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的風口上,逸飛激光得以助跑起飛,但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逸飛激光還沒有建立起堅固的“護城河”。
1960年,人類正式進入鋰電池時代。幾十年的工業(ye) 化進程催化了一批產(chan) 業(ye) ,上遊鋰礦開采、中遊材料產(chan) 業(ye) 、下遊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發展將鋰電池送入了發展元年,逸飛激光等鋰電池製造產(chan) 業(ye) 也跟著吃上了時代的紅利。
2023年7月18日,逸飛激光發布公告確定本次發行價(jia) 格為(wei) 46.80元/股,對應的公司2022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的攤薄後市盈率為(wei) 65.40倍,高於(yu) 中證對應行業(ye) 最近一個(ge) 月平均靜態市盈率,同行業(ye) 可比公司對應的平均靜態市盈率僅(jin) 為(wei) 其一半左右。
本次IPO公司擬募集資金4.67億(yi) 元,其中2.7億(yi) 元會(hui) 被投資於(yu) 逸飛激光鋰電激光智造裝備三期基地項目,9496萬(wan) 元投入精密激光焊接與(yu) 智能化裝備工程研究中心建設項目,剩餘(yu) 用於(yu) 補充流動資金。
目前來看,逸飛激光在國內(nei) 圓柱電芯裝配設備領域的市場份額逐年攀升,但公司業(ye) 績受下遊鋰電行業(ye) 發展情況影響較大,市場競爭(zheng) 激烈,且公司產(chan) 品結構單一,麵對擁有豐(feng) 富產(chan) 品線的頭部競爭(zheng) 對手,逸飛激光的未來難言樂(le) 觀。
1
首創技術填補行業(ye) 空白
新能源一把火燒旺鋰電業(ye) 績
資料顯示,公司主營業(ye) 務為(wei) 精密激光加工智能裝備的研發、設計、生產(chan) 和銷售,主要產(chan) 品包括鋰電池電芯自動裝配線、模組/PACK自動裝配線等自動化產(chan) 線及各類精密激光加工智能化專(zhuan) 機,廣泛應用於(yu) 鋰電池、家電廚衛和裝配式建築等行業(ye) 。
鋰電池的生產(chan) 可分電芯製造和模組/PACK兩(liang) 大環節,其中電芯製造包含極片製作(前段)、電芯裝配(中段)和電芯激活檢測(後段)三大工序。公司鋰電設備產(chan) 品主要用於(yu) 電芯裝配階段和模組/PACK階段,具體(ti) 情況如下:
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形成了以精密激光加工技術為(wei) 核心,以智能製造裝備為(wei) 載體(ti) 的技術和產(chan) 品體(ti) 係。目前,公司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激光加工技術和智能化裝備技術。公司通過向鋰電池製造商等下遊客戶銷售鋰電池電芯自動裝配線、模組/PACK自動裝配線等自動化產(chan) 線及各類精密激光加工智能化專(zhuan) 機,同時提供改造與(yu) 增值服務來實現收入和利潤。
公司在圓柱電芯裝配設備領域具有先發優(you) 勢,在市場中已經占有一席之地。
在鋰電池製造領域,逸飛激光率先攻破圓柱全極耳電池製造工藝技術難題,研發出用於(yu) 生產(chan) 圓柱全極耳電池的圓柱全極耳電芯裝配設備,填補了國內(nei) 外產(chan) 品空白。2019至2021年,公司在該領域的市場份額分別為(wei) 15.06%、21.96%和44.71%。相比之下,大族激光、先導智能等同行業(ye) 可比上市公司在該領域還處於(yu) 驗證和研發階段。
但單科優(you) 等生,也有偏科的煩惱。
2
核心業(ye) 務波動較大
未來發展存在隱憂
營業(ye) 收入來源單一加之毛利率水平不高,導致逸飛激光近年來的業(ye) 績表現一般。
2020-2022年,公司主營業(ye) 務分別由自動化產(chan) 線、智能化專(zhuan) 機和改造與(yu) 增值服務組成,公司總營收規模分別為(wei) 2.06億(yi) 元、3.97億(yi) 元及5.39億(yi) 元。其中,自動化產(chan) 線和智能化專(zhuan) 機構成了公司的主要營收來源。自動化產(chan) 線的營收規模分別是1.81億(yi) 元、2.98億(yi) 元及3.58億(yi) 元,占總營收為(wei) 88.85%、76.31%及66.97%;智能化專(zhuan) 機的營收分別為(wei) 2207.42萬(wan) 元、7231.94萬(wan) 元及1.52億(yi) 元,占總營收為(wei) 10.86%、18.55%及28.37%。
對比同行業(ye) 可比公司,逸飛激光的經營規模相對較小,營業(ye) 收入和淨利潤與(yu) 頭部企業(ye) 仍有較大差距。
並且,公司最為(wei) 核心的產(chan) 品業(ye) 務業(ye) 績處於(yu) 波動狀態。
兩(liang) 大業(ye) 務均包含了公司主營產(chan) 品圓柱全極耳電芯裝配,該產(chan) 品占公司收入的比例為(wei) 64.29%、70.21%和45.69%,收入占比較高,產(chan) 品結構比較單一。
2022年公司圓柱全極耳電芯自動裝配相關(guan) 產(chan) 品收入相比同期大幅下滑10.85%,相較於(yu) 2021年大幅增長有所變化,業(ye) 績波動較大,如果圓柱電池發展不及預期,且公司其他鋰電設備產(chan) 品及其他應用領域產(chan) 品市場拓展不利,則公司的經營業(ye) 績將受到不利影響。
盈利質量方麵,2020-2022年,公司主營業(ye) 務毛利率分別為(wei) 31.86%、30.84%和33.97%,略低於(yu) 行業(ye) 平均水平。
而且,由於(yu) 2021年以來鋰、鈷、鎳等材料價(jia) 格漲幅較大,下遊鋰電製造行業(ye) 麵臨(lin) 降本壓力,下遊客戶加強對設備采購的成本管控、鋰電設備領域的競爭(zheng) 程度加劇、公司原材料、人工成本大幅上升等,都將導致逸飛激光麵臨(lin) 行業(ye) “價(jia) 格戰”,毛利率下降或主營收下行的挑戰。
此外,2020-2022年,公司投入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wei) 11.01%、7.89%及8.91%,整體(ti) 處於(yu) 下滑趨勢,應對未來競爭(zheng) 加劇的市場格局,可能會(hui) 有更大的不確定性。
2023年公司業(ye) 績波動表明公司的不確定性仍在持續。
逸飛激光2023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14億(yi) 元,同比上升219.31%;歸母淨利潤867.59萬(wan) 元,同比上升409.89%;扣非淨利潤603.26萬(wan) 元,同比上升184.0%,毛利率30.31%。公司業(ye) 績預告顯示,預計2023年1-6月歸屬淨利潤盈利3200萬(wan) 元至3600萬(wan) 元,同比增長3.11%至16%,相較一季度的增長比例大幅下滑,一季度的突飛猛進並沒能延續到二季度,逸飛激光的業(ye) 績仍在波動。
除此之外,公司還麵臨(lin) 著過度依賴高度集中大客戶的問題,逸飛激光仍然麵臨(lin) 市場拓展的難題。
3
“金主”掌握業(ye) 績“命門”
逸飛真能“一飛衝(chong) 天”?
公司前五大客戶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億(yi) 緯鋰能、鵬輝能源、駱駝股份銷售收入占同期營業(ye) 收入的比例分別為(wei) 86.07%、69.96%和57.67%,公司客戶集中度較高。其中,國軒高科是公司主要產(chan) 品圓柱全極耳設備方麵的重要客戶。
2020-2022年,公司對國軒高科收入金額分別為(wei) 1.4億(yi) 元、883.0萬(wan) 元及1.9億(yi) 元,占各期收入比例分別為(wei) 65.58%、2.23%及34.44%,占比較大且存在較大波動。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對國軒高科在執行訂單金額為(wei) 8,084.96萬(wan) 元(不含稅),占比為(wei) 11.10%,其中圓柱訂單占比為(wei) 1.34%。
高度集中的大客戶決(jue) 定了逸飛激光九成的營收來源,“金主”成為(wei) 了公司業(ye) 績增長的“命門”所在。
此外,公司業(ye) 績受到下遊鋰電行業(ye) 發展情況影響較大,隨著鋰電設備市場玩家不斷增多,頭部企業(ye) 通過構築豐(feng) 富的產(chan) 品線進行差異化競爭(zheng) ,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若逸飛激光不能通過同步技術創新,持續滿足下遊客戶的生產(chan) 需求,就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中保持現有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因公司產(chan) 品生產(chan) 周期和驗收周期較長,逾期應收帳款比例較高。2020-2022年各年末,公司應收賬款餘(yu) 額分別是7176.2萬(wan) 元、1.8億(yi) 元及2.5億(yi) 元,占流動資產(chan) 的比例分別為(wei) 12.42%、21.16%及20.96%,其中,公司逾期應收賬款占比分別為(wei) 66.04%、32.24%和62.16%。
回款慢、應收賬款逐年走高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現金流,同期,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wei) -7175.5萬(wan) 元、2028.0萬(wan) 元和5490.5萬(wan) 元,其中2020年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wei) 負。若應收帳款仍然居高不下,未來公司仍然存在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為(wei) 負的風險。
此外,招股書(shu) 顯示,2022年1月15日,東(dong) 莞市奧旺斯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就買(mai) 賣合同糾紛案,以逸飛激光人拖欠貨款為(wei) 由向武漢市東(dong) 湖新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審判決(jue) 逸飛激光向奧旺斯支付貨款24.8萬(wan) 元。
逐年增長的應收帳款、久拖不付的貨款,種種跡象表明,逸飛激光的資金狀況並非輕鬆。
綜上所述,雖然憑借全球首創的圓柱全極耳電池製造工藝技術占領了市場優(you) 勢,但單一的產(chan) 品結構、高度集中的客戶資源、業(ye) 績波動受下遊鋰電產(chan) 品影響較大、逐年走高的應收帳款……都成為(wei) 了桎梏逸飛激光業(ye) 績“一飛衝(chong) 天”的潛在危機。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zheng) ,逸飛激光還沒有建立起堅固的“護城河”,公司的未來之路必然充滿了坎坷。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