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我國首次業務化應用星地激光高速通信試驗取得成功

來源:長光衛星2023-06-30 我要評論(0 )   

“吉林一號”星座是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長光衛星)在建的核心工程,隨著星座時空分辨率的不斷提高,其產(chan) 生的數據量呈幾何級增長。為(wei) 避免傳(chuan) 統微波星地數傳(chuan) 鏈路對...

“吉林一號”星座是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長光衛星)在建的核心工程,隨著星座時空分辨率的不斷提高,其產(chan) 生的數據量呈幾何級增長。

為(wei) 避免傳(chuan) 統微波星地數傳(chuan) 鏈路對“吉林一號”海量數據下傳(chuan) 的限製,近期,長光衛星利用自研衛星“吉林一號”MF02A04星,與(yu)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部署的激光地麵係統聯合開展了星地激光高速通信試驗並取得成功,標誌著我國已成功實現星地激光高速通信的工程應用,為(wei) 我國星地通信體(ti) 製從(cong) 微波拓展至激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長光衛星“吉林一號”MF02A04星總設計師陳善搏介紹,本次長光衛星聯合空天院成功開展的星地激光通信試驗,為(wei) 國內(nei) 首次麵向業(ye) 務化應用開展的超高速(10Gbps)星地激光通信試驗,單次通信時長達100s以上。

為(wei) 避免姿控部件擾動對衛星載荷產(chan) 生的影響,長光衛星突破了載荷-星敏感器微振動/熱變形抑製等一係列關(guan) 鍵核心技術,在確保光學載荷清晰成像的同時,高標準滿足激光高指向精度及穩定度的要求。試驗順利下傳(chuan) 的光學載荷圖像數據經解析後質量良好,可以高標準滿足業(ye) 務化應用需求。

長光衛星星載激光通信技術負責人邢斯瑞介紹,長光衛星立足先進光學與(yu) 衛星平台技術,聯合北京融為(wei) 科技有限公司研製了該套星地激光通信載荷,該載荷突破傳(chuan) 統設計桎梏,與(yu) 衛星平台采用一體(ti) 化設計思路,突破載荷輕小型化設計、抗大氣湍流自適應編碼等關(guan) 鍵技術,在複雜大氣條件下實現星地10Gbps無誤碼數據傳(chuan) 輸。

本次激光通信試驗的成功,標誌著星地數傳(chuan) 技術正式由Gbps進入10Gbps時代,由微波數傳(chuan) 進入微波、激光數傳(chuan) 時代。下一步,長光衛星將聯合項目團隊,開展星地激光通信常態化、業(ye) 務化試運行,為(wei) 後續40Gbps星地激光通信載荷規模化應用提供技術基礎。

長光衛星於(yu) 2023年6月15日成功發射的“吉林一號”平台02A係列衛星也搭載了新一代激光通信載荷,用於(yu) 在軌驗證星間及星地高速通信技術,在實現星地通信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高速星間激光通信任務。未來長光衛星將持續優(you) 化激光通信技術,致力於(yu) 解決(jue) 星地通信瓶頸問題,為(wei) 我國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和社會(hui) 公共需求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撐和服務。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