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攻堅高端“工業母機”,“超快激光加工聯合實驗室”揭牌

來源:珠江時報2023-04-10 我要評論(0 )   

近日,廣東(dong) 原點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原點智能”)與(yu)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在丹灶舉(ju) 行超快激光加工聯合實驗室簽約儀(yi) 式。聯合實驗室將聚焦高端“工業(ye) 母機”和先進激光製造...

近日,廣東(dong) 原點智能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原點智能”)與(yu)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在丹灶舉(ju) 行超快激光加工聯合實驗室簽約儀(yi) 式。聯合實驗室將聚焦高端“工業(ye) 母機”和先進激光製造,開展基礎研究和工業(ye) 應用場景開發,致力於(yu) 提升國產(chan) 化多軸聯動精密激光加工機床的國際競爭(zheng) 力,實現進口替代。

圖片
■首屆激光精密加工及智能製造論壇舉(ju) 行,智能製造專(zhuan) 家學者探討行業(ye) 發展趨勢。
在同日召開的首屆激光精密加工及智能製造論壇上,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李琳、浙江工業(ye) 大學教授袁巨龍等智能製造專(zhuan) 家學者齊聚一堂,聚焦激光先進製造的基礎研究、工業(ye) 應用場景、產(chan) 業(ye) 鏈配套,從(cong) 技術突破、產(chan) 業(ye) 發展、產(chan) 學研協同等多維度深入交流探討,共謀激光先進製造的突圍之路。
向“最強大腦”尋求合作契機
原點智能於(yu) 2015年成立,致力於(yu) 工業(ye) 母機的“大腦”——五軸及其以上多軸聯動數控係統的研發、生產(chan) 和製造,並結合數控係統和工業(ye) 軟件,提供以激光數控機床等為(wei) 核心裝備的智能工廠解決(jue) 方案,是國內(nei) 首家可提供超硬材料“全激光加工”方案的製造商。
發展至今,原點智能已成長為(wei) 廣東(dong) 省專(zhuan) 精特新及南海製造業(ye) 全國“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在超硬材料微納加工領域,公司自主研發的激光五軸數控機床市場占有率排國內(nei) 前三。隨著今年IPO工作的有序開展、智能化綠色工廠和全業(ye) 務流程數字化兩(liang) 大工程的快速推進,原點智能在國內(nei) 激光微納加工領域中的頭部優(you) 勢將大幅提升。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原點智能下一步怎麽(me) 走?公司董事長曾超峰雄心勃勃,他想全麵攻克高性能難加工材料加工效率低、加工工藝複雜等“卡脖子”難題,提升國產(chan) 多軸聯動精密激光加工機床的國際競爭(zheng) 力和話語權,帶領原點智能躋身全球數控行業(ye) 第一陣營。
近年來,原點智能已形成以中高級工程師為(wei) 骨幹的約150人的高端人才隊伍。2021年初,激光領域專(zhuan) 家錢代數博士加入公司任職總工程師,讓這支技術隊伍更富有戰鬥力。
原點智能還借助“技術外援”力量。錢代數與(yu)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李琳團隊保持著密切聯係,李琳是激光材料加工領域的資深專(zhuan) 家。曾超峰多次飛往寧波上門拜訪李琳,共同探討激光先進製造“突圍”之路。
不久後,李琳院士所在的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激光極端製造研究中心組隊前往原點智能考察。專(zhuan) 家團隊對原點智能的多軸聯動數控係統研發十分感興(xing) 趣,對產(chan) 品的各項指標均表示高度認可。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的研究方向與(yu) 原點智能發展方向相匹配,雙方萌生出合作共建實驗室的想法。
攻克先進激光製造“卡脖子 ”技術
3月17日上午,原點智能與(yu)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超快激光加工聯合實驗室”揭牌。
“此次雙方合作隻是一個(ge) 起點,後續將迸發無限可能。”曾超峰表示,超快激光加工聯合實驗室是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需求,打通從(cong) 實驗室到產(chan) 業(ye) 化“最後一公裏”的創新平台,原點智能將建好用好聯合實驗室,努力打造成“產(chan) 研用”合作典範,推動中國智能製造崛起。
作為(wei) 中科院在浙江省的首個(ge) 國立科研機構,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創立以來緊密結合國際科技發展趨勢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需求,圍繞“材料研究”,布局材料技術、先進製造、新能源與(yu) 生物醫學工程四大領域,是新材料及相關(guan) 領域的重要研究基地和技術提供者。李琳表示,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將充分發揮資源優(you) 勢,攻堅克難、集智攻關(guan) ,瞄準關(guan) 鍵核心技術難題,帶領團隊作出重大突破,與(yu) 原點智能聯手打造領先的超快激光加工創新研發平台。
“偉(wei) 大的事業(ye) 始於(yu) 夢想、基於(yu) 創新、成於(yu) 實幹。”南海區區長王勇表示,南海有製造業(ye) 當家的底色、底蘊、底氣,有創新聯合體(ti) 的實力、實招、實效,有科學家福地的環境、心境、意境。現場,他向科學家與(yu) 企業(ye) 家鄭重表態,不管是在發展的空間上,在財力的支持上,在行政的服務上,還是在政府的溝通方麵,區委區政府一定全力以赴做好企業(ye) 的店小二,做好科學家的服務員。
打造科創賦能產(chan) 業(ye) 新生態
科技是製造業(ye) 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作為(wei) 南海的製造業(ye) 腹地,丹灶近年來緊緊圍繞“兩(liang) 高四新”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帶動一大批極具影響力的科技平台、研發機構、科技企業(ye) 孵化器、生產(chan) 企業(ye) 紮根落戶,研發投入、人才團隊、創新企業(ye) 等活力因子在丹灶充分湧流,科創氛圍日漸濃厚。
在各項科技指標中,研發投入(R&D)及其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個(ge) 地區自主創新能力和科技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標。據統計,2022年,丹灶規上企業(ye) 研發投入達9.3億(yi) 元,同比增長32.3%。23個(ge) 院士項目和一批科創人才團隊紮根落戶,480家高新技術企業(ye) 在本土成長壯大。22家廣東(dong) 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建設,58家企業(ye) 認定為(wei) 廣東(dong) 省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19家獲得南海區“隱形冠軍(jun) ”企業(ye) 授牌。丹灶已成為(wei) 佛山院士項目、科研資源密度最高的鎮街之一,成為(wei) 企業(ye) 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科創工作的樂(le) 土。
接下來,丹灶將堅守製造業(ye) 智造不動搖,繼續大力扶持企業(ye) 創建工程技術中心、聯合研發中心,增強企業(ye) 的科創源動力。深化“院士團隊+丹灶企業(ye) ”合作模式,推動大院大所與(yu) 企業(ye) 聯合技術攻關(guan) ,實現“最強大腦”助力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