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dong) 方證券分析指出,海外主要主流的配線廠商如3M、泰科ADC其配線產(chan) 品營收規模都在10億(yi) 美元級別,海外市場不容忽視。光通信公司針對海外市場進行管理體(ti) 係和人才儲(chu) 備方麵的投入,預計今年有望進入收獲期,海外市場基於(yu) 深圳基地製造,對外拓展有望逐步進入加速增長期。
“並不容易,康寧、OFS等企業(ye) 其實早已經在這些國家布局並實現了產(chan) 業(ye) 化,我們(men) 進軍(jun) 這些地方不僅(jin) 要麵對當地產(chan) 業(ye) 壓力,還要應對國際巨頭的競爭(zheng) 。”烽火通信副總裁熊向峰向記者表示。
此外,2012年華為(wei) 遭遇澳大利亞(ya) 政府的禁標項目,受牽連的同時還有亨通光電。亨通光電總經理錢建林向記者介紹,該項目中,華為(wei) 的寬帶整體(ti) 方案打包了亨通光電的光纖光纜,兩(liang) 家廠商皆成為(wei) “政治經濟學”的受害者。亨通光電上半年海外市場增長放緩也與(yu) 此有關(guan) 。
華為(wei) 、中興(xing) 近幾年的海外擴張中為(wei) 國內(nei) 光纖光纜廠商進軍(jun) 海外提供了極為(wei) 廣闊的平台,但隨著兩(liang) 大國際巨頭遭遇國際貿易阻力,光纖光纜廠商也因此受挫。而且可以想象,在今後幾年的競爭(zheng) 中,國內(nei) 光纖光纜廠商同樣會(hui) 遭遇如中興(xing) 、華為(wei) 一樣的困境。
“這主要還是因為(wei) 核心競爭(zheng) 力不強,”錢建林介紹,“目前,我們(men) 產(chan) 品的主要優(you) 勢是價(jia) 格。還需進一步向核心領域轉型。”
向高精尖轉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國內(nei) 光纖光纜廠商在光棒等高精尖領域轉型已經初有成績。
以中天科技為(wei) 例,其光纖預製棒在2011年10月份已經實現200噸的產(chan) 能,今年每個(ge) 月可以達產(chan) 能15-18噸,上半年大約貢獻了1167萬(wan) 的淨利潤。華泰證券預計,在光棒產(chan) 能擴張到600噸的規模時候,每年能為(wei) 中天貢獻5千萬(wan) 左右的淨利潤。“
此外,在2011年底,亨通光電光棒產(chan) 能已實現350噸,滿足自身需求的40%;烽火通信與(yu) 藤倉(cang) 公司合資成立的光棒項目已經步入成熟期並開始貢獻業(ye) 績,投資收益約為(wei) 385萬(wan) 元。
據記者了解,目前我國整體(ti) 光纖預製棒產(chan) 能約為(wei) 1000噸,國內(nei) 需求預計約3600噸。仍有2600噸需進口。長期以來光棒、光纖、光纜三大領域的利潤比值基本維持在7:2:1。雖然近幾年國內(nei) 光棒產(chan) 量不斷增長,但仍有大部分光棒利潤外流至日韓企業(ye) 。
2012年上半年,烽火通信與(yu) 藤倉(cang) 公司共出資3000萬(wan) 美元對光棒項目增資;中天科技募資8.7億(yi) 元擴充光纖預製棒項目;亨通光電的光棒二期項目也已在進行時,預計2013年底完成,產(chan) 能600噸,可貢獻利潤1.2億(yi) 元。光棒利潤值正逐步向國內(nei) 回流。
此外,近兩(liang) 年國際通信流量激增,國際海纜業(ye) 務迅猛增長,中天科技從(cong) 2011年至今已分別在美國、沙特等國家和地區取得突破;亨通光電也已經特種光電複合海底電纜及海底光纜項目並已投入生產(chan) 。海纜素有“光纜之王”美譽,其利潤值也遠遠高於(yu) 普通光纜。中天、亨通的海纜項目也將在今後幾年顯現其威力。
從(cong) 財報分析來看,光纖光纜企業(ye) 之所以在通信界的冬天裏逆勢上揚,很大程度上依賴於(yu) 寬帶中國戰略的刺激。而國內(nei) 光纖光纜企業(ye) 的任務則是在這段增值期內(nei) 實現向高精尖轉型,並逐步實現海外擴張,如此方能在今後長遠的競爭(zheng) 中立於(yu) 不敗之地。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