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傳(chuan) 感器,由於(yu) 其本身具有結構緊湊,靈敏度高,分辨率小和能夠實現波分複用等優(you) 點,在橋梁、航天、電力以及智能結構等方麵有潛在的應用,成為(wei) 當前傳(chuan) 感器領域的研究熱點。作為(wei) 光纖傳(chuan) 感器的核心器件之一,光纖布拉格光柵(FBG),傳(chuan) 統製備的方法主要是基於(yu) 紫外激光和相位掩膜板。近年來,隨著飛秒激光器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光纖傳(chuan) 感器開始使用飛秒激光脈衝(chong) 來製作。另一方麵,在光纖材料的選擇上,光子晶體(ti) 光纖由於(yu) 具有特殊的結構特性和模式特性,在光纖傳(chuan) 感領域表現出了極大的優(you) 勢並得到了學者們(men) 的普遍關(guan) 注。
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陸培祥教授領導的“超快激光”團隊,利用800nm飛秒激光脈衝(chong) ,在全固的布拉格光纖中製作了彎曲不敏感溫度應變敏感的雙參數傳(chuan) 感器,並係統研究了其模式特性和傳(chuan) 感特性。研究表明,在該種光纖中製備的FBG,透射譜的四個(ge) 諧振峰對應了不同的諧振模式,隨著應變和溫度的增加,諧振波長向長波方向漂移,同時表現出相同的應變靈敏度和不同的溫度靈敏度。此外,四個(ge) 諧振峰波長對環境造成的彎曲變化不敏感,很好的避免了實際測量中多個(ge) 參數的交叉敏感問題。這一成果有力的促進了光子晶體(ti) 光纖在傳(chuan) 感領域的應用,並且深化了對飛秒激光製備的光纖光柵光譜特性和傳(chuan) 感特性的認識。
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項目的資助。該研究成果發表於(yu) Optics Express Vol.19,No.15,13880–13891(2011)。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