企業(ye) 裏麵做了十幾年,實際上也一直有想法,想做一些事情。我對激光材料領域比較了解,也了解到當時國內(nei) 市場有這方麵的技術需求。”一直以來,國產(chan) 光纖激光器都更多地集中在中低功率領域,高功率方麵很長一段時間被OFS、Nufern、nLight、FiberCore等歐美發達國家的企業(ye) 所壟斷。蔣弘穀相信,國產(chan) 光纖一定會(hui) 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便萌生了回國創業(ye) 的想法。
作為(wei) 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出國的留學生,蔣弘穀在國外打拚了有十幾、二十年,積累了豐(feng) 富的產(chan) 業(ye) 經驗。“我當時覺得也該是做一些改變的時候了,因為(wei) 再過幾年我就50歲了,現在沒有勇氣去做的事情以後就更不會(hui) 了。”
懷著改變國外激光能量傳(chuan) 輸光纖
主導國內(nei) 市場格局的抱負,
2011年,蔣弘穀辭去了國外的高薪工作,
開始回國創業(ye) 。
“回國後,我先是在昆山創辦了先品光子科技,專(zhuan) 門從(cong) 事特種光纖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工作。”蔣弘穀說道。
“隨著國內(nei) 企業(ye) 在研發方麵的不斷投入,2017年的時候,我們(men) 也正式啟動摻鐿光纖項目,同時成立了先權光纖。”依托具有豐(feng) 富國外特纖企業(ye) 研發生產(chan) 經驗的專(zhuan) 家背景,蔣弘穀帶領他的團隊通過不斷地摸索和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並初步形成了光纖拉絲(si) 和預製棒製備全套生產(chan) 工藝的布局規劃。據蔣弘穀介紹,先權光纖的成立也是為(wei) 了進一步實現這一目標。
2
“在國內(nei) 確實可以做更多‘理想化’的事情,
尤其是在上海。”
近年來,我國傳(chuan) 統工業(ye) 製造業(ye) 麵臨(lin) 深度轉型,激光行業(ye) 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無論是從(cong) 激光設備的市場規模、光纖激光器的出貨量,還是中國直接半導體(ti) 激光器的市場規模來看,激光行業(ye) 的發展前景可觀。
在2022年
第十一屆中國創新創業(ye) 大賽行業(ye) 賽上,
先權光纖憑借
“摻鐿(稀土)大模場
激光器的研究與(yu) 產(chan) 業(ye) 化”項目
從(cong) 38000餘(yu) 家企業(ye) 中脫穎而出,
獲得了國賽新材料組第一名、
總決(jue) 賽第二名的好成績。
“大賽是一個(ge) 很好的平台,此次參賽在打開了企業(ye) 知名度的同時,讓我們(men) 有機會(hui) 認識到業(ye) 內(nei) 同行、上下遊的合作夥(huo) 伴,比賽結束後也有很多投資人主動找到我們(men) 。”蔣弘穀說到。
回顧自己這十多年來的創業(ye) 曆程,蔣弘穀坦言,相較國外而言,在國內(nei) 確實可以做更多“理想化”的事情,尤其是在上海。“這裏有成熟的政策支持和產(chan) 業(ye) 配套,同時聚集了來自全國高精尖人才,為(wei) 創業(ye) 者們(men) 提供了非常廣闊的創業(ye) 空間。”
先權光纖是專(zhuan) 門為(wei) 配套光纖激光材料而成立的。“我們(men) 此次參賽的項目‘摻鐿(稀土)大模場激光器’在國內(nei) 的應用很多,但這方麵生產(chan) 卻很少。”蔣弘穀表示,在需求大於(yu) 供給的情況下,如果先權光纖能將它做到產(chan) 業(ye) 化,這對整個(ge) 市場來說將多了一個(ge) 選擇。
3
各項技術指標已與(yu) 國外同類產(chan) 品相當,
“爭(zheng) 取在2025年達到一個(ge) 億(yi) 的銷售”
光纖的核心材料是光纖預製棒,
它所有的光學性能都是預製棒決(jue) 定。
因此,摻鐿光纖最核心的技術是:
如何製作光纖預製棒。
憑借在光纖領域的長期深耕,
蔣弘穀帶領團隊通過自主研發,
在國內(nei) 已經率先掌握
從(cong) 光纖預製棒製備、稀土摻雜、拉絲(si)
到光纖測試的全部核心工藝技術。
“我們(men) 的光纖預製棒加工製造MCVD車床和光纖拉絲(si) 塔可以支持纖芯從(cong) 9μm到1000μm的各種特種光纖生產(chan) ,並提供多種類型的塗覆和緊包材料。我們(men) 自主研製的纖芯各項技術指標已與(yu) 國外同類產(chan) 品相當,並開始向國內(nei) 通信龍頭企業(ye) 大批量供貨。”
蔣弘穀表示,先權光纖的客戶,特別是激光切割客戶,對光纖的光速性的要求非常高。但在提高光纖能量的時候,往往會(hui) 損失光纖的光學性能、光速性質,想要保持能量的同時又要保持光速性能,這一點很難。
為(wei) 保證光纖產(chan) 品的長期穩定和可靠性,先權光纖還對光纖原材料的篩選和驗證,光纖製備流程以及光纖成品的檢測均嚴(yan) 格遵照國際慣例ISO9001的要求,建立了相應的質量管理體(ti) 係。
先權光纖成立至今,總投資已經達到三四千萬(wan) 元。“現在我們(men) 產(chan) 品已經定型,準備大批量投入市場,同時我們(men) 也在接觸一些資本方。”
為(wei) 了保持技術的持續領先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蔣弘穀為(wei) 先權光纖分別製定了短期和長期目標。
“目前,我們(men) 正處於(yu) 產(chan) 品研發結束,向市場推廣階段。我們(men) 當前最主要的工作是保證產(chan) 品的持續生產(chan) 的同時,不斷地擴充產(chan) 能,以滿足客戶的需求。”蔣弘穀繼續說道:“接下來,我們(men) 也會(hui) 逐步推出第二第三代更加高功率的光纖產(chan) 品,我們(men) 的目標是爭(zheng) 取在2025年達到一個(ge) 億(yi) 的銷售,在2028年走向資本化。”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