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
車載光學
整合HUD功能的智能座艙和依靠車載攝像頭或者車載雷達的智能駕駛成為(wei) 各大整車廠差異化競爭(zheng) 的重點,據市場統計,2023 年中國市場乘用車(不含進出口)前裝標配激光雷達交付新車 44.03 萬(wan) 輛,合計 57.09 萬(wan) 顆,同比增長341%,15 個(ge) 汽車品牌已標配上車激光雷達,行業(ye) 將迎來藍海市場。
VR/AR
在政策層麵,2023 年 9 月 8 日,由工信部牽頭、五部委正式聯合印發《元宇宙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 年)》政策,提出通過構建先進元宇宙技術和產(chan) 業(ye) 體(ti) 係等舉(ju) 措,推動元宇宙產(chan) 業(ye) 發展,計劃到 2025 年,元宇宙技術、產(chan) 業(ye) 、應用、治理等取得突破,成為(wei) 數字經濟重要增長極。
安防監控
上下遊廠商在夜視上也進行了更多的探索創新,力推黑光概念。在升級鏡頭和傳(chuan) 感器的感光能力的同時利用了芯片自身提供的算力,通過AI算法還原場景圖像,實現夜間低照度下的全彩圖像。疊加家用+交互、AI+視頻監控整合等發展趨勢,消費類安防監控產(chan) 品持續受到關(guan) 注,市場占比持續增長。
投影
據市場機構統計,2023年中國的投影機出貨量約480萬(wan) 台,同比下降6%。銷售額約為(wei) 150億(yi) 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6%。其中智能投影機市場(搭載有OS操作係統的投影機)出貨約420萬(wan) 台,同比下降2%。出貨前5名廠商是極米,堅果,Epson,峰米和當貝,市場份額合計超過40%,極米繼續保持出貨量和銷售額的領頭羊。
從(cong) 投影光源方麵看,2023年國內(nei) 激光投影產(chan) 品的出貨量相比2022年同比增長了19%,LED光源產(chan) 品雖然仍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但出貨量相比2022年有所下降,同比減少約4%。采用UHP光源(泛指傳(chuan) 統光源)的投影儀(yi) 出貨量下降約30%。
從(cong) 使用場景看,家用產(chan) 品仍然是投影市場的主要驅動力,商用和教育領域的投影設備的出貨量下降約22%。
數碼相機
據日本國際相機圖像器材工業(ye) 協會(hui) (CIPA)數據,2023年日本數碼相機全球銷售額為(wei) 7143億(yi) 日元(約347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連續3年實現增長。拉動市場的無反相機銷售額同比增長 11% 至 5804 億(yi) 日元(約282億(yi) 元人民幣),占比8成以上。鏡頭可換式相機的銷售額同比增長 4% 至 6370 億(yi) 日元(約310億(yi) 元人民幣),鏡頭一體(ti) 型的相機銷售額同比增長 9% 至772億(yi) 日元(約38億(yi) 元人民幣)。
中國市場同比增長 25% 至 1799 億(yi) 日元(約87億(yi) 元人民幣),增幅最大。日本市場同比增長 4% 至 626 億(yi) 日元(約31億(yi) 元人民幣),歐洲市場同比減少 7% 至 1585 億(yi) 日元(約77億(yi) 元人民幣),美洲市場同比減少 1% 至 1734 億(yi) 日元(約84億(yi) 元人民幣)。配備了人工智能(AI)等技術的無反相機受到市場歡迎。
從(cong) 數據可見,數碼相機市場已經觸底並實現逆勢增長,2023年整個(ge) 相機市場的總銷售數據已經遠超2019年的相機市場。相機相機鏡頭方麵,原第3位適馬的市場份額大幅增長,升到第1位,原第1位的索尼則降到第3位。排第2位的佳能被騰龍取代。
中國光協光學元件與(yu) 儀(yi) 器分會(hui) 搜集整理了第一批公布2023年度報告的上市光學企業(ye) 的業(ye) 績表現,一起來看看。
1、舜宇光學 舜宇光學2023年營收為(wei) 316.81億(yi) 元,同比下降約4.6%;毛利約45.9億(yi) 元,同比下降約30.5%;毛利率為(wei) 14.5%,較去年下降約5.4個(ge) 百分點;淨利潤約10.99億(yi) 元,同比下降約54.3%。 2、丘鈦科技 丘鈦科技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125億(yi) 元,同比減少8.9%,營業(ye) 收入減少主要由於(yu) 受宏觀因素影響,全球智能手機的銷售數量較上年度下跌,令得應用於(yu) 智能手機的攝像頭模組和指紋識別模組的需求下跌,2023年度,丘鈦科技的攝像頭模組實現收入116億(yi) 元,下滑8%,攝像頭模組的銷售數量同比下滑約11.9%,應用於(yu) 手機的攝像頭模組和指紋識別模組的銷售數量同比分別下滑約12.3%和1.1%,全年實現毛利約為(wei) 人民幣5.09億(yi) 元,較上年度減少約6.0%,本年度毛利率約為(wei) 4.1%。 3、高偉(wei) 電子 高偉(wei) 電子的營業(ye) 收入由2022年的1,116.2百萬(wan) 美元減少至2023年的923.8百萬(wan) 美元(約合66.7億(yi) 元人民幣),下滑17%。淨利潤由2022年的83.8百萬(wan) 美元減少至2023年的46.4百萬(wan) 美元。單一最大客戶營收占比為(wei) 93%。 4、水晶光電 水晶光電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50.76億(yi)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6%;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6億(yi) 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4.15%。主要業(ye) 務板塊經營情況如下:光學元器件業(ye) 務實現收入24.46億(yi) 元,占總收入比48%,同比增長21%;薄膜光學麵板業(ye) 務實現收入18.49億(yi) 元,占總收入比36%,同比增長18%;半導體(ti) 光學業(ye) 務實現收入1.08億(yi) 元,占總收入比2%,同比減少62%;車載光電及 AR/VR 業(ye) 務實現收入2.91億(yi) 元,占總收入比6%,同比增長54%。水晶光電抓住新能源汽車起勢的窗口期,在2023年迎來戰略裏程碑節點,打開車載光電業(ye) 務發展新格局。公司全年 HUD 出貨量超 20 萬(wan) 台,其中 AR-HUD 國內(nei) 市場占有率據於(yu) 龍頭地位。 5、瑞聲科技 2023年全年,瑞聲科技實現營業(ye) 收入204.2億(yi) 元,同比小幅下降1%,其中來自精密結構件業(ye) 務及光學業(ye) 務收入明顯提升。毛利率為(wei) 16.9%,同比下降1.4個(ge) 百分點,淨利潤為(wei) 人民幣7.4億(yi) 元,同比下降9.9%,主要由於(yu) 上半年消費電子行業(ye) 需求依舊疲軟以及升規趨勢較為(wei) 緩慢。 6、信利國際 信利國際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約155.9億(yi) 港元,相對2022減少約19.2%,主要原因為(wei) 智能手機業(ye) 務收益減 ,毛利率約8.5%,較 2022年增加約0.8%。淨利潤減少約17.4%至2.63億(yi) 港元。具體(ti) 產(chan) 品上,銷售電子消費產(chan) 品(手機攝像模組等)獲得收入2,206,106千港元,約合人民幣20.3億(yi) 元,液晶體(ti) 顯示器業(ye) 務(包括觸控產(chan) 品)占比約86%(2022年:81%)。其他業(ye) 務(包括微型相機模組、指紋識別產(chan) 品及印刷電路板銷售)占比約14%(2022年:19%)。 7、淩雲(yun) 光 淩雲(yun) 光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26.4億(yi) 元,較上年同期下滑3.95%;實現歸屬於(yu) 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 1.72 億(yi) 元,較上年同期下滑 8.34%。 8、茂萊光學 茂萊光學2023年實現營業(ye) 總收入4.58億(yi) 元,同比增長4.40%,歸母淨利潤4672.38萬(wan) 元,同比下降20.83%。其中,半導體(ti) 領域收入占比為(wei) 37.05%,生命科學占比為(wei) 28.14%,AR/VR檢測占比為(wei) 8.42%,生物識別占比為(wei) 9.30%,航空航天占比為(wei) 3.28%,無人駕駛占比為(wei) 3.34%,其他占比為(wei) 10.47%。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於(yu) 半導體(ti) 領域收入的增長,該領域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57.69%;此外無人駕駛領域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 66.34%。AR/VR 檢測收入受到行業(ye) 波動的影響,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公司持續致力於(yu) 產(chan) 品附加值的提升和客戶結構的優(you) 化,從(cong) 而提升高附加值產(chan) 品的訂單額及出貨力度。 9、宇迪光學 宇迪光學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4.33億(yi) 元,受市場訂單需求下降的影響,營業(ye) 收入較上年同比下降 21.89%,其中,非球麵透鏡加工實現收入2590萬(wan) 元,同比下滑28%;光學鏡頭實現收入3030萬(wan) 元,同比下滑34%;透鏡實現收入3.64億(yi) 元,同比下滑19%.實現利潤3242萬(wan) 元,同比減少47.42%。主要係受產(chan) 品種類和終端應用領域增加影響,研發費用投入依然維持較高水平,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有所增長,政府補助有所減少;但隨著產(chan) 品結構變化,公司整體(ti) 毛利率略有增長。 10、騰景科技 騰景科技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3.4億(yi) 元,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實現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 4,165.59 萬(wan) 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28.72%。淨利潤下降主要係:受光通信下遊客戶去庫存影響,海外電信側(ce) 、傳(chuan) 統數據中心側(ce) 的需求階段性放緩,公司光通信領域收入下降;公司實施高性能精密光學元器件技術創新戰略,豐(feng) 富和完善既有的五大類核心技術,加快建設光機集成與(yu) 測試類核心技術,並為(wei) 拓展新興(xing) 應用領域業(ye) 務進行產(chan) 品及技術開發,繼續加大研發投入。 11、大恒科技 大恒科技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23.3 億(yi) 元,較 2022 年度 23.22 億(yi) 元增加 0.42%;實現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 4991萬(wan) 元,較 2022年度6954萬(wan) 元降低 28.23%,主要係公司下屬事業(ye) 部光學薄膜中心和機器視覺組團業(ye) 績下降較多及對蘋果應收單項計提減值所致。 12、戈碧迦光電 2023年度,戈碧迦光電實現營業(ye) 收入8.08億(yi) 元,同比增長 88.26%,歸屬於(yu) 掛牌公司股東(dong) 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為(wei) 12,519.98 萬(wan) 元,較上年同比增長 211.83%。具體(ti) 產(chan) 品:光學玻璃實現收入2.86億(yi) 元,同比下滑9%;特種玻璃實現收入5.17億(yi) 元,同比增長350%。業(ye) 績變動主要原因為(wei) 受國家宏觀經濟波動影響,光學玻璃下遊應用端客戶需求下降,光學玻璃製造行業(ye) 景氣度明顯下降。 13、福晶科技 福晶科技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7.82億(yi) 元,同比增長24%;實現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20,008.15萬(wan) 元,同比下降11.62%;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19,402.24萬(wan) 元,同比下降9.73%。 14、奧普光電 奧普光電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7.75億(yi) 元,同比增長1.72%;實現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9429萬(wan) 元,同比增長15%,主要原因一是控股子公司長光宇航淨利潤同比增長,且報告期公司對其持股比例為(wei) 51.11%,而上年1-9月持股比例僅(jin) 為(wei) 11.11%,由此導致長光宇航對合並報表淨利潤的影響同比增長;二是公司參股公司之一上年同期確認了較大金額的股權支付費用,受此影響該參股公司本期淨利潤同比增長,公司按持股比例確認的投資收益同比增長較大。 15、浙江藍特光學 藍特光學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7.54億(yi)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98.35%;歸屬於(yu) 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8億(yi)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87.70%。業(ye) 績變化的主要原因:藍特光學立足於(yu) 精密光學元器件市場,不斷開發新產(chan) 品、增強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把握消費電子、汽車智能駕駛等領域的發展機遇,在整體(ti) 出貨量、銷售收入等多方麵均有較大提升,進一步鞏固了公司的市場競爭(zheng) 優(you) 勢。 16、福光股份 福光股份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5.87億(yi) 元,同比下降 24.81%;營業(ye) 利潤-8,859.76 萬(wan) 元,同比下降 586.62%;歸屬於(yu) 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6,908.29 萬(wan) 元,同比下降 336.16%。 17、嘉興(xing) 中潤光學 中潤光學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3.8億(yi) 元,較上年同期減少6.23%。主要係受宏觀經濟波動和下遊客戶需求短期波動的影響,數字安防領域產(chan) 品銷售收入有所下降,但機器視覺和其他新興(xing) 領域產(chan) 品銷售收入穩中有升。實現利潤總額3,658.15萬(wan) 元,同比減少16.37%;實現歸屬於(yu) 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3,633.09萬(wan) 元,同比減少11.64%。主要係受產(chan) 品種類和終端應用領域增加影響,研發費用投入依然維持較高水平,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有所增長,政府補助有所減少;但隨著產(chan) 品結構變化,公司整體(ti) 毛利率略有增長。 18、美迪凱光電 2023年度,美迪凱光電實現營業(ye) 收入3.2億(yi) 元,同比下降 22.41%,實現歸屬於(yu) 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8,296.28 萬(wan) 元,同比下降 475.58%。業(ye) 績變動主要原因為(wei) :部分客戶消化前期庫存,訂單減少,同時,新項目投入的固定資產(chan) 較大,相應折舊費用增加2,566.49 萬(wan) 元,新產(chan) 品認證周期較長,經濟效益產(chan) 生較慢,導致淨利潤減少。 19、埃科光電 埃科光電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2.36億(yi) 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10.31%;實現歸屬於(yu) 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 1,573.39 萬(wan) 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77.63 %。影響經營業(ye) 績的主要因素:受全球經濟增速下行、整體(ti) 宏觀經濟及鋰電等行業(ye) 周期變化的多種因素影響,客戶需求下降,公司訂單減少,導致公司銷售額和銷售毛利率有所下降。 20、奧普特科技 廣東(dong) 奧普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9.66億(yi) 元,同比下降15.38%,由於(yu) 新能源行業(ye) 投入放緩、3C 行業(ye) 複蘇緩慢,終端需求減少,公司營業(ye) 收入較上年下降。歸屬於(yu) 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wei) 2.08 億(yi) 元,同比下降 35.89%。
21、歐菲光
歐菲光2023年度實現營業(ye) 收入168.63億(yi) 元,同比增長13.73%,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7691萬(wan) 元,實現扭虧(kui) 為(wei) 盈,業(ye) 績變動主要原因為(wei) :下半年終端客戶需求和銷售收入大幅增加,持續優(you) 化產(chan) 品結構,高附加值產(chan) 品的收入實現較快增長,產(chan) 品毛利率穩步提高;進一步優(you) 化產(chan) 業(ye) 基地布局,推動智能製造及精細化管理,盈利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政府補助、非流動資產(chan) 處置等事項影響。 按照產(chan) 品應用領域看,2023年度歐菲光在智能手機領域實現收入123億(yi) 元,同比增長6.7%;在智能汽車領域實現收入19億(yi) 元,同比大幅增長42%;在智能門鎖等新領域實現收入24億(yi) 元,同比增長43%。 歐菲光全麵布局車載攝像頭、車載鏡頭、激光雷達、艙內(nei) 外光學傳(chuan) 感器、儀(yi) 表中控和抬頭顯示(HUD)、行泊一體(ti) 域控製器等產(chan) 品線,並推出一體(ti) 域控係統解決(jue) 方案。在新領域,歐菲光多方位布局智能門鎖、運動相機、工業(ye) 及醫療、VR/AR 等新領域光學光電業(ye) 務。 22、大立光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488.4億(yi) 台幣(約合109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2.8%;實現營業(ye) 利潤178億(yi) 台幣,,同比下降約12%。 大立光創立於(yu) 1987年,為(wei) 全球精密光學塑膠鏡頭領導廠商。集團總部位於(yu) 台中市南屯區精密機械園區,目前共有9座廠區(另外3座興(xing) 建中)。大立光除了發展各種輕、薄、短、小的光學元件,產(chan) 品跨足音圈馬達(大陽科技)、隱形眼鏡(星歐光學)、睡眠監測(大立雲(yun) 康)。 23、玉晶光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216.7億(yi) 台幣(約合48.4億(yi) 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13%;實現營業(ye) 利潤41億(yi) 台幣,同比增長約5.7%。 玉晶光成立於(yu) 1990年,專(zhuan) 注於(yu) 全方位為(wei) 客戶提供各種光學鏡頭方案,涵蓋手機、車載、3D/NIR、醫療以及AR/VR等多個(ge) 領域,不斷為(wei) 客戶提供最先進的光學產(chan) 品。 24、亞(ya) 洲光學 亞(ya) 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178.3億(yi) 台幣(約合39.8億(yi) 元人民幣),同比下降約6.5%;實現營業(ye) 利潤9億(yi) 台幣,同比下降約31%。 亞(ya) 洲光學成立於(yu) 1980年,主要營業(ye) 項目為(wei) 照相機、距離計、攝影機、複印機機、傳(chuan) 真機、光學瞄準器、光碟機用光學鏡片及其相關(guan) 零組件、光學鏡片組合體(ti) 之製造、加工與(yu) 外銷等。 25、聯創電子 聯創電子2023年度實現入98.48億(yi) 元,同比下降9.95%;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9.92億(yi) 元,同比下降1158.39%。其中光學元件實現收入31億(yi) 元,同比下滑12%,占總收入比為(wei) 31.5%;觸控顯示實現收入31億(yi) 元,同比下滑13%,占比33%;應用終端實現收入27億(yi) 元,同比增長10%,占比22%。按產(chan) 品應用來看,車載光學實現收入9.4億(yi) 元,同比增長22%;非車載光學實現收入22億(yi) 元,同比下滑21%。海外銷售實現收入20億(yi) 元,同比下滑4%。 2023年度聯創電子的車載鏡頭及車載影像模組的銷售收入均實現增長,車載鏡頭及車載影像模組銷售收入同比增加18%,車載照明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12%。合肥聯創 “車載光學產(chan) 業(ye) 園項目”基建工程順利竣工,聯創電子的汽車電子產(chan) 業(ye) 確定為(wei) 江西省首批產(chan) 業(ye) 鏈鏈主企業(ye) 。 26、中光學 中光學2023年度實現營業(ye) 收入21.7億(yi) 元,同比下降34%,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2億(yi) 元,同比下降34%。分產(chan) 品看,光學元組件實現收入6.07億(yi) 元,占總收入比28%,同比下滑32%;投影機整機及配件實現收入8.3億(yi) 元,占比38%,同比下滑51%;光電防務及監控實現收入5.05億(yi) 元,占比23%,同比增長89%。 中光學是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ye) 協會(hui) 光學元件與(yu) 儀(yi) 器分會(hui) 理事長單位,以先進光學感知、成像、顯示、照明為(wei) 主線,圍繞“軍(jun) 用光電、汽車光電、IT 光電” 三大領域,瞄準“微納光學、功能鍍膜、新光源數字微顯示、車聯網智能交互汽車光電、光電偵(zhen) 察與(yu) 要地防禦係統”五大業(ye) 務,打造“六大中心” ,加快新元件(先進光學元組件)、新鏡頭(光學鏡頭與(yu) 模組)、新整機(光學引擎與(yu) 投影機)、新係統全產(chan) 業(ye) 鏈布局 。主要業(ye) 務包括精密光學元組件、光電防務、要地監控、光學微顯示及其核心部件。 27、宇瞳光學 宇瞳光學2023年度實現營業(ye) 收入21.45億(yi) 元,同比增長16%,實現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3085萬(wan) 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9%。境外銷售收入為(wei) 2.3億(yi) 元,同比增長23%。 分產(chan) 品看,安防類產(chan) 品實現收入14.4億(yi) 元,同比增長2.9%,占總收入比為(wei) 67%;智能家居類產(chan) 品實現收入2.4億(yi) 元,同比下降16%,占總收入比為(wei) 11%;車載類產(chan) 品實現收入2.2億(yi) 元,同比增長193%,占總收入比為(wei) 10%;機器視覺類產(chan) 品實現收入2916萬(wan) 元,同比增長15%,占總收入比為(wei) 1.4%;應用光學類產(chan) 品實現收入5263萬(wan) 元,同比增長559%,占總收入比為(wei) 2.5%。 宇瞳光學司堅持由單一安防光學鏡頭產(chan) 品向多領域光學產(chan) 品發展戰略,是全球安防鏡頭的龍頭企業(ye) ,在全球安防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行業(ye) 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的背景下,積極布局車載光學。 28、鳳凰光學 鳳凰光學2023年度實現營業(ye) 收入17.9億(yi) 元,較 2022 年同期減少3.94%,實現歸屬於(yu) 母公司淨利潤-8847.25 萬(wan) 元,同比下降 5005.79%。按業(ye) 務類型看,光學產(chan) 品業(ye) 務實現主營業(ye) 務收入9.25億(yi) 元,占主營收入52.35%,其中,光學組件實現收入5.12億(yi) 元,同比下滑10%;光學儀(yi) 器(主要為(wei) 光學顯微鏡)實現收入5927萬(wan) 元,同比增長16%;精密加工實現收入3.5億(yi) 元,同比增長13%。業(ye) 績變動原因為(wei) 家電行業(ye) 、車載行業(ye) 不景氣影響。鳳凰光學聚焦光電影像傳(chuan) 感和智能控製,將繼續擴大安防、車載、紅外、機器視覺等領域的業(ye) 務規模,持續推進光電產(chan) 品業(ye) 務的融合發展。 29、聯合光電 聯合光電2023年度實現營業(ye) 收入16.47億(yi) 元,同比增長9.47%;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dong) 淨利潤6429萬(wan) 元,同比增長15%;扣非後淨利潤5313萬(wan) 元,同比增長27%,營業(ye) 收入與(yu) 淨利潤均實現穩健增長。境外收入為(wei) 2.5億(yi) 元,同比微增1%。 按應用領域來看,在安防領域,安防視頻監控產(chan) 品實現營業(ye) 收入11.94億(yi) 元,同比增長11.33%。主要產(chan) 品為(wei) 高清高倍率變焦安防鏡頭,年內(nei) 順利完成磁懸浮快速變焦,變焦高清大光圈全彩等重大創新技術的項目量產(chan) 。 投影領域,2023年聯合光電在激光投影技術上取得突破,將三色激光技術普及到家用投影中,全年投影類產(chan) 品營收同比增長21.83%;AR/VR一體(ti) 機等產(chan) 品營收同比增長266.34%,取得了亮眼成績。 智能駕駛領域,2023年聯合光電完成了多項智能駕駛相關(guan) 重點產(chan) 品的交付,實現智能駕駛業(ye) 務營業(ye) 收入同比增長167%,主要產(chan) 品包括車載鏡頭、毫米波雷達相關(guan) 產(chan) 品、AR-HUD 相關(guan) 產(chan) 品、車內(nei) 投影產(chan) 品等。 人工智能領域,研製各類智能機器人,還開發了蛛機器人及大載重四足機器人等。其中以物流運輸機器人底盤為(wei) 基礎的多款機型,已應用於(yu) 多家三甲醫院。 30、晶華光學 晶華光學2023年營業(ye) 收入為(wei) 11.13億(yi) 元,同比下滑6.8%;歸母淨利潤為(wei) 6413萬(wan) 元,同比下滑29%;2023年研發費用2612.55萬(wan) 元,同比減少32%。晶華光學主要從(cong) 事精密光電儀(yi) 器、汽車智能感知係統和精密光學部件的研發設計、生產(chan) 製造與(yu) 銷售。晶華光學2023年12月28日遞交招股書(shu) ,2020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報告期內(nei) ),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wei) 10.03億(yi) 元、12.21億(yi) 元、11.95億(yi) 元和4.56億(yi) 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wei) 1.38億(yi) 元、6336.60萬(wan) 元、9156.13萬(wan) 元和1803.43萬(wan) 元;毛利率分別為(wei) 32.64%、27.69%、31.48%和28.17%。 31、永新光學 永新光學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8.54億(yi) 元,較上年同期上升3%,營業(ye) 收入再創曆史新高。主要受匯兌(dui) 收益較同比大幅減少及研發、市場投入大幅增加等影響,2023年實現歸屬於(yu) 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2.35億(yi) 元,同比下降 15.6%。其中,受高端顯微鏡銷售快速增長影響,光學顯微鏡業(ye) 務實現銷售收入4.14億(yi) 元,同比增長16%;受條碼掃描業(ye) 務相關(guan) 客戶去庫存影響,光學元組件業(ye) 務實現銷售收入4.19億(yi) 元,同比下降6.6%。 永新光學的高端光學顯微鏡品牌 NEXCOPE 係列產(chan) 品營收已由 2018 年的400萬(wan) 元增長至近1.4億(yi) 元,年複合增長率超100%;在條碼掃描核心光學元組件領域位居全球龍頭地位,長期保持約40%的毛利率;永新光學已在車載激光雷達領域深耕近10年,激光雷達光學元組件在 2023 年成功實現規模化量產(chan) ,車載及激光雷達業(ye) 務實現銷售收入超9000萬(wan) ,同比增長超50%;醫療光學業(ye) 務收入6300萬(wan) 元,近2年醫療光學業(ye) 務已實現 50%以上的增長。在腹腔鏡係統的核心光學元部件領域,已覆蓋國內(nei) 70%以上的重要玩家。 32、合力泰 合力泰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46.3億(yi) 元,同比減少61%;歸屬於(yu) 股東(dong) 的淨利潤-119.9億(yi) 元,同比減少246.02%。其中,光電傳(chuan) 感類產(chan) 品(手機攝像模組等)實現收入6.4億(yi) 元,同比下滑58%,占總收入比為(wei) 14%,毛利率為(wei) -20%;觸控顯示類產(chan) 品實現收入20億(yi) 元,同比下滑74,占比43%。境外銷售收入為(wei) 15億(yi) 元,同比下滑18%。業(ye) 績下滑主要原因為(wei) 手機端業(ye) 務的市場訂單不達預期,產(chan) 品結構轉型跟不上市場需求的調整,手機業(ye) 務戰略性收縮。 33、五方光電 五方光電2023年實現8.4億(yi) 元,同比下降18.29%;實現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6779萬(wan) 元,同比下降23.7%。按照產(chan) 品類型看,紅外截止濾光片實現收入7.6億(yi) 元,同比下滑19%;生物識別濾光片實現收入7695萬(wan) 元,同比下滑2%。出口收入7.3億(yi) 元,同比下滑18%。經過多年積累和發展,五方光電已成為(wei) 國內(nei) 領先的濾光片廠商,與(yu) 舜宇光學、丘鈦微、歐菲光、立景創新科技、信利光電、三贏興(xing) 等國內(nei) 主要攝像頭模組廠商均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guan) 係,產(chan) 品廣泛應用於(yu) 國內(nei) 外主流品牌智能手機。 34、揚明光學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30億(yi) 台幣(約合6.7億(yi) 元人民幣),同比下降約36%;實現營業(ye) 利潤-3億(yi) 台幣。 揚明光學2002年成立,於(yu) 台灣新竹、日本、中國昆山、蘇州及孟加拉等地均有重要生產(chan) 與(yu) 營運據點。掌握光學鏡片、鏡頭、模組、設備、模具領域設計、製造、組裝等技術。同時擁有模造玻璃生產(chan) 及設備製造技術。 35、光電股份 北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22億(yi) 元,同比減少12%;歸母淨利潤6917萬(wan) 元,同比減少2.6%。其中,全資子公司新華光公司實現營業(ye) 收入6.39億(yi) 元,同比減少1.88 億(yi) 元,減少比例為(wei) 22.75%,主要原因為(wei) 傳(chuan) 統終端市場需求下滑,客戶接單量下降,而此類產(chan) 品當期在新華光公司產(chan) 品結構中占比較大;實現淨利潤 617 萬(wan) 元,同比減少3014 萬(wan) 元,減少比例為(wei) 83.02%,主要因市場競爭(zheng) 激烈,訂單減少,同時下調了部分產(chan) 品價(jia) 格。 分產(chan) 品來看,占總收入26.44%的光電材料與(yu) 器件產(chan) 品實現主營收入5.76億(yi) 元,同比減少22.19%,主要受傳(chuan) 統終端光學市場需求收縮,部分產(chan) 品價(jia) 格下調等因素影響。按地區看,按地區看,出口業(ye) 務均為(wei) 光電材料與(yu) 器件產(chan) 品,當年實現出口收入3620 萬(wan) 元,同比減少。 36、力鼎光電 力鼎光電2023年度實現營業(ye) 收入實現營業(ye) 收入6.04億(yi) 元,比上年增長3.23%,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1.54億(yi) 元元,比上年減少1.27%,年度業(ye) 績狀況總體(ti) 保持平穩。按產(chan) 品類型,定焦鏡頭實現營業(ye) 收入4.4億(yi) 元,同比減少3.7%;變焦鏡頭實現營業(ye) 收入1.13億(yi) 元,同比大幅增長28%,產(chan) 量達到130萬(wan) 顆,力鼎光電2023年度境外銷售收入4.7億(yi) 元,占主營業(ye) 務收入的78.4%。 力鼎光電年內(nei) 獲得高端無人機主攝鏡頭項目等細分領域訂單,其光學鏡頭的主要客戶有捷普集團(JABIL)、群光電子(Chicony)、時捷集團(SAS)、偉(wei) 創力(FLEXTRONICS)、SVI 等全球知名電子產(chan) 品製造商或品牌商。公司“EVETAR”品牌在國際光學鏡頭市場具有高質量、高性價(jia) 比。 37、今國光學 今國光學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約27億(yi) 台幣(約合6.03億(yi) 元人民幣),同比下降約25%;實現營業(ye) 利潤-1.4億(yi) 台幣。 今國光學於(yu) 1980年6月成立,為(wei) 光學元件、光學鏡頭之專(zhuan) 業(ye) 製造商,擁有玻璃研磨、塑膠射出、模造玻璃、精密模具加工產(chan) 線。搭配這四種產(chan) 線生產(chan) 各種高精密之光學產(chan) 品。 38、海泰新光 海泰新光2023年度實現營業(ye) 收入營業(ye) 收入4.7億(yi) 元,同比下滑1.3%;實現歸母淨利潤1.46億(yi) 元,同比減少20%。業(ye) 績變動主要是因為(wei) 2022 年下半年美國大客戶為(wei) 新一代內(nei) 窺鏡係統上市備貨,公司內(nei) 窺鏡鏡體(ti) 發貨量大幅增加;但由於(yu) 美國客戶新係統實際上市時間較原計劃延後 6-9 個(ge) 月,直接影響公司在報告期內(nei) 的內(nei) 窺鏡出貨數量。隨著客戶新係統在 2023 年 9 月的全麵上市和銷售提速,公司內(nei) 窺鏡產(chan) 品出貨數量逐步恢複正常並有望逐步提升。 海泰新光內(nei) 窺鏡產(chan) 品國內(nei) 市場增長勢頭強勁,同比增加約85%,主要是因為(wei) 公司積極開拓國內(nei) 市場,完善營銷網絡體(ti) 係,提升品牌影響力。 39、波長光電 波長光電2023年度實現營收3.64億(yi) 元,同比增長6.4%;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5413萬(wan) 元,同比下降12%。波長光電2023年8月登陸創業(ye) 板,長期專(zhuan) 注於(yu) 為(wei) 工業(ye) 激光加工和紅外熱成像提供精密光學元組件。 分業(ye) 務板塊來看,激光光學方麵,波長光電開發的皮秒、飛秒紫外遠心場鏡在顯示麵板切割等柔性精密激光微加工領域推廣良好,應用於(yu) 動力電池加工的極耳切割鏡頭、高功率焊接鏡頭以及為(wei) 3D增材製造定製的連續變倍鏡頭也獲得市場廣泛認可。 2023年波長光電在半導體(ti) 及PCB、封測、光刻等泛半導體(ti) 領域的營業(ye) 收入超過2800萬(wan) 元,開發的適用於(yu) 高密度柔性小型化PCB精密激光微加工鏡頭以及平行光源係統在下遊半導體(ti) 及泛半導體(ti) 行業(ye) 的應用領域取得突破。紅外光學方麵,營收同比增長38%,達到9971.96萬(wan) 元,占總收入比例提高至27.4%。國際業(ye) 務方麵,在東(dong) 南亞(ya) 和歐洲市場取得突破,境外業(ye) 務收入達到9439萬(wan) 元,同比增長12.4%,占公司總收入的25.9%。 40、東(dong) 田微 東(dong) 田微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3.53億(yi)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4%,實現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3264萬(wan) 元。業(ye) 績變動原因為(wei) :受市場因素影響,消費電子等終端市場景氣度及需求下降;持續增加研發費用的投入;政府補助金額減少。 分業(ye) 務板塊看,東(dong) 田微的攝像頭濾光片銷售收入占主營業(ye) 務收入的比例在80%左右,為(wei) 公司主要產(chan) 品。2023年度其攝像頭濾光片業(ye) 務實現業(ye) 務收入2.78億(yi) 元,同比增長19%;光通信元件實現業(ye) 務收入6149萬(wan) 元,同比下滑6.5%。境外收入340萬(wan) 元。同比下滑60%。 41、炬光科技 炬光科技實現營業(ye) 收入5.6億(yi) 元,同比增長1.7%;實現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9055萬(wan) 元,同比下降28.8%。用於(yu) “調控光子”的激光光學元器件2023年實現收入2.07億(yi) 元,同比下降9.4%。涉及的光學元器件主要包括激光雷達光源光學組件、光束準直轉換係列(單(非)球麵柱麵透鏡、光束轉換器、光束準直器、光纖耦合器)、光場勻化器、光束擴散器、微光學晶圓等。用於(yu) “產(chan) 生光子”的半導體(ti) 激光元器件和原材料實現銷售收入2.29億(yi) 元元,同比增長0.2%。 炬光科技從(cong) 事光子行業(ye) 上遊的高功率半導體(ti) 激光元器件和原材料(“產(chan) 生光子”)、激光光學元器件(“調控光子”)的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拓展光子行業(ye) 中遊的光子應用模塊、模組和子係統業(ye) 務(“提供光子應用解決(jue) 方案”)。重點布局汽車應用、泛半導體(ti) 製程、醫療健康三大應用方向。 42、博冠股份 廣州博冠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實現營業(ye) 收入1.63億(yi) 元,同比下滑7%,實現歸母淨利潤254萬(wan) 元,同比增長121%,公司產(chan) 品綜合毛利率水平較上年同期有大幅提高,實現扭虧(kui) 為(wei) 盈。其中,智能光電產(chan) 品實現收入1.61億(yi) 元,智能光電包含精密光學儀(yi) 器和智能業(ye) 務,其中精密光學儀(yi) 器業(ye) 務同比下降1.44%,智能業(ye) 務同比下降43.9%,主要是公司家居業(ye) 務戰略調整,產(chan) 品線做了收縮。 博冠股份圍繞視覺成像核心領域,以精密光學觀測儀(yi) 器、8K+AI 超高清前端采集設備為(wei) 產(chan) 業(ye) 方向,產(chan) 品包括天文望遠鏡、雙筒望遠鏡、觀鳥鏡、槍瞄、測距儀(yi) 等產(chan) 品。 43、凱鑫光電 凱鑫光電2023年度實現營業(ye) 收入1.08億(yi) 元,同比小幅增長1%;歸屬於(yu) 掛牌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1175萬(wan) 元,同比增長6%。 按照產(chan) 品來看,凱鑫光電在2023年度雙拋鏡麵實現營業(ye) 收入4937萬(wan) 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13%,主要因類產(chan) 品中涉及消費類電子產(chan) 品,受市場影響營業(ye) 收入下降,營業(ye) 成本隨之下降;棱鏡鏡麵實現收入3617萬(wan) 元,比上年同期上漲15.3%;鍍膜鏡麵實現收入1922萬(wan) 元,比上年同期上漲8.3%;裝配鏡麵實現收入349萬(wan) 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主要因為(wei) 該類產(chan) 品為(wei) 消費類電子出口產(chan) 品,歐美市場萎縮,市場影響營業(ye) 收入下降。 44、格納斯光電 格納斯光電2023年度實現營業(ye) 收入1.05億(yi) 元,同比下滑19%;歸屬於(yu) 掛牌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914萬(wan) 元,下滑20%。業(ye) 績變動主要原因係消費電子市場需求疲軟,終端消費需求複蘇緩慢,同時冷加工同行業(ye) 產(chan) 能集中釋放,產(chan) 品價(jia) 格競爭(zheng) 激烈。分產(chan) 品看,透鏡熱壓成型元件實現收入1642萬(wan) 元,同比下滑36%;棱鏡熱壓成型元件實現收入471萬(wan) 元,同比下滑31%;光學級棒料元件實現收入5713萬(wan) 元,同比下滑22%;精密光學元件實現收入1167萬(wan) 元,同比增長2%;非球麵預製件實現收入678萬(wan) 元,非球麵預製件滿足智能駕駛、智慧醫療等高端非球麵鏡片需求,這部分產(chan) 品主要為(wei) 外銷出口產(chan) 品。 45、思銳光學 思銳光學2023年度實現營業(ye) 收入營業(ye) 收入2.6億(yi) 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9%;歸屬於(yu) 掛牌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3131萬(wan) 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6%。按產(chan) 品看,光學鏡頭實現收入9794萬(wan) 元,同比增長59%;光學元件實現收入576萬(wan) 元,同比增長112%。2023年度思銳光學推出多款鏡頭新品,市場銷售較好;新增加投影儀(yi) 產(chan) 品銷售,光學元件銷售額增長。思銳光學自2015年即開始涉足光學領域,投入研發光學類產(chan) 品,將產(chan) 品由非光學類攝影攝像器材拓展延伸至可互換光學鏡頭及精密光學元器件。 46、北創光電 北創光電2023年度實現營業(ye) 收入9528萬(wan) 元;同比下降9.29%,歸屬於(yu) 掛牌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1609萬(wan) 元,同比增長0.76%。北創光電立足光學元件加工製造,主要產(chan) 品有精密光學鏡片、光學鏡頭、光學檢測儀(yi) 器等。 47、首量科技 首量科技2023年度實現營業(ye) 收入5923萬(wan) 元,同比增長24%。產(chan) 品類別來看,晶體(ti) 業(ye) 務實現收入1586萬(wan) 元,同比增長29%;光纖業(ye) 務實現收入3485萬(wan) 元,同比增長20%;光學業(ye) 務實現收入517萬(wan) 元,同比下滑17%。晶體(ti) 、光纖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主要是美迪希、瑞爾通醫療等大客戶訂單量增加所致。光學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7%,主因為(wei) 市場競爭(zheng) 激烈,訂單減少。 首量科技長期紮根於(yu) 石英光纖、氟化物晶體(ti) 、光學鍍膜加工製造子行業(ye) ,主營業(ye) 務特種光纖、晶體(ti) 材料、光學透鏡的研發技術和加工工藝具有技術壁壘高、研發投入大的特點。 48、光和光學 光和光學2023年度實現營業(ye) 收入4485萬(wan) 元,同比下滑11%;歸屬於(yu) 掛牌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288萬(wan) 元。 光和光學主要對原料玻璃進行加工並經銷加工過程中相關(guan) 的原材料和設備,為(wei) 品質要求較高的日本客戶及其它客戶提供具有專(zhuan) 業(ye) 加工技術和符合客戶標準的各類相關(guan) 產(chan) 品。主要客戶有Japan Display Inc、Nanox Philippines Inc、Optics Balzers AG、鳳凰光學等。 49、瑞森光學 瑞森光學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1118萬(wan) 元,同比下滑30%;歸屬於(yu) 掛牌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179萬(wan) 元,同比下滑49%。業(ye) 績下滑主要受公司維護客戶不當,導致客戶流失等因素影響,不存在產(chan) 品分類收入構成的大額變動情況。 瑞森光學主營精密光學元件,生產(chan) 各類光學玻璃及光學晶體(ti) 材料、光學元件及鍍膜產(chan) 品。 50、聞泰科技 聞泰科技2023年實現營業(ye) 收入612億(yi) 元,同比增長5.4%;歸屬於(yu) 上市公司股東(dong) 的淨利潤為(wei) 11.8億(yi) 元,同比下降19%。 聞泰科技於(yu) 2021年在完成光學業(ye) 務收購。經過公司的努力運營,光學模組業(ye) 務從(cong) 最開始的每月虧(kui) 損數千萬(wan) 發展到實現盈虧(kui) 平衡。2023年聞泰科技的光學模組業(ye) 務淨虧(kui) 損7.19億(yi) 元。虧(kui) 損的主要原因:第四季度,由於(yu) 公司停止生產(chan) 特定客戶光學模組產(chan) 品而導致 2023 年度計提資產(chan) 減值準備2.95億(yi) 元,資產(chan) 處置損失2.26億(yi) 元,相關(guan) 人員安置費用、遞延所得稅轉出影響合計 1.93億(yi) 元,前述事項合計減少公司2023年年度淨利潤合計7.14億(yi) 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