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畢馬威國際會(hui) 計公司對公司汽車業(ye) 務高管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汽車品牌在2015年前很有可能獲得國際市場份額的提升。同樣將擴大市場份額的還有大眾(zhong) 汽車和現代汽車。而克萊斯勒最有可能成為(wei) 失敗者。
在這項對200名汽車業(ye) 務高管開展的調查中,81%的高管預測中國的汽車製造商在接下來的五年內(nei) 將擴大市場份額;75%的高管稱大眾(zhong) 的市場份額也將提升;72%的高管預測韓國的現代及下屬的起亞(ya) 也將獲得一定程度的提高。48%的高管表示,菲亞(ya) 特運營的克萊斯勒將失去一部分市場份額。
這份關(guan) 於(yu) 2015年各汽車製造商市場份額的報告今日將在倫(lun) 敦發布。畢馬威的合夥(huo) 人Mike Steventon是這份報告的作者。他在電話采訪中稱:“作為(wei) 獨立品牌的大眾(zhong) 將是大贏家。現在看來,把質量和設計相結合才最吸引人。”大眾(zhong) 是歐洲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大眾(zhong) 明確表示,其目標是在2018年前超越世界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豐(feng) 田汽車。
畢馬威的報告指出,“從(cong) 小型車到豪華車的廣泛產(chan) 品組合是大眾(zhong) 眾(zhong) 所周知的優(you) 勢所在。隨著MAN和Scania這兩(liang) 個(ge) 卡車品牌的加入,大眾(zhong) 的產(chan) 品線又增加了新部分。”大眾(zhong) 2009年在中國雄霸13%的市場份額,因此畢馬威稱大眾(zhong) “在世界最大的成長市場中有著強大的基礎。”中國自2009年起已經超越德國成為(wei) 大眾(zhong) 最大的市場。
68%的受訪高管表示,印度汽車品牌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將獲得市場份額的提升。另有49%的高管預測,世界領先的豪車品牌寶馬的市場份額也將增加。畢馬威在報告中沒有具體(ti) 說明哪些中國和印度汽車品牌。
36%的受訪高管預測通用的市場份額將下跌,另有#p#分頁標題#e#36%的高管對三菱汽車作出了同樣的預測。畢馬威沒有說明對克萊斯勒缺乏信心的具體(ti) 原因,並表示受“2009年六月破產(chan) 申請的影響”,通用未來的市場可能仍然不景氣。
畢馬威表示,國際汽車市場仍然麵臨(lin) 產(chan) 能過剩的能力。雖然自2008年以來美國已經有至少18家組裝廠關(guan) 閉,高官們(men) “仍然認為(wei) 美國是世界上最過度建造的國家”。64%的高管認為(wei) 美國已經出現了產(chan) 能過剩,而隻有22%的高管認為(wei) 德國產(chan) 能過剩。
產(chan) 能過剩造成汽車製造廠效率下降,帶來成本的增加。據IHS數據顯示,汽車製造商的工廠至少需要達到80%的利用率才能獲利。據這些高管稱,中國和印度在五年內(nei) 都有過渡建造的趨勢。畢馬威稱,四分之一以上的受訪高管認為(wei) 中國在2015年將有20%以上的產(chan) 能過剩。
近幾年內(nei) ,大部分主要汽車製造商都在中國建廠,還有更多汽車製造商正在做這樣的打算。大眾(zhong) 首席執行官馬丁·文德恩計劃新建兩(liang) 個(ge) 工廠,使大眾(zhong) 在華的產(chan) 能翻倍。這樣一來,大眾(zhong) 在華的工廠總數將達11家。沃爾沃首席執行官斯特凡·雅各比也於(yu) 十月宣布,沃爾沃將在華新建三家工廠。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