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men) 參與(yu) 研發的氮化镓激光器項目孵化成功了!”日前,當記者來到蘇州長光華芯光電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大樓,蘇州半導體(ti) 激光創新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順峰便迫不及待分享這一好消息。在二樓辦公室,記者見到這枚比米粒還小的氮化镓激光芯片,它微微閃動著金屬光澤。“別看它隻有小小一枚,卻有直接發光、高效率、低成本、易集成、高調製速率等優(you) 勢,在激光顯示、材料加工、光刻直寫(xie) 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產(chan) 品進入市場指日可待。”
去年底,當記者隨“拚出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圖景”全媒體(ti) 新聞行動來到蘇州高新區太湖科學城功能片區時,“氮化镓激光器聯合實驗室”剛剛掛牌,由長光華芯公司和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yu) 納米仿生研究所組成的聯合創新團隊才初具雛形。僅(jin) 半年多,這項技術就有了新進展,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平台——蘇州镓銳芯光科技有限公司也已成立。這裏的成果轉化為(wei) 何這麽(me) 快?“答案就在研發大樓裏。”李順峰笑著說。
來到大樓一層的企業(ye) 展廳,一整麵牆的知識產(chan) 權專(zhuan) 利證書(shu) 格外醒目。6英寸VCSEL晶圓、激光加熱及激光醫美模組……穿梭在各個(ge) 展台間,分門別類的激光器產(chan) 品,仿佛在講述企業(ye) 不斷革新技術、拓寬應用場景的孜孜探索故事。“這些年來,我們(men) 下大力氣招攬人才,開展技術研發。”李順峰說,長光華芯公司的研發團隊裏就有7位國家級人才、6位省級領軍(jun) 人才、5位市級領軍(jun) 人才。企業(ye) 還先後與(yu) 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東(dong) 南大學、浙大工研院等院所、企業(ye) 協同創新,攻克一個(ge) 個(ge) 關(guan) 鍵技術難關(guan) 。可持續的研發能力,成為(wei) 發展的最硬底氣。
走進電梯,記者發現,一些樓層的電梯按鍵旁貼上了其他企業(ye) 的標簽,不禁好奇,“你們(men) 自建的研發大樓裏還有其他企業(ye) ?”
“這些是我們(men) 引入的半導體(ti) 激光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和產(chan) 業(ye) 化項目。”李順峰表示,光子產(chan) 業(ye) 投入大,初創光子企業(ye) 往往要承擔極大風險,聚焦這一痛點,長光華芯公司為(wei) 合作項目開放辦公場地和產(chan) 線,提供研發、封裝、測試等全鏈條服務,金橙子、華日激光、镓銳芯光等企業(ye) 先後在大樓落戶。
“大家不僅(jin) 是‘鄰居’,更是親(qin) 密的合作夥(huo) 伴。”蘇州金橙子激光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敏告訴記者,落戶後,公司就與(yu) “鄰居”華日激光達成合作,協同研發的玻璃激光加工係統產(chan) 品,可應用於(yu) 太陽能光伏等多個(ge) 領域的硬脆材料加工,很快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在這樣的生態中,企業(ye) 成長快速。“前不久,金橙子中國研發總部項目在蘇州高新區開工,我們(men) 相信,在蘇州一定大有可為(wei) !”張敏說。
今年以來,政府一攬子舉(ju) 措加速落地。5月15日,蘇州成立光子產(chan) 業(ye) 聯合會(hui) ,首批96家光子企業(ye) “抱團”追光;5月30日,2023中國(蘇州)世界光子產(chan) 業(ye) 發展大會(hui) 在蘇州高新區舉(ju) 辦,中國光學工程學會(hui) 長三角業(ye) 務總部、蘇州光子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成立,太湖光子中心基礎工藝與(yu) 公共服務平台啟動建設……活動一場接著一場、政策一個(ge) 接著一個(ge) ,企業(ye) 切身感受到,光子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人才鏈正加速集聚。“每周都有團隊上門考察洽談。”李順峰說。
“在政府、院所、企業(ye) 多方攜手之下,光子產(chan) 業(ye) 生態更加完備、創新動能澎湃。”蘇州高新區相關(guan) 負責人說,圍繞太湖光子中心建設,蘇州高新區將加快集聚光子領域高端創新要素,持續推動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打造全國光子產(chan) 業(ye) 新高地和世界級光子創新中心,力爭(zheng) 到2025年,光子產(chan) 業(ye) 營收規模超1000億(yi) 元。
記者 陳悅勤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