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機器人

東莞機器人產業成製造標杆 “機器換人”箭在弦上

星之球激光 來源:南方日報2015-10-20 我要評論(0 )   

10月18日,央視著名財經類節目《對話》播出《“機器換人”的東(dong) 莞樣本》,就“機器換人”議題,與(yu) 東(dong) 莞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袁寶成以及當地企業(ye) 界、科學界、員工代表展開對話...

  10月18日,央視著名財經類節目《對話》播出《“機器換人”的東莞樣本》,就“機器換人”議題,與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以及當地企業界、科學界、員工代表展開對話,真實、鮮活、係統地講述了東莞力推“機器換人”的成效與啟示。雖然此前央視《對話》欄目也曾聚焦東莞迎戰金融危機、中國製造等話題,但直接將錄製現場搬到東莞工廠車間還是首次。
  作為在全省率先啟動“機器換人”並出台相應扶持政策的城市,過去一年,東莞的企業參與積極性空前高漲,全市“機器換人”申報項目達622個,遠超過去10年技改資助項目的數量總和。
  袁寶成表示,東莞機器換人並不是頭腦發熱,而是大勢所趨,隨著中國製造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製造業的拐點即將到來,麵對勞動力短缺、技術升級等實際情況,東莞政府順勢而為鼓勵企業進行機器換人,在為“東莞製造”培育智能製造新動力的同時,也已經在有意識地培育壯大當地機器人產業,加快經濟社會向更高層次轉型升級。
  “機器換人”到底要不要人?“機器換人”能否成就東莞?
  袁寶成:東莞的核心就是製造業。“機器換人”隻是我們轉型升級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儲備人才、完善產業鏈和產業結構,讓東莞的製造業一直在全球有一席之地。
  市長妙語對話央視
  “機器換人”到底要不要人?
  袁寶成:“機器換人”並不是不需要人了,而缺的恰恰是人,缺的是技術型的人才、技術型的技工、技術型的工程師。
  比較優勢消失讓“機器換人”箭在弦上
  廣東長盈精密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盈精密”)最近對拋光車間的一項生產工藝進行了升級改造,將其生產的手機金屬外觀元件結構進行顛覆,減去了原有的螺絲式固定設計。如此一來,與車間已經配置的工業機器人係統相結合,該車間將在每條生產線上再減少3個操作工。按照企業計劃,未來數年,長盈精密將陸續投入超過1.5億元,在東莞打造首個無人工廠。
  這在東莞並非個案,在長安,另一家本土上市企業——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勁勝精密”)前不久剛剛被國家工信部授予國家移動終端配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未來數年,勁勝精密將相繼投入超過5億元進行智能工廠打造。
   春江水暖鴨先知。促使這些製造企業主動尋求“機器換人”的,是正在迅速變革的全球製造業發展趨勢。近年來,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加速消失,國內用工成本不斷走高,加之東南亞等新興製造市場的崛起,歐美國家製造業的回歸等衝擊,以東莞為代表的“中國製造”在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逐漸消失。以往依靠廉價勞動力擴展全球市場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
  在東莞,2015年,全市用工缺口已達到10萬人的水平,對企業的日常經營和長遠發展造成直接影響。按照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總裁王建的說法,成本的不斷增加,正在加速蠶食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機器換人”對於很多企業而言已是箭在弦上。
 
  “人機共舞”擁抱製造業變革良機
  麵對這一趨勢,從2014年開始,東莞在全省範圍內率先舉起“機器換人”大旗,創新性地出台一係列扶持舉措鼓勵企業大範圍進行“機器換人”。
  2014年伊始,東莞市政府一號文《關於進一步扶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幹意見》明確將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推廣機器人應用作為發展實體經濟的重點工作之一。
  2014年6月25日,東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加快推動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東莞市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計劃(2014—2016年)》。東莞提出,要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和智能製造示範城市。
  2014年8月14日,東莞市政府辦公室正式印發《東莞市“機器換人”專項資金管理試行辦法》,2014—2016年,市財政連續三年每年安排預算2億元資助企業利用先進自動化設備進行新一輪技術改造,在東莞市電子、機械、食品、紡織、服裝、家具、鞋業、化工、物流等重複勞動特征明顯、勞動強度大、有一定危險性的行業領域企業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全麵推動實施“機器換人”。
  這一係列政策紅包很快在東莞製造業技能改造中激起一波碧水,讓企業參與技改的熱情空前高漲。
  據統計,自2014年9月至今年9月底,申報“機器換人”專項資金的622個有效項目(其中2014年438個),總投資達53.2億元,申報項目數量遠超過去10年技改資助項目的數量總和。涉及東莞市五大支柱產業及4個特色產業,其中,電子信息製造業、電氣機械及設備製造業兩個支柱產業項目最多,約占總數33%、37%;特色產業中以包裝印刷業項目最多,約占6%。
  “機器換人”的成效可謂立竿見影。東莞經信局局長葉葆華透露,今年1—8月,東莞全市工業技改完成投資額134.98億元,同比增長217.1%,“機器換人”拉動了工業技術改造投資的快速增長。
  對於企業而言,“機器換人”意味著企業用人成本的降低,但更為關鍵的是對企業生產工藝的提升和人才結構的提升。
   據估算,上述所有“機器換人”項目完成後,相關企業勞動生產率將平均提高65%;產品平均合格率將從88.2%提高至94.6%,減少用工37726人,單位產品成本平均下降10.87%。
  與此同時,包括長盈精密和勁勝精密在內的眾多參與“機器換人”企業,在加大力度招聘機器人係統軟件架構師、工程師、實施師等智能製造高端人才的同時,已經與東莞理工學院、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及科研機構展開合作,正在加快對傳統製造崗位工人進行適應智能工廠生產需求的技能培訓,幫助更多產業工人順利轉崗,讓“人機共舞”,擁抱製造業變革良機。
 
  機器人產業異軍突起為轉型領航
  “現在機器人太火了,隻要是稍微跟機器人沾邊的股票,稍微有點好消息就分分鍾漲停。”前不久,一場機器人專題高峰論壇在鬆山湖舉辦,作為演講嘉賓,東莞市機器人產業協會會長蔣仕龍的開場頗為接地氣,引起數百名到場者的關注。
  最近兩年,隨著“機器換人”專項資金扶持等政策的出台,以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機器人產業在東莞異軍突起,目前,東莞已經聚集了不少於270家與機器人相關的企業,這一數據較兩年前已呈現翻倍式增長。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提出建設或者正在建設的機器人產業園區、基地的城市及地區超過30個。麵對國內外強手如林的競爭者,東莞在發展機器人產業上充分結合自身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實際,堅持圍繞自主創新能力及產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緊密結合主要支柱產業的技能改造升級需求,從產業鏈上下遊布局,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機器人產業版圖。
  截至目前,東莞已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搭建起鬆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協同創新研究院、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等公共創新服務平台,並成功引進以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為代表的“運動控製與先進裝備技術創新團隊”、中組部“千人學者”、喬治亞理工學院終身教授李國民為學術帶頭人的“智能感知創新團隊”等兩支廣東省國際創新團隊;引進國家“863計劃”先進製造技術領域係統控製技術主題專家、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李迪,中央“千人計劃”專家、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工程學院材料科學博士莊德津,電子科技大學“精密機電測試與控製”學術團隊責任教授李迅波及其團隊。
  這些平台的搭建和業界領袖的加入,在帶動了一大批極具潛力的創新創業人才和企業先後進駐東莞的同時,也鼓勵著更多新型研發機構及企業牽手合作,不斷投身到區域機器人產業的藍海當中。
  更引起人們關注的是,包括長盈精密和勁勝精密在內的傳統製造企業,如今也已經在智能製造領域有所布局,以自身工廠智能改造為契機,通過產學研合作和自主團隊介入機器人研發製造領域,並提出未來將從傳統製造企業向智能製造服務商逐步轉變。
  又值丹桂飄香季,正是揚帆起航時。東莞的機器人產業,正迎著以“機器換人”為代表的製造業發展潮流,向智能製造的金字塔頂端闊步向前。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