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Yole Group旗下的Yole Intelligence發布了《2023年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與(yu) 技術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達3.32億(yi) 美元,ADAS乘用車市場及L4自動駕駛領域市場規模約各占50%。其中,禾賽在L4自動駕駛領域的市占率達67%(約1.1億(yi) 美元),在該領域位列全球第一,為(wei) Zoox、Aurora、Nuro、Baidu、Cruise、Aurora、Apollo、DiDi、Pony.ai和AutoX等全球自動駕駛頭部企業(ye) 提供產(chan) 品和服務。《報告》預測,全球車載激光雷達市場規模將在未來五年內(nei) 增長約15倍,到2028年,達到47億(yi) 美元,其中ADAS乘用車市場規模達39億(yi) 美元,L4自動駕駛領域市場規模約為(wei) 6億(yi) 美元。
《報告》提到,ADAS領域的激光雷達市場正在加速發展,主要參與(yu) 企業(ye) 有Innovusion(圖達通)、Valeo、Innoviz和 Cepton。2022年,由於(yu) Innovusion為(wei) 蔚來汽車提供56000台激光雷達,獲得本領域去年最大市場份額(占比27%,規模達4500萬(wan) 美元,意味著其激光雷達平均售價(jia) 約為(wei) 800美元/台),Valeo排名第二(主要客戶包括戴姆勒、現代、本田和Stellantis)。禾賽以23%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三(規模約3700萬(wan) 美元,產(chan) 品主要供應給中國OEM企業(ye) )。Innvoiz和Cepton分別贏得了大眾(zhong) 汽車和通用汽車的定點,前者已將自己定位為(wei) 大眾(zhong) 汽車的Tier 1。在未來,隨著搭載智能汽車的量產(chan) 規模進一步擴大,激光雷達企業(ye) 在ADAS市場的收入也將大幅增長。
《報告》指出,禾賽2022年全年總營收為(wei) 1.74億(yi) 美元,在所有車載激光雷達企業(ye) 中排名第一。
禾賽於(yu) 2023年第一季度在美國納斯達克正式上市。根據公開的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禾賽在ADAS領域的激光雷達交付量大幅增長(達2.8萬(wan) 台,2022年Q1約200台),L4自動駕駛領域的激光雷達交付量約為(wei) 7萬(wan) 台。2023年第一季度,禾賽實現營收約為(wei) 6300萬(wan) 美元,其中一部分可能是來自OEM支付的NRE費用(一次性工程費用)。與(yu) 2022年相比,禾賽的收入獲得了顯著的增長。
禾賽產(chan) 品線包括:
1)Pandar係列:用於(yu) L4級自動駕駛車輛的360°旋轉式高性能主雷達,分辨率高。
2)AT128:用於(yu) ADAS以及L4級自動駕駛車輛的超高清遠距激光雷達。
3)FT120:純固態、超廣角近距補盲激光雷達。
4)QT係列:360°旋轉式超廣角近距激光雷達,用於(yu) L4級自動駕駛車輛的近距離目標檢測。
5)ET25:車規級超薄遠距激光雷達(見圖1),專(zhuan) 為(wei) 置於(yu) 前擋風玻璃後側(ce) 而設計。

作為(wei) 車規級產(chan) 品,上述1-4已經量產(chan) “上車”。
ET25是一款較新的產(chan) 品,正在進行車規級可靠性測試。它使用905nm VCSEL(垂直腔麵發射激光器)陣列,尺寸緊湊、體(ti) 積小巧——25mm(高)x 140mm(寬)x 110mm(深)。其激光探測可能是使用SPAD(單光子雪崩二極管)陣列實現的(采用SPAD探測器,其高靈敏度可以有效感知峰值功率更低的VCSEL激光器)。ET25的厚度僅(jin) 為(wei) 25mm,可以說是目前市麵上最薄的高性能車規級激光雷達(大多數同類產(chan) 品的高度約為(wei) 40mm)。ET25最遠測距達225m(10%反射率下,擋風玻璃後),點頻超過300萬(wan) 點/秒。由於(yu) 機械掃描結構的存在,混合固態激光雷達在工作時會(hui) 產(chan) 生噪音,導致影響駕乘體(ti) 驗,這對於(yu) 艙內(nei) 激光雷達來說是一個(ge) 難題。然而,ET25運轉時的噪音低於(yu) 25分貝,相當於(yu) 距離1米外人的呼吸聲。ET25的另一個(ge) 關(guan) 鍵優(you) 勢是低功率。對於(yu) 艙內(nei) 激光雷達來說,如果功率過高,會(hui) 帶來嚴(yan) 重的散熱問題。ET25功率僅(jin) 為(wei) 12W,散熱表現出色,且有助於(yu) 智能汽車節省整車的電池成本和續航成本。
隨著高級輔助駕駛(ADAS)功能量產(chan) 規模進一步擴大,ADAS和L3級自動駕駛的激光雷達市場的不斷擴大,禾賽在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禾賽的產(chan) 品具有體(ti) 積小、功耗低、並且可置於(yu) 艙內(nei) 等優(you) 勢,這對於(yu) 看重車身設計的OEM廠商來說,是非常富有吸引力的。OEM廠商希望激光雷達在提供卓越感知能力、保障安全性的同時,具有不引人注目的“隱形”外觀,從(cong) 而能夠更好地融入車身設計中。
禾賽CEO李一帆認為(wei) ,OEM廠商希望智能汽車的關(guan) 鍵零部件供應商能夠提供質量可靠、性能卓越、高性價(jia) 比且能夠被規模化量產(chan) 的產(chan) 品。此外,他們(men) 更青睞資金實力雄厚的供應商,因為(wei) 資金實力代表著更強大的交付實力和更高的穩定性。李一帆指出,高收入和高交付量證明了禾賽產(chan) 品的高質量。此外,大量的自研製造投入和健康的財務狀況(毛利率在 35% 左右,經營現金約為(wei) 5 億(yi) 美元),使得禾賽一直以來都是市場中領先的激光雷達供應商。李一帆期望禾賽成為(wei) 一家汽車Tier 1企業(ye) ,直接服務於(yu) 車企(如Innoviz一樣)。他表示:“雖然禾賽已經成為(wei) 車載激光雷達市場的領導者,但是在開拓ADAS市場的過程中仍然會(hui) 非常注重產(chan) 品和服務的質量,不會(hui) 為(wei) 了獲得訂單而一味求‘快’。”禾賽希望在產(chan) 品、成本、質量、製造和規模化等各方麵做好充足的準備後,再進軍(jun) 市場。據悉,禾賽的激光雷達產(chan) 品已獲得北美和歐洲多個(ge) 知名OEM的青睞。禾賽CEO李一帆表示:“我們(men) 堅持打造智能駕駛係統中的核心零部件。感知能力是實現智能駕駛的關(guan) 鍵。一直以來,禾賽都致力於(yu) 打造高質量、高性價(jia) 比的傳(chuan) 感器,推進其大規模量產(chan) 上車。這將有利於(yu) 切實保障道路上所有交通參與(yu) 者的安全。”
盡管禾賽已經處於(yu) 行業(ye) 領先地位,但其麵臨(lin) 著進一步滲透至潛力巨大的全球乘用車前裝ADAS及L3市場的挑戰。與(yu) 美國、歐洲、韓國和日本OEM廠商合作的主要挑戰,可能主要來自於(yu) 中美之間的政治摩擦和貿易管製法規。中國最近對自動駕駛技術和激光雷達等關(guan) 鍵部件實施了貿易管製,雖然其並不限製產(chan) 品出口,但它一定程度上限製了專(zhuan) 利信息的共享。如果供應商沒有在OEM附近建立製造中心,那麽(me) 非中國的OEM也難以考察供應商的產(chan) 線。
中國自動駕駛汽車的出口也日益成為(wei) 美國的擔憂。美國交通部長Pete Buttigieg近期表示,“無論我們(men) 談論的是硬件還是軟件,我們(men) 對交通技術有著如同對電信或TikTok一樣的擔憂。”希望通過合理的外交方式,能夠解決(jue) 這些不利因素,使禾賽這樣的中國供應商能夠保持在車載激光雷達領域的領先地位。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