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牌1天後,樂(le) 凱膠片(600135)如市場所期待的拋出了控股股東(dong) 與(yu)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重組的消息,重組後樂(le) 凱膠片或將被定位為(wei) 航天科技集團的光學薄膜業(ye) 務平台。
戰略合作先行
9月7日,公司接到控股股東(dong) 中國樂(le) 凱膠片集團公司轉來的國務院國有資產(chan) 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2011年9月5日《關(guan) 於(yu)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yu) 中國樂(le) 凱膠片集團公司重組的通知》,根據文件精神,樂(le) 凱集團整體(ti) 並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成為(wei) 其全資子企業(ye) 。
實際上,對於(yu) 航天科技集團重組樂(le) 凱膠片的傳(chuan) 聞早已有之。今年1月15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yu) 中國樂(le) 凱膠片集團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大力發展國家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強我國航天軍(jun) 工基礎材料領域建設,並稱對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大型企業(ye) 集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yi) 。
消息一出,立刻被市場理解為(wei) 這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重組樂(le) 凱膠片的前站。在此之後,樂(le) 凱膠片股價(jia) 一路高歌猛進,從(cong) 1月底的10.92元/股連續上漲至3月初的17.99元/股,短短兩(liang) 個(ge) 多月的時間漲幅超過6成。在次期間,公募明星王亞(ya) 偉(wei) 與(yu) 牛散的操作逆向而行,堅守近4年後大幅減持。中報顯示,牛散唐建純、樓慕涵、唐美秀、徐文分別持有樂(le) 凱膠片478萬(wan) 股、359萬(wan) 股、278萬(wan) 股和254萬(wan) 股,分列公司第2、第6、第8和第9大股東(dong) ,其中三人在二季度時還對樂(le) 凱膠片進行了增持。
定位光學薄膜平台
航天科技集團入主後將如何定位樂(le) 凱膠片恐怕是投資者更為(wei) 關(guan) 心的問題。
在新材料領域,航天科技集團旗下的實業(ye) 平台為(wei) 中國航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今年7月11日,航天控股通過產(chan) 權交易公開投標和協議轉售等方式,收購深圳瑞華泰薄膜科技有限公司55%的股份。雙方將以聚酰亞(ya) 胺材料為(wei) 切入點,全力推動新材料產(chan) 業(ye) 的發展。這筆收購被視為(wei) 航天科技集團向規模化發展新材料產(chan) 業(ye) 目標的實現邁出的第一步。
據了解,航天科技集團將把以聚酰亞(ya) 胺為(wei) 代表的新材料項目列為(wei) 航天控股的下一個(ge) 戰略發展重點,並將整合集團優(you) 勢資源,全力將其打造成“十二五”期間新材料領域的行業(ye) 龍頭。而航天控股的規劃則是,在“十二五”期間投入15億(yi) 元發展聚酰亞(ya) 胺薄膜項目,拓展新材料業(ye) 務。聚酰亞(ya) 胺薄膜作為(wei) 一種特種工程材料,已經廣泛應用於(yu) 航空、航天、電子、電氣、液晶顯示、膜分離技術等領域。
早在2010年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雷凡培曾參觀樂(le) 凱集團。雙方交流的重點正是光學薄膜的行業(ye) 現狀以及未來發展趨勢,樂(le) 凱集團也曾表達了立誌要打造平板顯示器(FPD)用光學級聚酯薄膜及深加工產(chan) 品生產(chan) 基地。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