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7月1日電 (李明芮)解決(jue) 三維切割的“痛點”,實現激光器、激光頭和操作係統等核心器件的全自研,建立半導體(ti) 激光器外延片、芯片、器件、模組垂直一體(ti) 化生產(chan) 體(ti) 係……時下,山東(dong) 濟南正“逐光”而行,探索“激光+”戰略,圍繞智能製造延伸產(chan) 業(ye) 鏈,構建更加優(you) 越的激光科技創新生態鏈。
記者7月1日跟隨濟南市激光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集中采訪活動走進濟南金威刻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濟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ye) ,實探該市激光產(chan) 業(ye) 向“新”而行的澎湃動力。
7月1日,媒體(ti) 記者參觀濟南金威刻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廳。李明芮 攝
走進濟南金威刻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記者發現,該公司產(chan) 品覆蓋切割、焊接、自動化、新能源、超精密等領域,擁有高規格的生產(chan) 能力、科學的裝配產(chan) 線和完善的售後服務體(ti) 係。
據上述公司總經理蔣習(xi) 鋒介紹,目前該公司生產(chan) 麵積突破20萬(wan) 平方米,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近200項。其中公司自主研發的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具有高精度、高速度、高柔性等優(you) 勢,可以一次性完成複雜零件的修邊和切孔工作,相較於(yu) 傳(chuan) 統加工方式,綜合效率提高了3倍-5倍,可廣泛應用於(yu) 汽車製造、航空航天等行業(ye) 。“該設備的推出有效解決(jue) 了三維切割的‘痛點’,更解決(jue) 了同類設備長期依賴進口以及成本過高的難題。”
濟南金威刻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是濟南“逐光”而行探索“激光+”戰略的典型案例。同為(wei) 激光企業(ye) 的濟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堅持“創新和技術”雙輪驅動的核心戰略,公司積極探索新技術,新領域,構建起激光器、激光頭、操作係統、套料軟件、生產(chan) 管理係統、傳(chuan) 動係統六大核心部件自研自產(chan) 的激光生態,實現了激光器、激光頭和操作係統等核心器件的全自研。
濟南邦德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辦主任王魯介紹稱,目前正在建設中的邦德激光全球總部基地,占地308畝(mu) ,整體(ti) 建築麵積25萬(wan) 平方米,將建設集高功率激光切割機、自動化設備、核心光學器件、操作係統於(yu) 一體(ti) 的綜合性激光產(chan) 業(ye) 園。“借助新園區的建設契機,公司將廣泛吸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來濟設廠,聚力發展激光加工產(chan) 業(ye) ,培育發展產(chan) 業(ye) 核心要素,加快激光產(chan) 業(ye) 鏈一體(ti) 化發展。”
除了激光產(chan) 業(ye) 鏈下遊的日益創新完善,濟南激光產(chan) 業(ye) 鏈上遊和中遊也不斷攻堅克難。目前,濟南市激光產(chan) 業(ye) 鏈條較為(wei) 完備,已形成覆蓋半導體(ti) 外延材料、晶體(ti) 元器件、激光器、激光加工裝備、激光通信、激光探測與(yu) 監測應用服務等完整產(chan) 業(ye) 鏈條。
山東(dong) 華光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cong) 事半導體(ti) 激光器外延片、芯片、器件和模組的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
“我們(men) 主要產(chan) 品包括半導體(ti) 激光器芯片、巴條,以及疊陣類激光器、光纖耦合半導體(ti) 激光器等。”山東(dong) 華光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德華告訴記者,其公司的產(chan) 品廣泛應用於(yu) 測量傳(chuan) 感、先進製造、醫療健康、激光打印機等領域。“我們(men) 將繼續深耕半導體(ti) 激光技術領域,不斷突破激光材料技術創新,將激光技術推動製造產(chan) 業(ye) 向價(jia) 值鏈高端拓展,進一步加快先進激光技術的研發。”
作為(wei) 一家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高端短脈衝(chong) 激光器和激光裝備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ye) ,山東(dong) 鉑銳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張百濤稱,該公司基於(yu) 自有光纖和固體(ti) 激光技術推出超快激光器、納秒激光器、中紅外激光器三大係列產(chan) 品。
7月1日,媒體(ti) 記者參觀山東(dong) 微感光電子有限公司。李明芮 攝
在細分市場裏,山東(dong) 微感光電子有限公司深耕礦山安全智能傳(chuan) 感器和安全物聯網領域20年。山東(dong) 微感光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薑濤介紹稱,公司主導產(chan) 品智能激光氣體(ti) 傳(chuan) 感器模塊率先實現了大溫度範圍、超低功耗、高精度、高可靠性激光甲烷檢測,填補國內(nei) 高性能礦山激光氣體(ti) 檢測領域的空白。
據濟南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耿汝年介紹,近年來,濟南先後出台並實施《濟南市打造先進製造業(ye) 和數字經濟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群實施方案》《濟南市激光產(chan) 業(ye) 發展行動方案》等政策舉(ju) 措,統籌實施基礎材料補鏈、激光器件建鏈、激光裝備固鏈、應用示範融合和支撐體(ti) 係強化“五大工程”,目前全市擁有激光企業(ye) 300多家。(完)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