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雲(yun) 算力已經成為(wei) 數字經濟時代的關(guan) 鍵生產(chan) 力要素,目前,5G通信和工業(ye) 信息通信都依靠光纖網絡進行傳(chuan) 輸,而光纖作為(wei) 這條數據高速公路的“路基”,成了尤為(wei) 重要的產(chan) 品。央視財經《智造中國 調研一“線”》走進湖北潛江,探秘國產(chan) 光纖智造產(chan) 線。
湖北:追“光”而行 探秘國產(chan) 光纖智造產(chan) 線
這裏是位於(yu) 湖北潛江的一座光纖智能化生產(chan) 工廠。記者手裏的這根透明的細絲(si) 就是光纖,直徑是0.2毫米左右,跟頭發絲(si) 一樣細,而它卻是由直徑200毫米左右、長度約4米的光纖預製棒生產(chan) 而成。
拉絲(si) 塔3D模型圖
光纖產(chan) 線並不是平躺在地麵的“巨無霸”,而是一座拔地而起的“高塔”,整座拉絲(si) 塔高達30米,有十層樓那麽(me) 高。
散發著強光的裝置就是光纖的拉絲(si) 爐,爐內(nei) 溫度高達2000攝氏度,生產(chan) 光纖就像是做“拉絲(si) 糖”,要先將固體(ti) 預製棒熔融軟化,然後通過牽引力拉成細絲(si) 。
國產(chan) 工藝產(chan) 線突破壟斷 價(jia) 差超70倍
二十年前,我國光纖主要依賴進口,一公裏光纖的價(jia) 格能達到2000元以上。而現在,我國自主工藝進行優(you) 化,極大降低了光纖生產(chan) 成本。目前,一公裏國產(chan) 光纖的價(jia) 格隻需要30元左右,這中間的價(jia) 差超過了70倍。
全產(chan) 業(ye) 鏈累積技術優(you) 勢 催生新一代多芯光纖
光纖生產(chan) 的工藝、設備和軟件上的優(you) 勢讓光纖產(chan) 品創新成為(wei) 可能。在電子顯微鏡下可以看到,一根光纖有八條光通道,這就是八芯光纖。
如果把單芯光纖比作一條多車道的高速公路,多芯光纖就意味著在同一條光纖內(nei) 架設一條立體(ti) 高架橋,每條路都能跑不同的車。這意味著可以在更小的體(ti) 積內(nei) 傳(chuan) 輸更多的數據,它的傳(chuan) 輸速率可達到千萬(wan) 億(yi) 字節每秒。
還有一款產(chan) 品叫空芯光纖,就像是太空中的無阻尼數據傳(chuan) 輸通道,內(nei) 部是真空狀態,可以讓搭載著數據的光信號真正接近光速。
目前我國光纖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能產(chan) 量和技術優(you) 勢都能夠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世界十大光纖企業(ye) 之中,中國企業(ye) 占了七家。中國光纖產(chan) 業(ye) 前景十分廣闊,工信部2021年發布的《“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提出,要擴大千兆光網的覆蓋範圍,到2023年年底,全國將建成100個(ge) 以上千兆城市,實現城市家庭千兆光網覆蓋率超過80%,這必將給中國光纖產(chan) 業(ye) 帶來更大的爆發機會(hui) 。
湖北:堅持自主創新 “追光”路上永不停歇
在國產(chan) 光纖製造產(chan) 線和我國在光纖技術發展中的重大突破背後,有一群龐大的研發團隊,他們(men) 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終於(yu) 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有所突破。
這根高純玻璃做的透明棒名叫光纖預製棒,它的生產(chan) 凝聚著光纖光纜行業(ye) 中絕大部分的核心技術,是生產(chan) 通信光纖的關(guan) 鍵原材料。單根預製棒的尺寸越大,就能產(chan) 出越多的光纖,減少換棒頻率和時間,提高生產(chan) 效率,降低生產(chan) 成本。
鄧蘆斌是光纖研發團隊的成員之一,2012年,他所在的研發團隊成立了技術攻堅小組,將目標瞄準大尺寸預製棒。
為(wei) 了攻克核心技術,團隊成員開啟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堅戰。經過5年的嚐試,終於(yu) 有所突破。2017年,該團隊成為(wei) 全球唯一同時掌握三大主流預製棒製備技術並成功實現產(chan) 業(ye) 化的團隊。然而,研發團隊並沒有停下前行的腳步,馬上投入對下一代通信技術的新型光纖產(chan) 品——空分複用光纖的研發。
追光路上,永不停歇,從(cong) 完全依賴進口,到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自主可控,中國的光纖企業(ye) 走過了一條艱難的轉型升級路。如今,我國光纖產(chan) 業(ye) 已經走出國門,該公司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已銷往9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總裁 莊丹:用高品質的光纖光纜產(chan) 品和係統集成服務,為(wei) 當地建設智能寬帶網絡,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技術進步。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