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激光拚焊加工產線為汽車“量體裁衣”

來源:武漢經開區2023-11-03 我要評論(0 )   

近日,記者從(cong) 武漢寧致遠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致遠汽車”)獲悉,由該公司作為(wei) 第一起草人單位主導的全國第一個(ge) 激光落料行業(ye) 團標——《乘用車用板激光落料管理...

近日,記者從武漢寧致遠汽車配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致遠汽車”)獲悉,由該公司作為第一起草人單位主導的全國第一個激光落料行業團標——《乘用車用板激光落料管理規範》已正式實施,填補了國內在激光落料領域相關標準空白的現狀。



成立於(yu) 2011年,位於(yu) 武漢經開區的寧致遠汽車以激光加工和裝備製造集成為(wei) 核心,是一家致力於(yu) 激光拚焊板、多光頭激光開卷落料等加工產(chan) 線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化的高新技術企業(ye) ,入選“瞪羚企業(ye) ”榜單。


圖片


激光拚焊是汽車製造過程中的關(guan) 鍵技術之一。其將不同厚度、不同材質、不同或相同性能的板材通過激光裁剪和拚裝技術連接成一個(ge) 整體(ti) ,再經衝(chong) 壓成形為(wei) 車身某一部件。采用激光拚焊技術,可大幅度減少零件和模具數量、優(you) 化材料用量等,有降本增效作用。


10月30日,記者走進寧致遠汽車,掛滿一整麵牆的專(zhuan) 利證書(shu) 映入眼簾。據介紹,該公司已授權30多項專(zhuan) 利技術,發明專(zhuan) 利授權11項;為(wei) 全國17家主機廠70多種車型提供100多種激光拚焊板產(chan) 品;所有激光加工裝備全自主設計、製造集成;裝備國內(nei) 首條多光頭激光開卷落料線……


90年代,國外激光拚焊技術處於(yu) 快速發展階段,德國蒂森克虜伯、安賽樂(le) 米塔爾等紛紛新建激光拚焊廠。進入21世紀,國內(nei) 生產(chan) 冷軋汽車板的鋼企開始涉足激光拚焊領域。


“瞄準激光拚焊和激光落料賽道,開啟自主創新之路。”回憶創業(ye) 初期的艱辛,寧致遠汽車總經理餘(yu) 小剛雲(yun) 淡風輕,幾位合夥(huo) 人抵押房子、找身邊朋友借貸,勉強籌齊了購買(mai) 土地的資金。


有了地,廠房和設備如何搭建?德國的一套激光裝備就至少三千萬(wan) 元起步。“既然要創新,設備也要自主可控。最終決(jue) 定隻買(mai) 三分之一的設備——激光切割機的數控部分,其他光路係統、激光頭等全部自研開發設計,將一線應用鑽研到極致。”餘(yu) 小剛和團隊說幹就幹。


圖片


“24小時吃住在工廠。”長達數月裏,餘(yu) 小剛和一群擁有十餘(yu) 年激光裝備及加工服務技術的技術人員,日夜駐守在生產(chan) 研發一體(ti) 的車間,埋頭研究德國設備短板,探索提質增效空間再創新,突破“卡脖子”技術攻關(guan) 難題。終於(yu) 建立起3條激光拚焊加工產(chan) 線,產(chan) 品覆蓋各類長短曲直折縫等激光拚焊領域。


此後,寧致遠汽車駛向發展“快車道”,晉級為(wei) 寶鋼股份等央企在全國多地的主要激光拚焊加工製造廠商之一。


創新不止步。在餘(yu) 小剛看來,激光加工裝備正從(cong) 單激光頭、單工藝裝備向多激光頭、多工藝、多種技術集成複合裝備製造方向發展。2019年,寧致遠汽車又研發出國內(nei) 第一條多光頭同步激光開卷落料生產(chan) 線。


餘(yu) 小剛介紹,公司裝備的國內(nei) 首條多光頭激光開卷落料線和激光拚焊產(chan) 線,不但提高了板材利用率(由傳(chuan) 統工藝的40%~60%提高到70%~80%),且減輕了車身重量,為(wei) 汽車企業(ye) 成本及運營風險整體(ti) 下降5%—30%,每個(ge) 車型模具投入減少約2000萬(wan) 元,真正做到了為(wei) 汽車“量體(ti) 裁衣”。


“今年上半年,我們(men) 製造出國內(nei) 首個(ge) 全激光加工的鋁矽熱成型激光填絲(si) 拚焊前後雙洞門環車身側(ce) 圍產(chan) 品,將進一步支持國產(chan) 新型車身尤其是新能源車身研發及製造的輕量化發展。”餘(yu) 小剛信心滿滿。


來源:武漢經開區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相關文章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