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裏秦川,巍巍秦嶺如一條巨龍橫亙(gen) 東(dong) 西,又恰似中華大地隆起的脊梁。
陝西,曾孕育十三朝古都的輝煌,今日更肩負起科技自強的時代重任。光子產(chan) 業(ye) “追光”而行,在微觀世界探尋光明;新能源汽車換道超車,從(cong) 黃土高原駛向綠色未來;太陽能光伏聚光生“金”,將燦爛陽光轉化為(wei) 不竭動能……科技創新的“峰巒”在三秦大地挺立。
“十四五”以來,陝西以勇立潮頭、爭(zheng) 當時代弄潮兒(er) 的誌向和氣魄,將厚重的科教底蘊轉化為(wei) 創新的澎湃浪潮,為(wei) 國家科技創新發展貢獻堅實的“陝西力量”。

“追光計劃”照亮未來產(chan) 業(ye) 新賽道
11月初,西北地區首條矽光中試線將在陝西光電子先導院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貫通。這條承載陝西“追光”夢想的中試線,能為(wei) 國內(nei) 光子產(chan) 業(ye) 各類創新主體(ti) 提供多種類型光電、矽光芯片的研發和中試服務,將流片周期從(cong) 數月壓縮至數周。這條中試線,是觀察陝西光子產(chan) 業(ye) 聚鏈成群、加速崛起的重要窗口。
“從(cong) 化合物半導體(ti) 到矽光集成,我們(men) 的平台能力在持續躍遷。”陝西光電子先導院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軍(jun) 紅介紹,2021年,公司啟用先進光子器件工程創新平台,讓本土創新團隊在家門口就能完成從(cong) 設計到樣品的快速迭代,為(wei) 陝西乃至我國在光子領域構築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提供了堅實支撐。
2021年,陝西省將光子產(chan) 業(ye) 納入全省重點產(chan) 業(ye) 鏈,正式啟動“追光計劃”,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錨定方向。
核心部件是光子產(chan) 業(ye) 發展的命脈。5年前,我國高端光子設備與(yu) 元器件還高度依賴進口。這樣的局麵,正被一係列自主研發的突破所改寫(xie) 。“我們(men) 自主研發的飛秒激光器的核心部件,20天就能交付,成本降了一半。”西安中科微精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珊說。
“十四五”期間,陝西在“追光計劃”基礎上實施“躍遷行動”,推動產(chan) 業(ye) 跨越式發展。數據顯示,陝西光子企業(ye) 數量從(cong) 2021年初不足100家,增長至2024年的379家;產(chan) 業(ye) 規模從(cong) 150億(yi) 元躍升至365億(yi) 元,初步構建起“材料—芯片—器件—係統”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條。
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創新生態的有力托舉(ju) 。2024年,陝西啟動秦創原光子產(chan) 業(ye) 創新聚集區建設,為(wei) 高成長性科技企業(ye) 精準對接要素與(yu) 資金。以西安中科光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為(wei) 代表的“耐心資本”,通過“孵化+投資+服務”模式,為(wei) 企業(ye) 提供從(cong) 研發到市場的全鏈條支撐,加速成果轉化。
如今,陝西光子產(chan) 業(ye) 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從(cong) 作為(wei) “汽車之眼”的激光雷達到智能手機的3D傳(chuan) 感,從(cong) 衛星通信的激光鏈路到工業(ye) 製造的精密加工,陝西之“光”正點亮千行百業(ye) 。
西安高新區光子產(chan) 業(ye) 鏈黨(dang) 委書(shu) 記、西安中科光機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曹慧濤說,陝西已形成“上市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規上企業(ye) ”光子產(chan) 業(ye) 集群,正從(cong) 光子技術策源地向全國光子產(chan) 業(ye) 高地加速邁進。
“陝汽軍(jun) 團”駛向綠色智造新高地
今年前三季度,陝西省新能源汽車出口20.7萬(wan) 輛、出口額達280.2億(yi) 元,同比分別增長73.3%和79.7%,實現了量價(jia) 齊升,成為(wei) 帶動陝西外貿增長的核心引擎。陝西新能源汽車從(cong) 2020年的年產(chan) 5.95萬(wan) 輛到2024年的119.8萬(wan) 輛,4年增長約20倍,“陝西速度”背後是產(chan) 業(ye) 鏈的全麵躍升。
在西安比亞(ya) 迪高新工業(ye) 園,一塊“全球第一輛插電混動汽車誕生地”紀念碑見證著產(chan) 業(ye) 變遷。“我們(men) 從(cong) 電池起步,如今實現‘三電’係統全棧自研。”比亞(ya) 迪西安工廠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刀片電池技術、第五代DM技術等核心技術推動產(chan) 品持續迭代。2024年,該工廠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突破107萬(wan) 輛。
以比亞(ya) 迪為(wei) 龍頭,西安高新區聚集了180餘(yu) 家配套企業(ye) ,構建起“整車—三電—核心零部件”完整生態。
與(yu) 此同時,陝西汽車產(chan) 業(ye) 的另一支主力軍(jun) ——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汽”)也在新能源賽道上加速前行。“現在,每6分鍾就有一輛新能源重卡下線。”陝汽汽車總裝配廠安技辦高級業(ye) 務副經理伍曉明說,“過去我們(men) 主要裝配燃油車,如今生產(chan) 線上的‘含新量’持續提升,純電、氫燃料重卡已成為(wei) 新主力。”
市場數據印證了這一轉變。“陝汽新能源重卡已占國內(nei) 市場10%,相當於(yu) 全國每10輛新能源重卡中就有1輛來自陝汽。”陝汽新能源業(ye) 務推進辦公室副主任王華棟介紹,2024年,陝汽新能源商用車銷量達1.38萬(wan) 輛,同比增長超200%。
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的背後,是精準的頂層設計。陝西創新性地將乘用車(新能源)與(yu) 商用車(重卡)兩(liang) 條產(chan) 業(ye) 鏈同時列為(wei) 省級重點產(chan) 業(ye) 鏈,由省級領導擔任“鏈長”,形成“企業(ye) 提報需求、鏈長統籌資源、專(zhuan) 班精準服務”閉環機製。
從(cong) 《乘用車(新能源)產(chan) 業(ye) 鏈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到《陝西省加快新能源與(yu) 智能網聯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支持產(chan) 業(ye) 發展的“四梁八柱”被快速搭建起來。
目前,陝西汽車產(chan) 業(ye) 省內(nei) 配套率已從(cong) 2020年的32%提升至如今的57%。按照規劃,到2027年,陝西新能源汽車年產(chan) 量將突破150萬(wan) 輛,產(chan) 值超4000億(yi) 元的產(chan) 業(ye) 集群將加速成形,為(wei) 陝西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陽光動能”塑造能源轉型新格局
日前,全國工商聯發布2025民營企業(ye) 研發投入500家榜單,位於(yu) 西安的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基綠能”)位居中國光伏行業(ye) 首位。這一成就印證了陝西光伏產(chan) 業(ye) 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從(cong) “製造”到“智造”的深刻變革。
近日,記者在位於(yu) 隆基中央研究院的實驗室看到,科研人員正專(zhuan) 注地操作設備,加快研發光伏新技術。這裏是隆基綠能的“光伏大腦”,也是陝西光伏科技創新的策源地。
“我們(men) 是在光伏世界的‘無人區’奔跑。”隆基綠能首席科學家、隆基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徐希翔感慨道。從(cong) 晶矽—鈣鈦礦疊層電池到HIBC矽電池,隆基綠能在短短數年間10餘(yu) 次刷新電池轉化效率紀錄,並在國際期刊《自然》《科學》等連續發表成果,展現出中國光伏企業(ye) 在基礎研究領域的硬實力。
技術突破帶動產(chan) 業(ye) 聚變。在西安經開區光伏科技產(chan) 業(ye) 園,年產(chan) 9GW高效單晶電池項目正加緊建設。項目經理楊凱介紹:“項目采用全球最先進的電池工藝,建成後將成為(wei) 全球轉換效率最高、加工成本最低的高效單晶電池製造基地。”
以隆基綠能為(wei) 龍頭,陝西已形成覆蓋矽料、矽片、電池、組件、裝備及應用的全產(chan) 業(ye) 鏈。在西鹹新區,拉普拉斯(西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20餘(yu) 家配套企業(ye) 相繼入駐;在榆林,陝西有色天宏瑞科矽材料有限責任公司8萬(wan) 噸電子級粒狀多晶矽產(chan) 業(ye) 升級項目全麵啟動;在渭南,陝西拓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耕光伏應用產(chan) 品研發製造……“鏈主”引領、“鏈企”協同的產(chan) 業(ye) 生態日益完善。
陝西光伏產(chan) 業(ye) 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矽片出貨量連續九年保持全球第一,光伏組件市場占有率穩居世界首位。2025年,年產(chan) 值超3500億(yi) 元的光伏產(chan) 業(ye) 創新集群在陝西加速崛起,為(wei) 能源革命注入更強勁的“陽光動能”。
回顧“十四五”,陝西在光子產(chan) 業(ye) 中“尋光”,於(yu) 新能源汽車浪潮中換道,為(wei) 全球能源轉型供能。這份厚重的“三秦答卷”背後,是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的聚勢協同。麵向“十五五”,陝西將繼續強化戰略科技力量,讓更多創新種子從(cong) 實驗室走向生產(chan) 線,讓“陝西智造”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加澎湃的動能。
科技新印象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點燃服務西部大開發的創新引擎
在西安西鹹新區,有一個(ge) 沒有圍牆的創新高地——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作為(wei) 教育部與(yu) 陝西省共建的國家級平台,這裏匯聚了西安交通大學30個(ge) 研究院及400餘(yu) 個(ge) 科研基地、智庫,聚力打造服務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創新引擎。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匯聚全球創新資源,以企業(ye) 主導的產(chan) 學研深度融合為(wei) 突破口,建設教育科技人才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
目前,通過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西安交通大學已與(yu) 248家龍頭領軍(jun) 企業(ye) 簽署共建聯合研究院(中心)協議,建立94個(ge) 校企深度融合創新聯合體(ti) ,解決(jue) 企業(ye) 技術難題2500餘(yu) 項。學校累計轉化成立科技型企業(ye) 276家,融資金額超過5.5億(yi) 元,轉讓許可專(zhuan) 利1400餘(yu) 件。
榆林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推動一塊煤實現“七十二變”
曾經以“烏(wu) 金”聞名的陝西榆林,如今正以一場能源革命刷新發展底色。作為(wei) 國家級能源革命創新示範區,榆林推動煤炭實現“七十二變”。
科技創新持續突破。榆林中科潔淨能源創新研究院已開展50餘(yu) 項科研項目,突破金屬鎂冶煉精準脫硝等全球首創技術;榆橫綜合中試及示範基地通過“研發投入40%獎勵”等政策,加速技術從(cong) 實驗室走向產(chan) 業(ye) 。
綠色轉型成效顯著。榆林建成萬(wan) 噸級煤矸石生態功能土中試示範項目,讓廢棄的煤矸石轉化為(wei) 硬質骨料及低階煤等產(chan) 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yu) 封存(CCUS)項目年捕集二氧化碳115萬(wan) 噸,一批示範項目陸續落地……2025年,榆林53個(ge) 重點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238.5億(yi) 元,為(wei) 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探索出新路。
“曲率引擎”硬科技企業(ye) 社區:打造企業(ye) “光速”孵化器
在西安高新區,一座以“曲率引擎”為(wei) 名的硬科技企業(ye) 社區,正成為(wei) 西部光子產(chan) 業(ye) 創新的核心引擎。作為(wei) 國家級科技企業(ye) 孵化器,這裏聚焦光子傳(chuan) 感等前沿領域,構建起“孵化器+加速器+騰飛器”的鏈式創新載體(ti) 。
“曲率引擎”依托陝西光電子先導院科技有限公司公共平台,吸引行業(ye) 內(nei) 諸多龍頭企業(ye) 集聚,推動產(chan) 業(ye) 鏈聚沙成塔。目前已有63家科技型企業(ye) 入駐社區,其中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11家、省級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1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3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ye) 42家。
曲率引擎光子傳(chuan) 感園將於(yu) 今年底建成投用,可容納20餘(yu) 家硬科技企業(ye) 入駐。該園區的目標是培育科創板IPO企業(ye) ,成為(wei) 西安打造千億(yi) 級光子產(chan) 業(ye) 集群的“騰飛之基”。
【來源:陝西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