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市場研究

為什麽這一應用將成為激光下一個必爭之地?

來源:長城證券2023-05-09 我要評論(0 )   

光伏行業(ye) 作為(wei) 目前我國最有競爭(zheng) 力的新興(xing) 可再生能源產(chan) 業(ye) 之一,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光伏產(chan) 業(ye) 從(cong) 技術到產(chan) 業(ye) ,都成為(wei) 中國領先並引領全球發展的“長板”,正以不可估量的速度...

光伏行業(ye) 作為(wei) 目前我國最有競爭(zheng) 力的新興(xing) 可再生能源產(chan) 業(ye) 之一,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光伏產(chan) 業(ye) 從(cong) 技術到產(chan) 業(ye) ,都成為(wei) 中國領先並引領全球發展的“長板”,正以不可估量的速度飛速發展,是推動我國能源變革的重要引擎,也是未來實現我國承諾減排目標“2030年碳達峰、2060 年碳中和”的主力軍(jun) 。目前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在製造業(ye) 規模、產(chan) 業(ye) 化技術水平、應用市場拓展、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等方麵均位居全球前列。

近年來,隨著國內(nei) 加快能源結構的優(you) 化調整,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引領和全球清潔能源加速應用背景下,光伏裝機容量將持續攀升。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22 年上半年國內(nei) 光伏發電裝機 30.88GW,同比增長 137.4%,已超過 2021 年 1-10 月國內(nei) 新增裝機容量總和。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預測,2022 年國內(nei) 光伏新增裝機將達到 85~100GW。預計2022 年-2025 年,國內(nei) 年均新增光伏裝機將達到 83~99GW,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總體(ti) 呈現穩定上升的發展態勢。

光伏行業(ye) 嚐試各種渠道推動電池片生產(chan) 成本的下降。一是通過技術進步降低成本,根據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的統計,電池轉換效率每提升 1%,成本可下降 5%-7%,因此提升轉換效率是降低生產(chan) 成本的主要途徑之一;二是通過降低物耗以降低成本,電池片加工環節的主要材料成本包括晶矽和漿料,其中漿料價(jia) 格與(yu) 銀等大宗商品掛鉤,下降難度較大,因此企業(ye) 往往通過技術升級來降低電池片中的漿料用量,從(cong) 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三是通過壓低原材料價(jia) 格以促進成本降低;四是通過設備的國產(chan) 化,提升生產(chan) 品質的同時大幅度降低投資成本。綜上,為(wei) 在平價(jia) 上網的大背景下保持企業(ye) 競爭(zheng) 力,電池片生產(chan) 成本降低將成為(wei) 市場趨勢。此外,占地麵積小、單位麵積發電量高的高效電池成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方向。電池片轉換效率主要由其技術路線、工藝和生產(chan) 設備等因素決(jue) 定。

光伏發電將憑著環保優(you) 勢對傳(chuan) 統能源形成較大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在能源中的占比將迅速上升,由此帶來對光伏組件的巨大需求。在此背景下,高效太陽能電池加工設備的市場需求將被進一步拉動。

激光在 N 型電池中的應用包括激光摻雜、激光修複、激光刻蝕、激光轉印等,價(jia) 值量較PERC 時代有望成倍增長,因此 N 型電池放量也將帶來光伏激光設備市場空間快速擴容。

PERC 電池仍為(wei) 主流,激光技術助力增效

太陽能電池是通過光電反應將光能轉換成電能的能量轉換器,在太陽能電池生產(chan) 中,激光加工技術目前主要應用於(yu) 消融、切割、刻邊、摻雜、打孔、激光修複、激光劃片等工藝。

PERC 疊加激光摻雜 SE:

采用激光摻雜的 SE 技術可以顯著提高太陽能電池淺擴散區域的表麵濃度,降低表麵複合,在金屬接觸區域實現重摻雜,改善金屬漿料和電池的接觸,降低接觸電阻,提高電池轉換效率。因此,激光摻雜技術能在與(yu) 現有 PERC 電池線兼容的基礎上,提高產(chan) 出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PERC+SE 電池較普通PERC 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絕對值可提高0.3%至 0.5%。利用激光加工工藝實現 PERC+電池,光伏製造企業(ye) 僅(jin) 需在 PERC 生產(chan) 線基礎上增加 SE 激光摻雜設備,投入較小,效益明顯。

2019 年,為(wei) 降低太陽能電池生產(chan) 過程中的酸排放,堿拋技術逐步替代傳(chuan) 統的硝酸和氫氟酸,成為(wei) PERC 電池 PN 結隔離的主要手段。堿拋技術的應用,提升電池背鈍化麵的平整度,提升了背麵反射率和鈍化效果,提升了轉換效率提升。針對堿拋工藝的激光摻雜技術也應運而生,解決(jue) 了原有技術的局部腐蝕問題,提升了轉換效率。

隨著大尺寸矽片時代的到來,182mm 和 210mm 的大尺寸矽片進一步提升了激光消融和摻雜整幅麵的均勻性的要求,PERC 疊加激光摻雜 SE 技術和堿拋已經成為(wei) 2020 年新增PERC 產(chan) 能的標準配置。

PERC 消融(刻蝕)工藝:

PERC 高效太陽能電池是通過在電池背麵增加鈍化層,阻止載流子在一些高複合區域(如電池表麵與(yu) 金屬電極的接觸處)的複合行為(wei) ,減少電損失,同時可以增強電池下表麵光反射,減少光損失,從(cong) 而提高電池的轉換效率,提高電池的性能。PERC 電池與(yu) 常規全鋁背場電池最大的區別在於(yu) :電池背麵用全表麵介質膜鈍化和局域金屬接觸方式取代全鋁背場電極。

在 PERC 技術中,背麵電極透過鈍化層實現微納級高精度的局部接觸是技術難點之一。加工過程中,在對鈍化膜精密刻蝕的同時,不能損傷(shang) 到矽襯底材料,否則會(hui) 影響電池片最終轉化效率。早期實驗室主要采用濕法刻蝕工藝,產(chan) 業(ye) 化難度高,且成本高。即便利用激光方式,也要求激光加工能夠定位最優(you) 化的能量密度分布,精確控製激光作用時間,同時保證每個(ge) 脈衝(chong) 嚴(yan) 格一致。隻有特製的激光器和光路控製,配合長期積累的工藝經驗,才能得到最佳的電池性能。迅速定位與(yu) 特定材料加工匹配的微納級激光加工技術和適應高效生產(chan) 的控製係統是 PERC 電池激光加工設備的技術核心,同時也是高效太陽能電池實現產(chan) 業(ye) 化的保證。

激光摻雜幫助 TOPCon 的效率進一步提升

在 PERC 高效太陽能電池快速發展的同時,限製於(yu) 電池結構的限製,轉換效率逐步接近天花板。以 N 型電池為(wei) 代表的 TOPCon 電池、HJT 電池、IBC 等高效太陽能電池結構不斷技術升級,逐步從(cong) 實驗室走向產(chan) 業(ye) 化。

圖表32:N 型組件產(chan) 能及出貨量

據 PV Infolink 預測,各大企業(ye) 對 N 型的研發投入逐漸加大,在未來幾年內(nei) ,以 N 型為(wei) 主的 TOPCon、HJT 和 IBC 增長趨勢明顯。從(cong) 生產(chan) 工藝來看,IBC 電池工藝最難最複雜,TOPCon 次之,HJT 電池工藝最簡單、步驟最少。從(cong) 生產(chan) 設備來看,TOPCon 電池與(yu) 現有主流技術 PERC 太陽能電池生產(chan) 工藝兼容性最高,可從(cong) PERC 產(chan) 線升級,IBC 次之,HJT電池完全不兼容現有設備,需要新建產(chan) 線,且設備投資額最大。

2013 年德國Fraunhofer ISE 研究所提出TOPCon電池概念,采用N型矽材料作為(wei) 襯底,硼擴散形成發射極,背麵采用一層超薄氧化層和摻雜多晶矽層鈍化層,雙麵絲(si) 網形成金屬電極,電池結構如下圖所示,經過幾年的技術優(you) 化,Fraunhofer ISE 公布的最高轉換效率已達到 26%。國內(nei) 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中來股份等多家光伏企業(ye) 相繼開展了相關(guan) 研究,量產(chan) 的轉換效率得到快速提升。

在 TOPCon 電池生產(chan) 流程中,激光技術可以用於(yu) 選擇性重摻(SE 工藝)及激光轉印等環節。

TOPCon 電池中,激光硼摻雜為(wei) 提效核心工藝之一,可實現 0.2%-0.3%的效率提升。從(cong) 技術原理上看,TOPCon 的激光硼摻工藝原理與(yu) PERC+SE 基本相同,即通過實現局部重摻,提升光電轉換效率。但最大差異在於(yu) ,兩(liang) 種工藝的擴散材料本身存在差異,前者擴散硼,而 PERC 電池擴散磷。且擴硼難度高於(yu) 擴磷難度、更為(wei) 複雜。PERC 電池技術標配激光 SE 為(wei) 一次摻雜,但 TOPCON 電池用的是 N 型矽片襯底,需要硼擴散,硼擴散速率慢、溫度高,在矽中固溶度低、一次摻雜困難,此前行業(ye) 內(nei) 使用二次摻雜方案較多。

二次摻雜工藝主要工序為(wei) 硼擴散後首先用激光開槽,將表麵BSG硼矽玻璃打穿至摻雜麵,然後再進行一次硼擴形成高低結重摻。但是硼擴溫度極高、能耗較大,同時第二次硼擴也會(hui) 額外增加硼擴、清洗等設備投資。

激光 LIA 修複設備幫助 HJT 提效降衰

晶體(ti) 矽異質結太陽電池(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layer solar cell)是在晶體(ti) 矽上沉積非晶矽薄膜,綜合了晶體(ti) 矽電池與(yu) 薄膜電池的優(you) 勢,具有轉換效率高、工藝溫度低、穩定性高、衰減率低、雙麵發電等顯著優(you) 點。日本三洋公司在 1990 年研發了 HJT電池,2010 年核心專(zhuan) 利過期後,多家公司開始專(zhuan) 注於(yu) HJT 技術的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

圖表35:HJT 電池結構

在光照情況下,對 HJT 電池進行加熱退火,可以提高非晶矽的鈍化效果,提高電池轉換效率。除此之外,在 HTT 電池上,LIA 技術同時能減少電池片的暗衰減,延長電池組件的使用壽命。

修複工藝的核心是能否將效率提升穩定保持到組件上,主要路徑有 LED 光注入和激光LIA 設備。激光 LIA 設備兼具抗衰減和提效雙重功能,且可以有效降低組件端衰減,已成為(wei) HJT 光注入修複路徑中的重要選項,較傳(chuan) 統 LED 工藝具備絕對優(you) 勢。

在 HJT 電池中的應用方麵,以帝爾激光為(wei) 例,公司激光修複技術通過激光均勻輻照,整幅麵激光輻照均勻性可達 5%以內(nei) ,滿足 230mm 以下尺寸電池片高光強輻照,提高非晶矽的鈍化效果,提升電池開路電壓,同時改善銀漿與(yu) 襯底的接觸,大幅提高填充因子,進而提升轉換效率。根據帝爾激光投資者關(guan) 係活動記錄表,其激光 LIA 設備曾獲量產(chan) 訂單,單台設備價(jia) 格不低於(yu) 300 萬(wan) 元,對應激光 LIA 設備單 GW 價(jia) 值量約 3000 萬(wan) 元。

新型無接觸激光轉印技術,替代空間廣闊

激光圖形轉印技術(Pattern TransferPrinting,簡稱:PTP)是一種新型的非接觸式的印刷技術,該技術在特定柔性透光材料上塗覆所需漿料,采用高功率激光束高速圖形化掃描,將漿料從(cong) 柔性透光材料上轉移至電池表麵,形成柵線。PTP 技術能夠突破傳(chuan) 統絲(si) 網印刷的線寬極限,輕鬆實現 25μm 以下的線寬,實現更優(you) 的高寬比,幫助電池實現超細密柵電池,匹配選擇性發射極技術,提升電池轉換效率,做到 18um 以下可以漿料節省 30%,在 PERC 上已經得到論證,HJT 電池使用的是低溫銀漿,顆粒度小,轉印可以達到更新的線寬,從(cong) 而降低銀漿耗量,提升電池效率,TOPCON 工藝是 N 型雙麵銀漿,對銀漿耗量更為(wei) 敏感,在TOPCon、HJT 等路線上的節省量會(hui) 更高。

絲(si) 網印刷過程中,為(wei) 保證整個(ge) 電池幅麵印刷質量,全程對電池表麵施加比較大的壓力。PTP 技術加工過程中則無需接觸電池表麵。隨著 182mm、210mm 電池尺寸時代的到來,印刷麵積更大,矽片進一步減薄,加工過程中的壓力降低可以顯著降低電池的破損率,提高生產(chan) 的良率,進而降低生產(chan) 成本。PTP 印刷技術在高效太陽能電池生產(chan) 中的應用,可以實現超細線寬的銀漿印刷,改善印刷質量,進一步提升高效電池的轉換效率,同時降低銀漿耗量,降低生產(chan) 成本。同時,PTP 印刷技術不局限於(yu) 電池結構,在 PERC、TOPCon、HJT、IBC 等電池中均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同時,對於(yu) 銀包銅、低溫銀漿等不同的漿料類型也可以使用。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