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xing) 則民族興(xing) ,科技強則國家強。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hui)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hui) 、兩(liang) 院院士大會(hui) 在北京召開。會(hui) 上揭曉的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50個(ge) 項目。國家科學技術獎是為(wei) 了獎勵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ge) 人、組織,旨在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包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楊中民、韋小明教授參加大會(hui)
工業(ye) 級高功率光纖激光器關(guan) 鍵技術及產(chan) 業(ye) 化項目第一完成人閆大鵬
“工業級高功率光纖激光器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團隊創新地解決了增益光纖光致暗化與拉曼效應抑製、半導體激光泵浦源波長鎖定、光纖合束輸出光束質量提升等亟待解決的國際難題,開創了圓形改性雙包層大模場光纖激光器體係,自主研製了6大類200多個品種工業級光纖激光器,涵蓋了激光製造亟需的各種高端光纖激光器。近三年,項目團隊研發的高功率光纖激光器在1500餘家國內用戶應用35餘萬台,並出口至500多家國外用戶應用5萬餘台。
科技創新是項係統性工程,高校與(yu) 企業(ye) 扮演著功能不同但優(you) 勢互補的角色,來自高校的前瞻性研究可以為(wei) 企業(ye) 提供技術思路和解決(jue) 方案;來自企業(ye) 的市場信息和資金支持可以分散高校的研發風險,加快技術的成熟與(yu) 產(chan) 品生產(chan) ,完成“從(cong) 0到1”“從(cong) 1到N”的跨越。產(chan) 學研協同創新是激光行業(ye) 構建研發體(ti) 係、破解“卡脖子”難題的寶貴資源。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