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體(ti) 檢測在儲(chu) 能安全監控的趨勢
儲(chu) 能領域的國家標準GB/T 42288-2022《電化學儲(chu) 能電站安全規程》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準正式發布,於(yu) 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規程》主要針對儲(chu) 能電站的設備設施、運行維護、檢修試驗、應急處置等提出了明確的安全要求,適用範圍包含鋰離子電池、鉛酸(炭)電池、液流電池、水電解製氫/燃料電池儲(chu) 能電站。在消防方麵明確指出:配置自動滅火係統,與(yu) 電池管理係統、火災探測器或可燃氣體(ti) 探測裝置、空調、排風係統聯動,具備遠程被動指令啟動和應急機械啟動功能。自動滅火係統的最小保護單元應為(wei) 電池模塊,每個(ge) 電池模塊宜單獨配置探測器和滅火介質噴頭。
部分規定如下:
5.6.4 電池室/艙內(nei) 應設置可燃氣體(ti) 探測器、溫感探測器、煙感探測器等火災探測器,每個(ge) 電池模塊可單獨配置探測器。
5.6.5 電池室/艙外及值班室應配置氣體(ti) 濃度顯示和提示報警裝置,電池室/艙外應設置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緊急啟停按鈕。
5.6.6 水電解製氫/燃料電池係統應設置氫氣檢測報警係統,氫氣探測器應安裝在最有可能積聚氫氣的位置。
5.7.3 水電解製氫/燃料電池係統涉氫設備或管道放置房間均應設置機械排風係統,並與(yu) 氫氣檢測報警係統聯鎖控製。
綜上所述,在儲(chu) 能係統中配備可燃氣體(ti) 探測器是必不可少的。

Nevada Nano MPS™可燃氣體(ti) 傳(chuan) 感器
在鋰離子儲(chu) 能係統中,當電池進入故障模式的早期,電池會(hui) 有氫氣、一氧化碳、烷類或烯烴類及鹵素類等氣體(ti) 溢出;越快越早探測到這些氣體(ti) ,用戶就有更多時間采取措施,從(cong) 而避免災難性的熱失控故障。Nevada Nano推出一款可燃氣體(ti) 傳(chuan) 感器,采用分子特性光譜儀(yi) (MPS™)氣體(ti) 探測技術,測量空氣-氣體(ti) 混合物的熱力學特性,是目前能夠使用單個(ge) 傳(chuan) 感器同時探測多種可燃氣體(ti) (包括氫氣)的氣體(ti) 探測技術。MPS通過同時檢測包括氫氣、甲烷、丙烷、丁烷等在內(nei) 的十幾種最常見的可燃氣體(ti) (見下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工作人員的安全性。我們(men) 稱之為(wei) TrueLEL™。沒有其他可燃氣體(ti) 傳(chuan) 感器在隻校準一次的情況下可以準確的報告十幾種不同的氣體(ti) 的濃度(0~100%LEL)。

同時內(nei) 部集成的實時測量和內(nei) 置的溫度、壓力和濕度補償(chang) 提高了所有 NevadaNano 的 MPS 可燃氣體(ti) 傳(chuan) 感器的準確性。氣體(ti) 濃度讀數在整個(ge) 環境範圍內(nei) 都是準確的,包括快速的環境瞬變,提供一流的準確性。與(yu) 其他原理的傳(chuan) 感器相比,MPS傳(chuan) 感器隻需要標準的工廠校準,無需定期現場校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