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發光二極管(LED)替代傳(chuan) 統人工光源用於(yu) 農(nong) 作物生長補光,既節能降耗,又提高作物品質。由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農(nong) 業(ye) 環境與(yu) 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楊其長研究員主持完成的“LED植物光源節能高效生產(chan) 關(guan) 鍵技術研究與(yu) 應用”1月27日在京通過了農(nong) 業(ye) 部組織的專(zhuan) 家鑒定。以方智遠院士為(wei) 首的鑒定委員會(hui) 評價(jia) 該成果總體(ti) 上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經濟、社會(hui) 、生態效益顯著,推廣和應用前景廣闊,為(wei) 設施農(nong) 業(ye) 、組織培養(yang) 、植物工廠等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人工光是密閉式植物生產(chan) 係統(組織培養(yang) 、植物工廠、育苗等)的唯一光源。目前,人工植物光源主要采用熒光燈、高壓鈉燈、白熾燈,耗能高且熱輻射大,光合效率較低。
據楊其長介紹,植物光合作用主要是利用波長為(wei) 610—720納米(波峰為(wei) 660納米)的紅橙光,吸收的光能約占生理輻射的55%左右;其次是波長為(wei) 400—510納米(波峰為(wei) 450納米)的藍紫光,約占8%左右。因此,開發出以這兩(liang) 個(ge) 波段(特別是波峰)的人工光源將會(hui) 大大提高光能利用率。LED光源的出現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提供了可能。
以楊其長為(wei) 首的課題組研製出光質、光強、頻率可調,且具有耐高溫高濕環境的LED植物專(zhuan) 用光源和植物工廠LED光源係統,針對植物育苗、組織培養(yang) 、葉菜與(yu) 藥用植物設施種植、溫室補光等不同用途對光照的特定需求,開發出以紅藍光LED為(wei) 主要成分、光環境智能可調、易於(yu) 安裝的LED柔性燈帶、燈管、燈板等多個(ge) 係列的LED光源,並通過LED與(yu)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結合,顯著降低了係統能耗。提出了采用紅藍LED組合光源對采前水培葉菜實施2—5天短期連續光照、提高葉菜綜合品質的方法,並結合營養(yang) 液調控技術,實驗表明有利於(yu) 降低水培葉菜硝酸鹽含量、提高可溶性糖及維生素C含量,解決(jue) 了無土栽培的品質調控難題。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