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輸入功率與(yu) 效率
電源供應器的輸入功率之定義(yi) 為(wei) 以下之公式:
True Power = Pav(watt) = Vrms x Arms x Power Factor
即為(wei) 對一周期內(nei) 其輸入電壓與(yu) 電流乘積之積分值,需注意的是Watt≠VrmsArms而是Watt=VrmsArmsxP.F.,其中P.F.為(wei) 功率因素(Power Factor),通常無功率因素校正電路電源供應器的功率因素在0.6~0.7左右,其功率因素為(wei) 1~0之間。
電源供應器的效率之定義(yi) 為(wei) 為(wei) 輸出直流功率之總和與(yu) 輸入功率之比值。效率提供對電源供應器正確工作的驗證,若效率超過規定範圍,即表示設計或零件材料上有問題,效率太低時會(hui) 導致散熱增加而影響其使用壽命。
6. 動態負載或暫態負載
一個(ge) 定電壓輸出的電源,於(yu) 設計中具備反饋控製回路,能夠將其輸出電壓連續不斷地維持穩定的輸出電壓。由於(yu) 實際上反饋控製回路有一定的頻寬,因此限製了電源供應器對負載電流變化時的反應。若控製回路輸入與(yu) 輸出之相移於(yu) 增益(Unity Gain)為(wei) 1時,超過180度,則電源供應器之輸出便會(hui) 呈現不穩定、失控或振蕩之現象。實際上,電源供應器工作時的負載電流也是動態變化的,而不是始終維持不變(例如硬盤、軟驅、CPU或RAM動作等),因此動態負載測試對電源供應器而言是極為(wei) 重要的。可編程序電子負載可用來模擬電源供應器實際工作時最惡劣的負載情況,如負載電流迅速上升、下降之斜率、周期等,若電源供應器在惡劣負載狀況下,仍能夠維持穩定的輸出電壓不產(chan) 生過高激(Overshoot)或過低(Undershoot)情形,否則會(hui) 導致電源之輸出電壓超過負載組件(如TTL電路其輸出瞬時電壓應介於(yu) 4.75V至5.25V之間,才不致引起TTL邏輯電路之誤動作)之承受電源電壓而誤動作,進一步造成死機現象。
7. 啟動時間與(yu) 保持時間
啟動時間為(wei) 電源供應器從(cong) 輸入接上電源起到其輸出電壓上升到穩壓範圍內(nei) 為(wei) 止的時間,以一輸出為(wei) 5V的電源供應器為(wei) 例,啟動時間為(wei) 從(cong) 電源開機起到輸出電壓達到4.75V為(wei) 止的時間。
保持時間為(wei) 電源供應器從(cong) 輸入切斷電源起到其輸出電壓下降到穩壓範圍外為(wei) 止的時間,以一輸出為(wei) 5V的電源供應器為(wei) 例,保持時間為(wei) 從(cong) 關(guan) 機起到輸出電壓低於(yu) 4.75V為(wei) 止的時間,一般值為(wei) 17ms或20ms以上,以避免電力公司供電中於(yu) 少了半周或一周之狀況下而受影響。
8. 其它
在電源具備一些特定保護功能的前提下,還需要進行保護功能測試,如過電壓保護(OVP)測試、短路保護測試、過功保護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