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全媒體(ti) 記者 朱澤寰 實習(xi) 生 林佳
日前,位於(yu) 湖南湘江新區的湖南大科激光有限公司(簡稱“大科激光”)迎來了6歲的“生日”。作為(wei) 一家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光纖激光器及其核心器件的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ye) ,大科激光始終“追光而行”,在短短6年時間成長為(wei) 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
“如果把激光設備比作汽車製造,那光纖激光器便是和汽車發動機一樣重要的部件。”大科激光董事會(hui) 秘書(shu) 康磊表示,公司上半年訂單超過3000萬(wan) 元,全年訂單預計將達1億(yi) 元,全年營收有望同比增長30%。
勇毅轉型,開辟高端激光藍海
2017年,大科激光創始人郭少鋒和公司核心團隊成員帶著對激光二十餘(yu) 年的科研積累創立了該公司。
這一年,激光設備在國內(nei) 工業(ye) 生產(chan) 領域的應用方興(xing) 未艾,一片廣闊的市場藍海等待著他們(men) 去開拓。“當時激光的應用主要在於(yu) 切割領域。”康磊告訴記者,相較於(yu) 傳(chuan) 統切割工藝,激光切割具有加工質量好、精度高、後期維護成本低、作業(ye) 環境綠色環保等優(you) 點。
“經過半年的發展和對市場的觀察,我們(men) 發現粗放式操作的激光切割會(hui) 導致企業(ye) 在市場中競爭(zheng) 力不強,產(chan) 品同質化程度較高。”康磊介紹,大科激光因此迅速調整了定位,開始在更加高端的激光焊接、激光熔覆、激光3D打印等領域布局。
如果把激光切割比喻為(wei) 一把大砍刀,那激光焊接就好比一根繡花針。記者在大科激光的實驗室看到激光焊接的全過程:一束激光飛快地在兩(liang) 段金屬間“躍動”,轉瞬工夫金屬便被熔化,等待冷卻後,兩(liang) 段金屬便被牢牢地焊在了一起。
“激光焊接技術不僅(jin) 有精度高、加工質量好等優(you) 點。”康磊告訴記者,而且對比傳(chuan) 統焊接工藝,激光所需的熱輸入更少,無需焊條等其他介質,可保證焊接結果的純淨程度。激光焊接工藝被廣泛應用在動力電池模組製造等高精密製造領域,目前大科激光的焊接業(ye) 務已占全公司工業(ye) 市場的90%左右。
正是這一轉型,讓企業(ye) 定位與(yu) 市場需求的齒輪更加吻合,大科激光迅速邁入了國內(nei) 科研定製高端產(chan) 品和激光焊接的第一梯隊。
深耕技術,打造最亮的激光器
作為(wei) 一家有著光學工程基因的科創型企業(ye) ,大科激光從(cong) 底層設計出發,將對激光物理的專(zhuan) 業(ye) 理解應用於(yu) 產(chan) 品研發,打造了“技術原理—產(chan) 品設計—場景應用”的研發模式,形成技術與(yu) 應用的雙向互動,一個(ge) 個(ge) 具有“革命性”的新產(chan) 品在大科激光加速落地。
2021年,我國光纖激光器市場迎來發展高峰,全年市場規模接近125億(yi) 元,同比增長33%,其中國產(chan) 激光器市場份額接近70%。
在市場高速發展、國產(chan) 品牌加速崛起的過程中,市場卻陷入了產(chan) 品同質化的價(jia) 格戰泥潭中——部分激光器企業(ye) 將激光器的功率和價(jia) 格“奉為(wei) 圭臬”, 追求用更低價(jia) 格的高功率產(chan) 品帶來切割能力的提升。而隨著我國產(chan) 業(ye) 升級的加速,越來越多的高端製造業(ye) 對激光技術需求增加,也對激光的亮度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科激光洞察到了這個(ge) 趨勢,通過獨特的光路設計和工藝處理,成功研製出具有更高亮度的天狼星係列光纖激光器。“天狼星是我們(men) 抬頭仰望,肉眼可見除太陽外最亮的恒星。”康磊表示,目前天狼星的亮度已達到了一個(ge) 光纖激光器的物理極限,性能躋身全球一流水平。
在推出新品的同時,大科激光還著手解決(jue) 一係列阻礙激光行業(ye) 發展的難題。當下的工業(ye) 生產(chan) 領域,激光焊接對象多為(wei) 銅、鋁等金屬,當激光照在這些金屬上,部分激光會(hui) 被光滑的金屬表麵反射進激光發射器內(nei) 部,從(cong) 而對激光設備造成一定的損害。
曆經多次實驗,一項名為(wei) “一種具有抗纖芯反射光功能的光纖激光器”的發明專(zhuan) 利橫空出世。這種光纖激光器抗纖芯反射光能力強,可用於(yu) 高反射率材料工業(ye) 加工。值得一提的是,該發明專(zhuan) 利還榮獲了湖南省專(zhuan) 利發明的最高榮譽——湖南省專(zhuan) 利獎一等獎。
大科激光銳意創新的腳步不止,目前,大科激光已申請60餘(yu) 項專(zhuan) 利和軟件著作權,獲得20餘(yu) 項專(zhuan) 利授權。
破除壁壘,逐步實現進口替代
酒香也怕巷子深。同部分中小企業(ye) 一樣,大科激光曾同樣陷入過手握優(you) 秀產(chan) 品,業(ye) 務卻難以推進的窘境——即便進口光纖激光器的價(jia) 格高出數倍,下遊客戶們(men) 仍舊趨之若鶩。
麵對此種情況,大科激光向內(nei) 使勁,不斷提升產(chan) 品性能,持續攻關(guan) 卡脖子技術,同時,培育顧問式營銷的人才團隊,提升複合型人才比重。通過大科激光的潛心努力,光纖激光器的全部零件已實現100%國產(chan) 化,在保證同等性能的前提下,國產(chan) 設備的價(jia) 格僅(jin) 為(wei) 進口產(chan) 品的一半,機遇也悄然而至。
一家國內(nei) 的頭部新能源電池封裝產(chan) 線,過去一直使用的是進口激光焊接設備,售價(jia) 貴,到貨周期長,維護成本高。最關(guan) 鍵的是,由於(yu) 激光設備的特殊性,進口過程需要曆經一套繁雜嚴(yan) 苛的流程,動輒耗時超過半年,且產(chan) 品的各項參數被刻意調整,造成了很多困擾。
一次偶然的機會(hui) ,該頭部企業(ye) 接觸了裝配有大科激光光纖激光器的激光設備,非常驚豔。僅(jin) 1個(ge) 月的時間,國產(chan) 激光設備已在該企業(ye) 的產(chan) 線調試完畢,並投入了緊張的生產(chan) 。
據悉,2021年以來,大科激光已實現在激光焊接這一高端領域的進口替代。目前,大科激光的光纖激光器已受到眾(zhong) 多終端客戶的認可,這對年輕的大科激光來說,是主動破局、打響自主品牌的一個(ge) 最佳廣告。“大科的一個(ge) 終端客戶原來在使用進口激光器時,年產(chan) 值在20億(yi) 元左右,在替換成大科研發的光纖激光器後,目前發展到60億(yi) 元的規模。我相信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實力能有力地支持客戶實現業(ye) 務突破。”康磊自豪地說。
未來,大科激光將繼續深耕激光領域,還將向產(chan) 業(ye) 鏈自主可控發力。“我們(men) 將會(hui) 以優(you) 異的工程技術、深厚的科創實力磨好激光這把利刃,著力打造中國領先、世界先進的光纖激光器。”康磊表示。
記者點評
追光而行 終成光源
弱者內(nei) 卷,強者破局。無論是開墾激光焊接領域,還是破除高亮度、高反射的技術桎梏,抑或是打破進口激光設備壟斷,大科激光始終以一名破局者的姿態在踏浪前行。
破局的背後,是大科激光對於(yu) 自主激光技術的堅守和自信。當記者問及未來會(hui) 否朝激光設備下遊發展,獲取更大的營業(ye) 收入時,康磊毫不猶豫地回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我們(men) 都隻會(hui) 專(zhuan) 注於(yu) 激光光源,為(wei) 下遊及終端客戶做好服務。”這讓記者真切地感受到一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的執著和擔當。
大科激光發展的六年,也是這群胸懷夢想的工程師們(men) 追光而行的六年。可以預見,在向光而行的路上,越過崎嶇、攀過巉岩,他們(men) 終將成為(wei) 光源,而且是那一束最亮眼的光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