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激光組件與材料
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進行時 政策引導高新科技
星之球激光 來源:科技日報2015-11-20
我要評論(0 )
11月14日下午,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部際協調小組第一次會(hui) 議在長沙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wan) 鋼主持會(hui) 議並發表講話。
11月14日下午,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部際協調小組第一次會議在長沙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主持會議並發表講話。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杜家毫出席會議並講話。部際協調小組各成員單位悉數出席,共同研究示範區建設部署,推動示範區發展。
去年12月,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獲國務院批準建設,成為全國第六家獲批的示範區,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曆經近一年時間的籌備,部際協調小組第一次會議首度詳細透露了這座聯合了三家高新區、地域橫跨三座城市的“湘三角”示範區的建設情況與進展。
高度共識:舉全省之力 建設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在推進自主創新和高技術產業發展方麵先行先試、探索經驗、做出示範的區域。成為示範區隊伍中的一員,既是至高榮譽,也是重大的責任與使命,它需要在完善科技創新體製機製、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方麵發揮重要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
湖南省委省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今年4月底,該省全麵部署和啟動了示範區建設工作,並達成了舉全省之力建設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高度共識。
在會議上,示範區的頂層設計——《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2015—2025年)》(審議稿)形成。
重點明確了“核心先行、輻射帶動、全麵提升”的“三步走”發展戰略、“一區三穀多園”的空間布局和“5+5+X”產業布局。
“三步走目標”是示範區建設路線圖。即: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實現示範區技工貿總收入“翻一番”,打造1個萬億核心區、形成5個千億級創新型產業集群、新引進100個高端創新團隊;第二個三年的時間,實現示範區技工貿總收入“翻兩番”,達2.6萬億元,輻射帶動全省率先實現全麵小康;再通過5年建設時間,實現示範區技工貿總收入“翻三番”,達5萬億元,把示範區建設成具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之都。
“一區三穀多園”的空間架構,是以長株潭三個國家高新區為主的核心區,打造長沙·麓穀創新穀,株洲·中國動力穀,和湘潭智造穀。同時,按“產業發展差異化、資源利用最優化、整體功能最大化”的思路,在三市規劃建設若幹園區,統籌產業集群發展。
“5+5+X”的產業布局,即:高端裝備、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文化創意等5個主導產業;移動互聯網、綠色建築、北鬥衛星導航應用、節能環保、高技術服務業等5個先導產業;以及3D打印、工業機器人、可穿戴設備、互聯網+、幹細胞、石墨烯、碳化矽纖維、大數據、雲計算等一批產業新業態。
此外,湖南省新近製定出台了《關於建設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若幹意見》,以六大機製構建,20條意見提出係列突破性政策措施。在未來,《綱要》將與《意見》共同為示範區建設開展“導航”。
“邊走邊試”:探索創新驅動發展的湖南經驗與模式
《綱要》起草,《意見》出台,曆經了近1年的時間。在此過程中,湖南嚐試著改革試點和示範,探索創新驅動發展新經驗、新模式。
湖南是農業大省,也是軍工大省,在軍工領域產業門類齊全,研發力量雄厚,曾創造新中國國防建設史上“多個第一”。在湖南曆年取得的重大科技獎勵中,“軍工成色”一直不減。軍民融合發展的探索,是全國現有示範區中最獨特的“示範點”。依托省政府與國防科技大學的省校合作機製,湖南組建了省產業技術協同創新研究院,設立了軍民融合創新專項資金,遴選轉化了激光陀螺、北鬥衛星導航等一批重大項目,規劃建設了湖南省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產業園和軍民融合創新創業基地。目前,首批自主可控計算機已交付使用,激光陀螺已建成批量生產線。在5—10年內,湖南有望培育北鬥衛星導航、信息安全等一批軍民融合創新型產業集群。
在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改革試點上,湖南研究製定了《科技計劃(專項)資金後補助管理辦法》,探索運用後補助、設立專項引導基金、政府購買服務等投入方式,並將41類科技計劃優化整合為5類別,年度科技項目數減少65%。
在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方麵,新啟動實施了“長株潭高層次人才聚集工程”。
為盤活該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資源,助力中小微企業“不差錢”,湖南探索科技與金融融合方式,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投資基金、支持長沙高新區設立科技支行、科技擔保公司、中小企業合作成長基金等,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超過10億元,還開發了專利權執行保險、創新型科技保險等金融產品。
“小試”結果:欲借力推動五大“試驗”開展
對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而言,一年的探索與嚐試,隻是“牛刀小試”了一把。但一年的“小試”後,湖南省向部際協調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提出了“借力”請求,
擬再推動五大“試驗”發展。
示範區的移動互聯網產業發展迅速,在位於長沙高新區裏、湖南省唯一的移動互聯網產業基地中,互聯網企業數已突破千家,吸引了甲骨文、微軟、穀歌、騰訊、58同城、中興、中移電商、金蝶等國內外“大咖”企業落戶。而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示範區期望能將長沙建設成國家級互聯網骨幹直連點城市,同時,也希望能在示範區試點開展電子發票業務。
近期,長沙獲批成為了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範城市,三年將獲9億元資金支持。湖南期望,能將示範區內株洲市、湘潭市與長沙市一並納入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範城市,共促示範區中小微企業快速發展。
對於長株潭示範區示範最大亮點的“軍民融合示範”,湖南擬依托省產業技術協同創新研究院,建設國家軍民融合改革創新示範區,探索“軍轉民”、“民參軍”協同創新新機製。進一步完善具長株潭特色的軍民融合技術協同創新體係,為全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提供深度示範範本。
湖南還擬在示範區內建設國家工程機械、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新材料等製造業創新中心,進一步擴大當地優勢產業發展。同時,湖南省正抓緊製定並積極推進《貫徹<中國製造2025>建設製造強省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實施。
為推動互聯網金融產業發展,幫助創業者和中小企業快速獲取創業資金,長株潭示範區還擬聯合湖南省股交所爭取國家股權眾籌融資試點。
(科技日報湖南記者站,湖南省科技廳新聞中心整理報道)
■建設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 長株潭三大高新區行動大事記
長沙高新區:
1. 長沙市出台《關於強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加速轉型創新發展的意見》,在管理體製、運行機製、激勵機製等方麵大膽探索與實踐;
2. 中國(長沙)知識產權維權援助長沙高新區分中心成立;
3. 依托湖南華曙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啟動建設高分子複雜結構增材製造國家工程實驗室啟動,全國首個3D打印領域國家級工程實驗室落戶麓穀。未來3年,依托實驗室突破行業關鍵技術、提升製件精度與效率,研製增材製造裝備,開發適合高分子複雜結構增材製造的新材料;
4. 發布《長沙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三年行動計劃》,明確了未來3年長沙高新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目標、任務和措施;
5. 中興通訊長沙基地於在高新區奠基,建成後將成為中興通訊中部地區最大生產研發基地,基地主要開展中興旗下通訊、終端、車聯網等產品及設備的生產、研發等業務,並將建設符合工業4.0標準的硬件生產線,聚集超過5000人的研發團隊,預計4—5年內可實現年產值40億元以上;
6. 市政府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長沙智能製造研究院,瞄準智能製造先進技術,為企業提供共性關鍵技術、引進和培育人才及團隊、孵化科技成果、引領協同創新;
7. 中國聯通與長沙高新區合作協議建設中國聯通集團雲數據戰略基地;
8. 一批創新創業平台建設加速推進。騰訊眾創空間、微軟雲暨移動應用孵化平台、甲骨文(長沙)技術人才創新基地、穀歌跨境電商體驗中心等創新創業平台相繼落戶。同時,高新區著手打造麓穀“創界”創新創業自主品牌,擬推出1000平米“創業苗圃”、2000平米“微空間”、5000平米“眾創e+平台”,並將在市內各大高校布局一批“創界·星咖啡”;
9. 在全省首推企業集群注冊製,已申請注冊集群企業托管機關6家,申請注冊企業78家;
10. 出台《支持創業咖啡發展實施辦法》,全力打造天天有咖啡、人人爭創新、處處能創業的發展麵;
11. 與新奧集團簽署全麵深化能源領域戰略合作協議,液化天然氣全產業鏈電商服務平台好氣網同步上線,全國首個液化天然氣O2O平台正式落戶麓穀。
株洲高新區:
1. 明確十年發展戰略定位,提出打造“中國動力穀”的戰略構想;
2. 舉辦中國動力穀“千人計劃”專家項目合作洽談會;
3. 中國動力穀自主創新園開園,已有9家創新團隊和14家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入駐,與湖南工業大學共建軌道交通自動化協同創新中心,與湖南大學、中南大學等13所國內重點高校達成產學研合作協議,建設3000平方米的眾創空間和1000平方米的新動力咖啡館。
湘潭高新區:
1. 出台湘潭高新區“十三五”自主創新規劃、三年行動計劃、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速轉型創新發展的政策建議、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協同工作機製研究報告等政策文件,著力打造新能源裝備、精品鋼材及精深加工兩大特色產業園;
2. 成立院士創新產業園,現已有特種機器人等3項目入園轉化及產業化;
3. 打造萬平方米“蜂巢”大學生眾創空間;
4. 與上海股權托管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企業掛牌孵化基地。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