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市場研究

永新光學研究報告:掌握核心光學能力,顯微鏡+激光雷達並駕齊驅

fun88网页下载 來源:未來智庫2023-05-30 我要評論(0 )   

(報告出品方/作者:長城證券,侯賓)1.永新光學:深耕顯微鏡、光學元組件兩(liang) 大業(ye) 務,主導編製和領跑行業(ye) 標準公司主要從(cong) 事光學儀(yi) 器、光學元件組件和其他光學產(chan) 品的研發、...

(報告出品方/作者:長城證券,侯賓)



1.永新光學:深耕顯微鏡、光學元組件兩大業務,主導編製和領跑行業標準



公司主要從(cong) 事光學儀(yi) 器、光學元件組件和其他光學產(chan) 品的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目前主要 產(chan) 品有光學顯微鏡、條碼掃描儀(yi) 鏡頭、平麵光學元件、專(zhuan) 業(ye) 成像光學部組件,屬於(yu) 光電 行業(ye) 的中遊光學元件組件和下遊光學整機產(chan) 業(ye) ,光學顯微鏡主要應用於(yu) 生命科學、精密 檢測、教學科研等領域,光學元組件產(chan) 品則在相機、激光雷達、車載鏡頭、機器視覺、 AR/VR 等行業(ye) 有著廣泛應用。公司被工信部認定為(wei) “光學顯微鏡產(chan) 品領域製造業(ye) 單項冠 軍(jun) 示範企業(ye) ”,已成為(wei) 國內(nei) 光學顯微鏡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和核心光學元組件細分領域優(you) 勢企業(ye) 。



第一階段:初創時期(1997-2008 年)精密光學起家,初步探索行業(ye) 經驗,公司不斷 壯大。公司前身是成立於(yu) 1997 年 2 月的寧波永新光學儀(yi) 器有限公司,1998 年公司研製 出第一代高檔生物顯微鏡,2008 年全資收購江南光學儀(yi) 器廠,開始集團公司運作,不斷 開拓國內(nei) 外市場。這十年間,公司通過與(yu) 徠卡、蔡司、摩托羅拉等國際領先企業(ye) 的持續 合作,積累了資金和技術,同時具備了一定的產(chan) 品設計和生產(chan) 能力,逐步進入發展的快 車道。



第二階段:快速發展時期(2009-2018 年)攻堅核心技術,持續開拓客戶資源,影響 力不斷增強。近十年來,公司在與(yu) 世界知名公司合作過程中,在光學元組件與(yu) 顯微鏡製 造上積累豐(feng) 富經驗,掌握如光學鍍膜技術、小球麵鏡片加工技術等高端生產(chan) 製造技術, 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公司還曾被徠卡相機、蔡司等知名客戶評為(wei) 優(you) 秀供應商,被索尼認定為(wei) 綠色合作夥(huo) 伴,在高端光學元件製造上享有較高的業(ye) 內(nei) 知名度,公司影響力顯著 增強。2018 年,公司成功在上交所上市,經營規模進一步擴大。



第三階段:蓬勃發展時期(2019-2023)不斷夯實技術研發壁壘,積極開拓產(chan) 品應用 領域。上市以來,公司進一步完善光學儀(yi) 器技術布局,積極投資建設新廠區推動產(chan) 能提 升,持續領跑核心光學元組件細分領域。2019 年公司繼續為(wei) “嫦娥四號”製造降落相機 鏡頭和星載光學鏡頭。同時,公司推動光學儀(yi) 器產(chan) 品在生命科學領域、工業(ye) 檢測領域和 醫療領域的應用,緊抓激光雷達業(ye) 務板塊增長紅利,布局五年戰略規劃,把握發展機會(hui) 。 此外,公司持續專(zhuan) 注技術研發創新,自上市以來四個(ge) IPO 首發募投項目穩步推進,規劃 投資總額達 4.87 億(yi) 元,截至目前已募投規模達 3.01 億(yi) 元,有序加快新產(chan) 品落地。



1.1.超百款顯微鏡+多用途光學元組件,產(chan) 品矩陣豐(feng) 富



公司產(chan) 品矩陣豐(feng) 富,用途廣泛。主要產(chan) 品包括光學顯微鏡、條碼掃描儀(yi) 鏡頭、平麵光學 元件、專(zhuan) 業(ye) 成像光學部組件,屬於(yu) 光電行業(ye) 的中遊光學元件組件和下遊光學整機產(chan) 業(ye) , 分為(wei) 光學儀(yi) 器和光學元件零組件兩(liang) 大產(chan) 品係列。 光學儀(yi) 器方麵,公司至今已研發超百款顯微鏡係列產(chan) 品,分布於(yu) 激光共聚焦、生物顯微 鏡、體(ti) 視顯微鏡等十大領域,在生命科學、醫療、工業(ye) 檢測、寶石鑒定和教學研究有著 廣泛應用,客戶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總醫院、瑞金 醫院、長春長光華大智造、日本尼康、徠卡顯微係統、OPTIKA、Accuscope 等國內(nei) 外知 名院校及企業(ye) 。



光學元件組件方麵,公司產(chan) 品主要有條碼掃描儀(yi) 鏡頭、專(zhuan) 業(ye) 成像光學部件以及平麵光學 元件,應用於(yu) 條碼掃描儀(yi) 、機器視覺、車載光學/激光雷達、專(zhuan) 業(ye) 影像等領域,主要為(wei) 新 美亞(ya) 、霍尼韋爾、NCR、康耐視、美國捷普、Blackmagic Design、索尼、得利捷、徠卡 相機、德國蔡司、科視等企業(ye) 提供光學鏡頭及元件產(chan) 品。



光學儀(yi) 器包括顯微鏡、互動教室以及偏心儀(yi) 、激光共聚焦、生物顯微鏡,多用於(yu) 實驗室 研究,體(ti) 視顯微鏡可用於(yu) 尖端生命科學和工業(ye) 測量觀察,寶石顯微鏡專(zhuan) 門用於(yu) 寶石鑒定, 金相顯微鏡適合作材料內(nei) 部組織結構分析,偏光顯微鏡可應用於(yu) 建築、材料分析、半導 體(ti) 生產(chan) 和檢測等工業(ye) 領域,也適用於(yu) 法醫學、醫學檢驗、生物研究等自然科學領域,測 量顯微鏡主要用於(yu) 電子工業(ye) 、半導體(ti) 的檢測,數碼顯微鏡可用於(yu) 教學和科研。互動教室 的教師端和學生端均采用高清數碼顯微鏡,通過無線網絡實現互聯互通,可以實時評測 學生課堂學習(xi) 效果,並且提供多樣化的班級管理功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及品質。偏心 儀(yi) 有反射式和內(nei) 調焦透射式兩(liang) 種,可以高精度測定各類球麵透鏡光軸的偏心量。



公司可以提供的光學元件組件包括條碼掃描儀(yi) 鏡頭、平麵光學元件、專(zhuan) 業(ye) 成像光學部組 件。條碼掃描儀(yi) 鏡頭是條碼掃描儀(yi) 核心部件,其成品廣泛應用於(yu) 零售、金融、郵政、倉(cang) 儲(chu) 物流、工業(ye) 、醫療衛生等行業(ye) 。平麵光學元件包括玻璃球麵鏡片、濾光片、窗口、塑 料鏡片,專(zhuan) 業(ye) 成像光學部件包括機器視覺鏡頭、物鏡、目鏡、星載鏡頭、車載鏡頭,這 些光學元部件主要應用於(yu) 車載光學、機器視覺、專(zhuan) 業(ye) 影像等領域。



1.2.股權結構穩定,子公司各司其職,股權激勵凝心聚力



公司股權結構穩定,管理層控股比例較高。永新光電實業(ye) 有限公司持有永新光學 29.16% 的股份,是永新光學第一大股東(dong) ,實際控製人為(wei) 永新光學董事長曹其東(dong) 家族。此外,曹 惠婷間接持有安高國際資源有限公司 100%股權。曹惠婷為(wei) 曹其東(dong) 兄長之女兒(er) ;毛磊的 配偶及兒(er) 子持有共青城波通投資合夥(huo) 企業(ye) 100%的股權;毛磊持有廈門新顥投資合夥(huo) 企 業(ye) 41.10%份額。我們(men) 認為(wei) ,公司管理層控股比例相對較高,公司股權結構穩定,有利 於(yu) 公司做出一致決(jue) 策。子公司各司其職,分工明確。永新光學擁有 3 家全資子公司、1 家控股子公司和 1 家參 股公司,其中南京永新主要從(cong) 事光學儀(yi) 器和光學元組件的研發製造,永新諾維主要從(cong) 事 儀(yi) 器儀(yi) 表等光學產(chan) 品的銷售及自營和代理進出口業(ye) 務。



公司五年計劃彰顯未來成長信心,員工持股有序推行,深度綁定企業(ye) 利益。公司於(yu) 2020 年年報提出五年戰略規劃(2021 年-2025 年),該規劃指出公司未來以顯微鏡、光學元 組件業(ye) 務板塊為(wei) 核心,計劃 5 年內(nei) 實現 5 倍產(chan) 值規模和 5 倍效率。產(chan) 能方麵,2021 年 公司新建廠區全麵投入運營,四個(ge) IPO 首發募投項目全麵完成,公司產(chan) 能得到大幅提升。



業(ye) 務方麵,公司在傳(chuan) 統業(ye) 務基礎上積極把握科學儀(yi) 器高精度、自動化、智能化趨勢和光 學元組件在物聯網、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發展方向,2022 年,公司主營業(ye) 務收 入及利潤均保持穩健增長。人才隊伍建設方麵,推行員工持股計劃,公司設立廈門新顥 投資合夥(huo) 企業(ye) 作為(wei) 員工持股平台。2022 年,公司通過實施員工持股平台減持、限製性股 票激勵計劃第二期解禁等舉(ju) 措,為(wei) 91 名激勵對象實現股權兌(dui) 現,提升了核心人才團隊 的穩定性和工作積極性,為(wei) 企業(ye) 的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持續的推動



1.3.公司高管執業(ye) 經驗豐(feng) 富



董事長曹其東(dong) 先生係曹光彪先生之子,自 2007 年 3 月起任公司董事長,曾任香港港龍 航空有限公司董事,深圳永新印染廠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具有豐(feng) 富的管理經驗。 總經理兼技術總監毛磊先生是公司關(guan) 鍵核心人物,自 1997 年進入公司工作,曾任南京 江南光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產(chan) 品主辦設計員、公司辦公室副主任、總工程師,擁有 較強的技術背景及豐(feng) 富的管理經驗。 聯席董事長、總經理毛磊先生公司管理團隊多具備碩士研究生學曆並任職多年,具有專(zhuan) 業(ye) 的技術視野和對公司長遠的戰略規劃,保證了公司在技術與(yu) 管理兩(liang) 大層麵均能保持高 質量穩步發展。



2.過往業績穩健發展,有望打開成長空間



2.1.經營業(ye) 績穩健發展,緊握車載光學市場機遇增速可期



2022年公司營收、歸母淨利潤增速穩健。2022 年全年實現營收 8.29 億(yi) ,同比增長 4.27%; 實現歸母淨利潤 2.79 億(yi) ,同比增長 6.70%,主要因為(wei) 平麵光學元件受下遊需求暫時性放 緩,但是公司高端顯微鏡業(ye) 務保持快速發展。2023 年一季度實現營業(ye) 收入 1.88 億(yi) 元, 同比下降 9.96%;實現歸母淨利潤 0.47 億(yi) 元,同比下降 12.26%,主要係光學元件組件 下遊景氣度放緩。



拓展新業(ye) 務領域,緊握車載光學市場發展機遇,公司業(ye) 績增速可期。近年來,永新光學 作為(wei) 光電行業(ye) 多個(ge) 細分領域國際知名企業(ye) 的關(guan) 鍵光學部件核心供應商,公司不斷拓展車 載光學、激光雷達、醫療光學、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業(ye) 務領域。特別是車載光學/ 激光雷達領域,車載攝像頭和激光雷達是高級駕駛輔助駕駛係統(ADAS)和自動駕駛核 心部件。我們(men) 認為(wei) ,隨著自動駕駛市場的深入發展,以及激光雷達在機器人市場、涉及 智能城市、智慧交通的車聯網市場的進一步應用,該版塊業(ye) 務有望成為(wei) 公司核心增長點 之一。



2.2.產(chan) 品結構不斷優(you) 化,打造自主品牌開拓國內(nei) 外市場



平麵光學元件和顯微鏡係列產(chan) 品齊頭並進,協同發展。從(cong) 產(chan) 品分類來看,平麵光學元件 對營收的貢獻呈上升趨勢,由 2018 年的 52.6%上升至 2022 年的 54.10%,顯微鏡對營 收貢獻常年維持在 40%上下。主要係公司業(ye) 務布局從(cong) 條碼掃描等傳(chuan) 統業(ye) 務向人工智能等 新興(xing) 業(ye) 務領域不斷拓展,產(chan) 品體(ti) 係不斷完善,目標客群不斷豐(feng) 富。從(cong) 地區分類來看,境 內(nei) 銷售營收占比2017 年-2022 年不斷增長,由2017 年的34%上升至2022 年的48.0%, 得益於(yu) 高端顯微鏡單台價(jia) 值量高,且國內(nei) 政策利好促進境內(nei) 業(ye) 務提升。



依托技術積累打造自主品牌,不斷開發客戶資源。公司憑借光學精密製造領域數十年的 研發經驗和技術積累,先後打造“NOVEL”、“NECOPE”、“江南”等自主品牌,以客戶 需求為(wei) 導向,持續投入高端產(chan) 品的研發和市場開拓。在顯微鏡領域,公司客戶主要為(wei) 清 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總醫院、瑞金醫院、長春長光華大智造、日本尼康、 徠卡顯微係統、OPTIKA、Accuscope 等國內(nei) 外知名院校、醫院及企業(ye) ;在光學元組件領 域,公司客戶主要為(wei) 新美亞(ya) 、霍尼韋爾、NCR、康耐視、美國捷普、Blackmagic Design、 索尼、得利捷、徠卡相機、德國蔡司、科視等。



2.3.盈利能力維持穩定,不斷加強研發投入



2017-2022 年,公司毛利率維持相對穩定,淨利率穩步增長。公司近五年來毛利率始 終保持在 40%以上,主要得益於(yu) 公司悠久的曆史和良好的品牌形象,粘性客戶群體(ti) 為(wei) 公 司提供了良好的訂單保障,使自身在激烈市場競爭(zheng) 中保持優(you) 勢地位。公司整體(ti) 淨利率穩 中有增,特別是 2019 年-2021 年增幅明顯,兩(liang) 年累計增加 8.56pct,主要得益於(yu) 政府補 貼、投資收益及資產(chan) 處置收益帶來的收入增加。2022 年銷售淨利率較 2021 年提升0.76pct,盈利能力穩步增長。



分產(chan) 品看,平麵光學元件毛利率略高於(yu) 顯微鏡係列產(chan) 品。2017-2022 年,公司平麵光學 元件毛利率保持在 40%以上,主要是公司光學元組件產(chan) 品結構向高端鏡片、鏡頭等高附 加值產(chan) 品積極調整,迎合市場發展機遇;顯微鏡係列產(chan) 品毛利率由 2017 年的 32.52%穩 步提升至 2022 年的 40.19%。主要得益於(yu) 永新光學不斷拓寬顯微鏡產(chan) 品應用領域,加強 高端顯微鏡的研發,目前成功應用於(yu) 生命科學、工業(ye) 檢測、教育等領域,客戶需求覆蓋 範圍更加廣泛。 分地區看,境內(nei) 外業(ye) 務毛利率基本持平。2018 年-2022 年境內(nei) 外業(ye) 務毛利率幾乎持平, 其中 2020 年境外業(ye) 務毛利率一度領先境內(nei) 業(ye) 務,主要得益於(yu) 2019 年人民幣匯率持續走 強,永新光學作為(wei) 國內(nei) 為(wei) 數不多的高端顯微鏡代工企業(ye) 在定價(jia) 權上占據主動地位,海外 業(ye) 務營收顯著增加。



2.4.費用管控能力良好,“五年五倍”目標戰略進行時



永新光學 2018 年-2021 年整體(ti) 費用率較為(wei) 穩定,2022 年總費用率大幅下降。2018 年-2021 年,公司費用率維持在相對穩定區間,這主要得益於(yu) 公司在研發、運營中精進 流程管理,不斷推動精益生產(chan) ,提升製造效率和運營效率。其中,2020 年總費用率有小 幅上漲,主要是該年公司營業(ye) 收入增速放緩所致。2022 年總費用率為(wei) 12.30%,同比 2021年(18.62%)下降 6.32 pct,係人民幣持續貶值匯兌(dui) 收益增加使財務費用減少。 相較於(yu) 可比公司,公司注重研發投入,2023 年 Q1 研發費用率超過 10%,僅(jin) 次於(yu) 藍特光 學,整體(ti) 費用率位於(yu) 行業(ye) 中上水平。



“五年五倍”目標戰略進行時。根據公司 2020 年年報披露,公司製訂完成新的五年戰 略規劃(2021-2025 年),明確以“賦能型精準突破式發展戰略”為(wei) 總體(ti) 發展戰略,計劃 通過 5 年時間,實現 5 倍產(chan) 值規模和 5 倍人均效率,該戰略目標有利於(yu) 公司快速抓住高 端顯微鏡的國產(chan) 化替代和工業(ye) 智能化及汽車智能化的發展契機。



2.5.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專(zhuan) 注高端光學儀(yi) 器及元件領域



研發投入持續加大,打造完備核心技術研發體(ti) 係。公司是國內(nei) 為(wei) 數不多的具備高端顯微 鏡製造能力的企業(ye) ,並在條碼鏡頭組裝,激光雷達核心光學元部件方麵取得重要進展。 近年來,公司不斷增加研發投入,2022 年研發投入 0.79 億(yi) 元,同比增長接近 10%。擁 有研發場地 4000 多平米,已打造出一支擁有 292 名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的研發隊伍,研發人 數占比超過 20%。同年,公司引進技術研發骨幹十餘(yu) 人,為(wei) 未來的技術儲(chu) 備提供了有力 保障。



此外,公司還建有國家企業(ye) 技術中心、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級顯微科學儀(yi) 器研 究院,與(yu) 北京大學、浙江大學、複旦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國內(nei) 高校、院所建立穩定的合 作關(guan) 係,與(yu) 浙大寧波“五位一體(ti) ”校區教育發展中心、浙江大學光電學院合作共建浙江 大學寧波研究院光電分院,公司向光電分院提供科學研究場所、檢測設備和企業(ye) 師資支 撐,實現產(chan) 、學、研、政資源協同和先進技術轉化。



產(chan) 學合作攻克多項關(guan) 鍵技術,與(yu) 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緊密結合。當前,公司掌握了超分辨 顯微係統的大數值孔徑物鏡、高性能熒光濾光片、FSED 超分辨顯微係統等核心部件設 計與(yu) 製備技術,攻克了 NCF950 激光共聚焦係統的關(guan) 鍵技術,並實現產(chan) 業(ye) 化。曾先後承 擔“嫦娥二、三、四號”星載光學監控鏡頭的製造,承製國內(nei) 首台“太空顯微實驗儀(yi) ”, 為(wei) 空間站航天醫學、太空生命科學等技術研究提供支撐。 近年來,公司連續承接國家“十三五”、“十四五”重點研發計劃,在高端科學儀(yi) 器領域 攻克多項關(guan) 鍵“卡脖子”技術,推動我國科學儀(yi) 器實現國產(chan) 化高端替代。截至 2022 年 末,公司擁有專(zhuan) 利 160 項,其中發明專(zhuan) 利 39 項,增強了公司核心競爭(zheng) 力,也為(wei) 國家空 間科學戰略和科學儀(yi) 器強國戰略提供了有效支撐。



3.掌握光學核心鍍膜技術,具備快速切換賽道能力



3.1.下遊應用豐(feng) 富,需求旺盛,拉動中遊元組件行業(ye) 增長



在產(chan) 業(ye) 鏈上遊,即光學材料行業(ye) ,以光學玻璃為(wei) 主,處於(yu) 充分市場競爭(zheng) 狀態,沒有壟斷 型廠商。 在產(chan) 業(ye) 鏈中遊,即光學元件組件行業(ye) ,是光電技術結合最緊密的部分,利用光學原理進 行各種觀察、測量、分析記錄、信息處理、像質評價(jia) 、能量傳(chuan) 輸與(yu) 轉換等光學係統中的 主要器件。光學元件組件作為(wei) 能夠承擔光的傳(chuan) 輸、控製及承載技術信息的光學基礎產(chan) 品, 是製造各種光學儀(yi) 器、圖像顯示產(chan) 品、光學存儲(chu) 設備核心部件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領 域的生產(chan) 企業(ye) 多為(wei) 光學廠商和電子廠商的結合,需要根據光學電子廠商的要求設計加工 生產(chan) ,進入門檻較高。



在產(chan) 業(ye) 鏈下遊,即光學整機行業(ye) 。隨著光電技術的逐漸發展,衍生出諸多光電產(chan) 品,既 有手機、相機等傳(chuan) 統市場,又有激光雷達、車載鏡頭、機器視覺、AR/VR 等新興(xing) 市場, 行業(ye) 增長潛力巨大。這將進一步帶動整個(ge) 光電產(chan) 業(ye) 發展,拉動光學元件組件行業(ye) 的增長。



3.2.公司擁有核心鍍膜技術,切入激光雷達布局新增長點



鍍膜技術是光學企業(ye) 技術核心之一。光學鍍膜是指在光學零件表麵上鍍上一層(或多層) 金屬(或介質)薄膜的工藝過程,目的是為(wei) 了達到減少或增加光的反射、分束、分色、濾 光、偏振等要求。鍍膜是車載鏡頭前片、激光雷達等生產(chan) 過程中的關(guan) 鍵環節,直接影響 鏡頭工作穩定性和成像質量,鍍膜層數和應用場景是兩(liang) 大技術難點。其中,鍍膜層數越多,透光效果越好,而鏡頭售價(jia) 也越高;隨著應用場景對元件防塵、 防水、耐磨性能提出新的要求,鍍膜所需承擔的功能邊界被進一步拉寬,鍍膜的技術壁 壘將在其功能邊界的延展過程中也進一步提高。



公司鍍膜技術積累深厚,技術複用可快速切換新興(xing) 賽道。公司在顯微鏡和光學元件領域 深耕多年,掌握光學核心技術能力—鍍膜技術,具備快速切入激光雷達和車載鏡頭等下 遊新興(xing) 應用的能力。公司在 2011 年就掌握了磁控濺射鍍膜的技術專(zhuan) 利,鍍膜層數可達 200 層,遠超一般幾十層的水平,2014 年引進美國光學精密鍍膜領域知名專(zhuan) 家張克奇博 士。 此外,公司在高陡度、深截止濾光片鍍膜技術、硬質鍍膜技術、防水鍍膜技術等方麵儲(chu) 備充分,令光學元件具備防磨損、防雨淋、高透光的性能特點,高度適配車載等新興(xing) 場 景下光學元件的應用要求。其中防水鍍膜技術,截止深度大於(yu) OD6,潑水角可達 115 度, 達世界先進水平。



介入激光雷達領域較早,與(yu) Quanergy 建立密切合作。早在 2015 年發行人為(wei) Quanergy 試製生產(chan) 自動駕駛使用旋轉測試的激光雷達鏡頭,2016 年試製固定式激光雷達鏡頭,未 來隨著全球車載鏡頭需求的不斷提高,公司與(yu) 其業(ye) 務往來將進一步提高。2017 年公司已 取得 Quanergy 的小批量生產(chan) 訂單。2018 年 Quanergy 向公司下達了 25,000 個(ge) 激光測距 鏡頭的訂單。光學鍍膜方案兼具性能和成本優(you) 勢,成為(wei) 激光雷達技術標配,公司有望順利切入新興(xing) 市 場。以激光雷達視窗為(wei) 例,視窗要保障特定波長激光能順利透過,同時還要起到過濾雜 散光、在惡劣天氣下化冰除霧等作用。而在視窗的三種主流製造方案中,光學鍍膜方案 相比其他方案更具性能和成本優(you) 勢,公司在鍍膜領域的技術積澱降低了賽道轉換難度, 使得公司具備順利切入新興(xing) 市場的優(you) 勢。



4.顯微鏡國產高端替代加快,公司技術領先並實現批量生產



4.1.下遊應用領域豐(feng) 富,光學顯微鏡市場穩定增長



顯微鏡種類繁多,光學顯微鏡應用最為(wei) 廣泛。顯微鏡用於(yu) 觀測肉眼難以識別的微小物體(ti) (粒徑為(wei) 1μm 及以下),其種類繁多,按照顯微原理可分為(wei) 偏光顯微鏡、光學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數碼顯微鏡等,分別可用於(yu) 不同領域。其中,光學顯微鏡應用最為(wei) 廣泛, 可用於(yu) 包括微生物學,微電子學,教育機構的實驗室以及藥物研究、藥物診斷等領域。



全球光學顯微鏡市場規模穩定增長。隨著顯微鏡在教學、生命科學、納米技術以及半導 體(ti) 技術等領域的滲透,預計全球顯微鏡市場規模將持續提升。光學顯微鏡是顯微鏡市場 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規模有望隨之提升。Research And Markrt預計2030年全球光學顯微鏡市場規模增長至38.23億(yi) 美元,CAGR=5.6%,2023年全球光學顯微鏡市場規模 約在 26 億(yi) 美元。



我國中高端顯微鏡市場有望受益。隨著國內(nei) 高端產(chan) 品的升級替代,我國中高端顯微鏡市 場前景巨大,產(chan) 業(ye) 增速有望進一步走高。根據 Reportlinker 數據顯示,中國光學顯微鏡 市場規模 2030 年將達到 10 億(yi) 美元,CAGR=7.4%(2022-2030),可推算出 2022 年中 國光學顯微鏡市場規模約為(wei) 5.65 億(yi) 美元,高於(yu) 全球光學顯微鏡市場複合年均增速 (CAGR=5.6%)。未來隨著國內(nei) 外顯微鏡在教學、生命科學、納米技術以及半導體(ti) 技術 等領域的滲透,以及國內(nei) 顯微鏡產(chan) 品的升級替代,我國顯微鏡產(chan) 業(ye) 特別是中高端領域前 景巨大。



4.2.國內(nei) 政策扶持,公司作為(wei) 業(ye) 內(nei) 領先廠商迎來重大利好



政策出台支持科學儀(yi) 器發展,顯微鏡迎來國產(chan) 替代利好政策。近年來,國家密集出台各 項政策支持科學儀(yi) 器的發展,明確規定政府機構采購國產(chan) 醫療器械及儀(yi) 器的比例要求, 100%采購國產(chan) 生物顯微鏡、手術顯微鏡和數字切片掃描係統;50%采購國產(chan) 熒光(生 物)顯微鏡。我們(men) 認為(wei) ,在利好政策大力扶持下,我國中高端顯微科學儀(yi) 器將迎來重要 發展機遇。萬(wan) 億(yi) 貼息貸款政策驅動高校儀(yi) 器采購量增加,利好公司長期發展。2022 年 9 月 7 日國 家推出貼息貸款政策,決(jue) 定對高校、職業(ye) 院校和實訓基地、醫院、地下綜合管廊、新型 基礎設施、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和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等設備購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貸款, 中央財政貼息 2.5 個(ge) 百分點,期限 2 年。9 月 28 日政府再次推出 2000 億(yi) 元貼息貸款政 策。永新光學高端顯微鏡產(chan) 品位列補貼範圍中,將利好公司中長期發展。



4.3.高端顯微鏡國產(chan) 替代空間大,公司具備批量製造能力且技術領先



我國是世界顯微鏡生產(chan) 大國,出口顯微鏡單機價(jia) 值量遠低於(yu) 進口,高端產(chan) 品存在市場空 缺。我國作為(wei) 全球顯微鏡生產(chan) 大國,每年約有 70%左右的顯微鏡用於(yu) 出口,整體(ti) 出口均 價(jia) 遠低於(yu) 進口價(jia) 格,導致實際進口金額超出口金額兩(liang) 倍以上。就我國複式光學顯微鏡及 零件整體(ti) 進出口金額變動而言,進口金額近年來整體(ti) 高於(yu) 出口兩(liang) 倍以上,保持在 5.5-7 億(yi) 美元之間,出口金額保持在 2-3.5 億(yi) 美元之間,進出口金額缺口較大,高端產(chan) 品存在 較大市場空缺。



高端顯微鏡仍主要由海外企業(ye) 主導,國產(chan) 化替代加速進行時。長期以來,高端顯微鏡市 場被徠卡顯微係統、蔡司、尼康、奧林巴斯等德國和日本傳(chuan) 統光學企業(ye) 壟斷,我國生產(chan) 製造主要以中低端為(wei) 主。近年來隨著國內(nei) 需求帶動技術和製造設備領域持續突破,我國 在高端光學顯微鏡領域取得不少進展,諸如麥克奧迪、舜宇光學科技、永新光學等企業(ye) 逐步發展並具備高端顯微鏡生產(chan) 製造能力。



國內(nei) 光學產(chan) 業(ye) 技術能力大幅提升,高端顯微鏡國產(chan) 替代加速。光學顯微鏡高端產(chan) 品由日 德企業(ye) 占據,國內(nei) 企業(ye) 占據中低端市場並逐步走向高端。其中,舜宇光學、麥克奧迪、永新光學、鳳凰光學等中遊國內(nei) 企業(ye) 近年來技術快速突破,已具備國際企業(ye) 技術比肩能 力。未來隨著政府以及私人機構加大納米技術、半導體(ti) 等新興(xing) 應用領域的研發投資以及 生命科學領域的蓬勃發展,高端顯微鏡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加,國產(chan) 替代進程有望加速 實現。



公司快速切入高端顯微鏡市場,是國內(nei) 少數能夠實現批量製造的企業(ye) 之一。公司於(yu) 2016 年主導承擔的科技部“高分辨熒光顯微成像儀(yi) 研究及產(chan) 業(ye) 化”項目,攻克大數值孔徑複 消色差物鏡、高截止深度熒光濾光片、單分子探測、熒光漂白後恢複等關(guan) 鍵核心技術問 題。同時,公司已成功研發了 NE-900、NIB-900 等係列高端產(chan) 品,這些常年被尼康及徠 卡顯微係統等外國公司壟斷的技術產(chan) 品,係科技部認定的“高分辨熒光顯微成像儀(yi) 研究 及產(chan) 業(ye) 化”的項目課題承擔單位,具備切入高端顯微鏡市場的實力。截至 2022 年末, 公司生產(chan) 的高端顯微鏡產(chan) 品已實現數十台銷售,試用客戶超百家,範圍已拓展至海外機 構。在檢測領域,公司積極完善產(chan) 品線,工業(ye) 檢測類顯微鏡營收同比增長 35%;在教學 領域,顯微數碼教學實驗室產(chan) 品快速增長,客戶覆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著名高校。



共聚焦顯微鏡市場空間廣闊,國產(chan) 替代可能性大,公司產(chan) 品價(jia) 格優(you) 勢顯著。目前國內(nei) 科 研市場共聚焦顯微鏡還是以進口品牌為(wei) 主,徠卡/蔡司/奧林巴斯/尼康占據 87%市場份額。 共聚焦顯微鏡價(jia) 格主要集中在 150-350 萬(wan) 之間,價(jia) 格在 200 萬(wan) 元以上的占比為(wei) 66.6%, 300 萬(wan) 以上的占比約為(wei) 35%,平均值為(wei) 260 萬(wan) 元左右,且絕大部分為(wei) 進口品牌。永新光學 Nexcope 共聚焦顯微鏡 NCF950 作為(wei) 中國首台商業(ye) 化四色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價(jia) 格區 間在 100-150 萬(wan) 元,明顯低於(yu) 市場同類進口產(chan) 品,價(jia) 格優(you) 勢顯著。



4.4.中低端與(yu) 高端產(chan) 品齊頭發展,把握核心發展主線



在光學顯微鏡領域,公司把握兩(liang) 大發展核心主線。 在高端市場,永新光學創立自主的 NEXCOPE 品牌,為(wei) 科研及醫療機構提供一係列高品 質顯微鏡,滿足科研工作者、病理醫師的各種顯微需求。據公司 2022 年報披露,高端 光學顯微鏡品牌 NEXCOPE 係列產(chan) 品營收突破 1 億(yi) 元,同比增長近 70%,其中科研用高 端顯微鏡增長超 100%。共聚焦顯微鏡技術接近國際競品水平,得到高校及醫院試用客 戶認可。數字切片掃描儀(yi) 、818 大變倍比體(ti) 視、NCM 細胞成像儀(yi) 等新品已完成商業(ye) 化樣 機和客戶使用。 在中低端市場,公司大力開拓東(dong) 歐市場、第三世界國家等新興(xing) 市場,並快速擴大市場份 額,穩步發展“江南”品牌,主打國內(nei) 普教、高教、醫療、工業(ye) 及網銷的中低端市場。



5.汽車及工業智能化成長性確定,新興賽道迎來增長第二極



5.1.激光雷達量產(chan) 在即,依托鍍膜技術優(you) 勢順利入局



ADAS(高級駕駛輔助係統)是智能汽車時代的核心驅動力和重要載體(ti) ,它通過整車配置 的傳(chuan) 感器收集車輛周圍的物體(ti) 數據與(yu) 信息,並在極短時間內(nei) 進行處理,以判斷是否存在 潛在危險並將結果在第一時間反饋給駕駛員,保障出行安全。近年來,隨著汽車智能化 升級,各車企正在從(cong) 低等級自動駕駛向高等級提升。根據佐思汽研數據顯示,國內(nei) 乘用 車L2 及L2+裝配率快速提升,其中L2 從(cong) 2021 年1 月的15%,上升至2022 年9 月29.5%。 L2+也從(cong) 2021 年 1 月的 1.2%提升至 2022 年 9 月的 7.8%。



汽車智能化加速推進,激光雷達方案優(you) 勢明顯。當前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已成汽車 產(chan) 業(ye) 的發展趨勢,智能駕駛可分為(wei) 感知-決(jue) 策-執行層三個(ge) 層級,感知層主要的傳(chuan) 感器有 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和紅外傳(chuan) 感器。相比於(yu) 其他傳(chuan) 感器,激光 雷達優(you) 勢在於(yu) 可以生成三維的位置信息,快速確定物體(ti) 的位置、大小、外貌和材質,在 此同時還能獲得數據形成精確地數字模型,同時避免光的影響,不足是成本較高且易受 惡劣天氣影響。隨著駕駛向著自動化發展,激光雷達在精度和分辨率綜合優(you) 勢最強,是 最適合自動駕駛的傳(chuan) 感器方案。激光雷達產(chan) 業(ye) 鏈上遊包括激光器、探測器、FPGA、模擬芯片、光學部件等;中遊為(wei) 激光 雷達和軟件係統;下遊應用於(yu) 汽車、機器人、工業(ye) 、測繪、軍(jun) 事等領域。



產(chan) 業(ye) 鏈上遊發展迅速,激光器、FPGA 芯片、模擬芯片市場規模穩步增加。其中,中國 激光器市場規模 2020 年達到 109.1 億(yi) 美元,占全球激光器市場 66.12%的份額。預計 2022 年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達到 147.4 億(yi) 美元。FPGA 的應用場景較多,受市場需 求影響,中國 FPGA 市場規模快速增長,由 2017 年的 80 億(yi) 元快速增長至 2021 年約 175 億(yi) 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 21.61%,2022 年達 190 億(yi) 元。中國模擬芯片市場規模在全球 範圍占比達 50%以上,是全球最主要的模擬芯片消費市場,且增速高於(yu) 全球模擬芯片市 場整體(ti) 增速。



激光雷達市場景氣確定,增長空間打開。隨著智能化技術的持續突破和升級,受無人駕 駛車隊規模擴張、高級輔助駕駛中激光雷達應用滲透率提升、以及服務型機器人及智能 交通建設等領域需求的推動,預計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將實現快速擴容。據 Frost&Sullivan 顯示,2022 年全球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 40 億(yi) 美元,2026 年fun88官网平台雷達市場規模 將達 431.8 億(yi) 元。激光雷達車型落地方案明確,元部件廠商收益實現增長。奔馳 S、寶馬 ix、蔚來 ET7、 小鵬 G9、理想 X01 等多款搭載激光雷達的高級別智能車交付在即,激光雷達整機實現 量產(chan) 上車,進而帶動上遊已獲定點的零部件廠商實現放量增長。



激光器和光學組件是當前規模應用的機械及半固態激光雷達 BOM 核心。根據 Systemplus Consulting 數據,4 線轉鏡式激光雷達 SCALA(4 路 905nm 激光)的激光源 BOM 占比 23%,轉鏡機械單元 BOM 占比 13%;雙楔形旋轉棱鏡激光雷達 Livox 的激光 源 BOM 占比 7%,光學組件 BOM 占比 54%。因此,盡管激光雷達的 BOM 構成會(hui) 隨著 技術細節產(chan) 生差異,但可以確定激光源和光學組件是機械式和半固態式激光雷達 BOM的 核心組成。



激光雷達鍍膜存在技術壁壘,公司依托鍍膜技術優(you) 勢順利入局。公司是國內(nei) 最早布局激 光雷達光學元組件業(ye) 務的光學公司之一,具備先發優(you) 勢。截止目前,公司已開發出多款 應用於(yu) 機械旋轉式、半固態式、固態式車載激光雷達光學鏡頭與(yu) 光學元件,與(yu) 禾賽、 Innoviz 等國內(nei) 外多家激光雷達方案商建立合作,並已進入麥格納製定產(chan) 品供應商名單。 此外,公司還將激光雷達客戶群體(ti) 擴展至軌道交通和工業(ye) 領域,將產(chan) 品從(cong) 以光學部件為(wei) 主擴展至激光雷達整機代工,公司激光業(ye) 務對業(ye) 績的貢獻也將快速增長。



5.2.車載鏡頭成長性確定,產(chan) 品從(cong) 鏡片至鏡頭垂直拓展



L2-L5 升級推動車載鏡頭需求數量增加,新款智能車攝像頭用量不斷上升。一方麵,隨著 汽車自動駕駛級別上升,攝像頭平均搭載數量在不斷提高。在自動駕駛分類的六個(ge) 級別 中,L0-L1 級別用量是 0-1 顆;L2 用量為(wei) 1-3 顆;L3 用量 3-8 顆;L4 用量 8-12 顆。另 一方麵,根據智能汽車功能的不斷優(you) 化,在 L4-L5 成為(wei) 主流車型後,車載攝像頭的平均 搭載量還將進一步提高。



全球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放量增長,國內(nei) 市場隨著車載攝像頭出貨量增長打開成長空間。 汽車產(chan) 量的穩步提升,以及智能駕駛市場的興(xing) 起,車載攝像頭需求將不斷擴大,帶動車 載攝像頭出貨量增長顯著。據 Frost&Sullivan 顯示,全球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由 2017 年 的 85.4 億(yi) 美元增長至 2021 年的 143.6 億(yi) 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wei) 13.87%;據 OFweek 研究結果表明,我國車載攝像頭出貨量由 2017 年的 1690 萬(wan) 顆增長至 2020 年的 4263萬(wan) 顆,複合年均增長率為(wei) 36.1%,2022 年我國車載攝像頭出貨量將達 6131 萬(wan) 顆。



車載鏡頭前片是車載鏡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產(chan) 工藝上較普通鏡片要求更高。車載鏡 頭前片難點在於(yu) 模造技術、光學鍍膜、可靠性及一致性認證。由於(yu) 車載鏡頭運行時間長, 且易遭受顛簸、震動、極端天氣(溫差,風雨雪等)的影響,工作環境更為(wei) 惡劣,這就 需要車載攝像頭在各種極端環境下,依舊能夠保持自身的功能和采集穩定的數據。此外, 自動駕駛中攝像頭能否正常運行,直接涉及到用戶生命安全的問題,這就對產(chan) 品的性能 和穩定性有了更為(wei) 苛刻的要求。



公司產(chan) 品具備從(cong) 鏡片至鏡頭垂直拓展能力,順利實現鏡頭前片量產(chan) 並切入車載鏡頭市場。 公司憑借先進的鏡片加工工藝和鍍膜技術,成功切入附加值更高的車載鏡頭前片領域。 公司 IPO 募投布局車載鏡頭項目,截至 2021 年 11 月 30 日,“車載鏡頭生產(chan) 項目”已經 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生產(chan) 能力達到項目規劃。2021 年,公司車載鏡頭前片訂單突破 80 萬(wan) 片/月,是索尼的核心供應商,後續為(wei) 切入普通車載鏡頭組裝業(ye) 務打下基礎。



條碼掃描儀(yi) 應用廣泛,鏡頭占據核心位置。條碼掃描儀(yi) 廣泛應用於(yu) 零售、金融、郵政、 倉(cang) 儲(chu) 物流、工業(ye) 、醫療衛生等行業(ye) ,主要類型有手持式條碼掃描儀(yi) 、固定式 POS 掃描器 和工業(ye) 類掃描器。手持式條碼掃描儀(yi) 具有配置成本低、安裝簡易、使用靈活等優(you) 點,廣 泛應用於(yu) 零售、金融、郵政和倉(cang) 儲(chu) 物流等多個(ge) 領域,固定式 POS 掃描主要運用於(yu) 大型商 超、百貨等零售領域,具備速度快、通過率高、操作便捷等優(you) 點。工業(ye) 類掃描器主要針 對環境較為(wei) 嚴(yan) 苛的工業(ye) 領域,對識別速度、準確率、耐用性有更高的要求。



條碼掃描下遊應用拓展,市場空間巨大。條碼掃描從(cong) 商超等傳(chuan) 統應用場景,逐漸滲透到 工業(ye) 4.0 等自動化的應用場景。傳(chuan) 統條碼掃描主要應用於(yu) 商場、POS 機、快遞物流等, 隨著生產(chan) 自動化的推進,條碼掃描開始在工業(ye) 4.0 等自動化場景中扮演重要角色。 據恒州博智預測,2020 年,全球 PDA 條碼掃描器市場規模達到了 21.76 億(yi) 美元,預計 2027 年將達到 33.73 億(yi) 美元,2021-2027 年 CAGR 為(wei) 6.25%;2020 年,中國 PDA 條碼 掃描器市場規模達到了 3.88 億(yi) 美元,預計 2027 年將達到 7.08 億(yi) 美元,2021-2027 年CAGR 為(wei) 8.74%。



公司條碼掃描技術優(you) 勢明顯,為(wei) 國際知名條碼掃描儀(yi) 部件供應商。公司條碼掃描技術處 於(yu) 國內(nei) 外先進水平,優(you) 勢明顯。公司條碼掃描儀(yi) 鏡頭在商超、金融、政府、物流、工業(ye) 、 服務機構等對掃描設備識別速度、準確率、耐用性要求更高的中高端市場占據主要份額。 後疫情物流管控需求增加+工廠智能化改造加速,條碼掃描儀(yi) 需求快速增長。



5.4.AI技術+機器視覺成長性較高,市場空間較大



機器視覺應用廣泛,鏡頭是機器視覺的核心部件。機器視覺是指用機器代替人眼來進行檢測和判斷,廣泛應用於(yu) 工業(ye) 、服務業(ye) 和科研領域。機器視覺係統通過圖像傳(chuan) 感器將被 攝取目標轉換成圖像數據,傳(chuan) 送給專(zhuan) 用的圖像處理係統。機器視覺係統的圖像傳(chuan) 感器包 括鏡頭、光源、光源控製器、相機等,鏡頭的選擇是機器視覺能夠高效運行的關(guan) 鍵之一, 對成像質量及清晰度有較高要求。



下遊應用領域拓展推動機器視覺行業(ye) 整體(ti) 發展。從(cong) 行業(ye) 和產(chan) 品屬性綜合來看,機器視覺 在 3C 電子行業(ye) 應用最為(wei) 成熟,3C 電子的行業(ye) 屬性及產(chan) 品屬性都決(jue) 定了機器視覺在該行 業(ye) 的滲透率將會(hui) 更高。同時,目前我國機器視覺已經在電子電氣、半導體(ti) 、汽車、印刷 包裝、食品加工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產(chan) 品方麵,公司已與(yu) 康耐視、Zebra 等知名公 司達成深度合作。其中,與(yu) 康耐視合作的全球首款雙液體(ti) 變焦鏡頭已完成規模化應用的 準備階段,將於(yu) 2023 年開始量產(chan) 。隨著消費類電子、汽車等製造業(ye) 對製造精度等要求 的持續提高,將不斷增加對機器視覺技術的需求,預計將進一步推動機器視覺行業(ye) 的整 體(ti) 發展。



機器視覺市場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全球機器視覺市場規模近年來不斷擴張,Markets and Markets 數據顯示,全球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從(cong) 2015 年的 378 億(yi) 元增長至 2019 年的 663 億(yi) 元,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機器視覺行業(ye) 受到衝(chong) 擊,市場規模增速下滑 至 8.08%。然而,在智能製造的浪潮下,隨著主要國家的工業(ye) 自動化水平穩步提升,機 器視覺的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增速有望保持在 10%以上。據高工機器人產(chan) 業(ye) 研究所預 測,2025 年全球機器視覺市場規模將達到 1276 億(yi) 元;2021 年至 2025 年,中國機器視覺行業(ye) 市場規模將以 30.2%的複合增長率增長,至 2025 年將達 364 億(yi) 元。



液態鏡頭可實現毫秒級對焦,性能優(you) 勢明顯。在生產(chan) 過程中,產(chan) 品與(yu) 鏡頭的工作距離會(hui) 因為(wei) 產(chan) 品的大小、流水線的運行而突然發生變化,從(cong) 而造成鏡頭視野、光圈、焦距、焦 點的變化,最終影響圖像獲取和成像以及後續的運行。傳(chuan) 統鏡頭的焦點的是固定的,憑 借機械組件的移動進行調整。當產(chan) 品與(yu) 鏡頭的工作距離發生快速變化時,焦點很難快速 調整對準;液態鏡頭采用自動對焦技術,以與(yu) 人眼相同的方式調整鏡頭形變和彎曲,從(cong) 而完成動態自動對焦,可以顯著提高生產(chan) 效率。



深度綁定 AI+機器視覺行業(ye) 紅利,液體(ti) 變焦鏡頭完成開發有望帶來新增長。公司是全球 第一家實現液態鏡頭批量生產(chan) 企業(ye) ,技術優(you) 勢明顯。基於(yu) 液體(ti) 變焦鏡頭在條碼讀取、包 裝分類、安保和快速自動化等領域的優(you) 勢,其對公司業(ye) 績的貢獻也將快速顯現。 公司積極布局醫學 AI 係統,成效初顯。在生物醫療領域,公司與(yu) 客戶合作開發數字切 片掃描儀(yi) 、染色體(ti) 核型檢測儀(yi) 、AI 醫療輔助診斷係統等 AI 醫療檢測儀(yi) 器或係統,與(yu) 美 國 BD 等世界知名醫療設備公司開始業(ye) 務合作,有望成為(wei) 未來業(ye) 務新亮點。



(本文僅(jin) 供參考,不代表我們(men) 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guan) 信息,請參閱報告原文。)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