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船舶製造

焊接對船舶建造的影響

激光製造商情 來源:中國船舶報2011-01-14 我要評論(0 )   

日前,在船舶與(yu) 海洋工程焊接新技術發展論壇上,專(zhuan) 家指出,焊接質量是評價(jia) 船舶建造質量的重要指標,焊接效率直接影響到船舶建造周期和成本,焊接技術進步對推動造船業(ye) 發...

日前,在船舶與(yu) 海洋工程焊接新技術發展論壇上,專(zhuan) 家指出,焊接質量是評價(jia) 船舶建造質量的重要指標,焊接效率直接影響到船舶建造周期和成本,焊接技術進步對推動造船業(ye) 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而目前我國船舶企業(ye) 在焊接新技術的應用和研發方麵還有很多需要加強的地方。

新技術助推焊接提質增效

隨著大功率光纖激光器的研製成功,目前,激光焊接技術用於(yu) 船舶製造也有了可能。據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激光製造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黃堅介紹,激光焊接技術因具備自動化程度高、效率高、成品率高等特點受到工業(ye) 領域的廣泛青睞,而應用這一技術必須以機器人為(wei) 載體(ti) .而智能化機器人操作氣體(ti) 保護焊槍,可以完全替代人工實現全位置焊接,焊接效率是人工焊接的5倍以上。

對於(yu) 船舶工業(ye) 來說,一方麵,由於(yu) 激光焊接屬於(yu) 局部加熱,工件不會(hui) 產(chan) 生熱損傷(shang) ,熱畸變小,有助於(yu) 船體(ti) 變形控製;另一方麵,激光複合焊技術幾乎不需要焊角就能保證焊縫強度滿足結構設計要求,使焊材填充量極大降低,有效減輕了船體(ti) 重量,經濟效益可觀。一些發達國家船企已經開始采用激光複合焊技術進行高附加值船舶的建造,並在平麵分段自動生產(chan) 線和封閉結構部件焊接上使用機器人焊接技術。

有別於(yu) 傳(chuan) 統的熔化焊,利用攪拌頭高速旋轉產(chan) 生的熱量進行焊接,無弧光輻射、煙塵和飛濺,焊接速度快,無需焊接材料,幾乎無焊接變形,而且焊接所需能量僅(jin) 為(wei) 熔化焊的20%,是名副其實的高效綠色焊接方法。據悉,國內(nei) 部分船企已經在船舶鋁合金上層建築和鋁合金高速船、遊艇上使用攪拌摩擦焊技術製作的結構部件,大大提高了船舶鋁合金產(chan) 品的外觀質量和生產(chan) 效率。

推廣應用仍任重道遠

國內(nei) 大中型船企經過努力,目前的焊接機械化、自動化、半自動化率均達到65%以上,但與(yu) 國外層出不窮的新技術相比,我們(men) 在焊接新技術的應用和研發方麵就顯得滯後。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焊接專(zhuan) 家瞿波表示,轉變造船模式,實現精細化、綠色化造船已經是船舶行業(ye) 的共識,船企應通過船舶焊接技術的進步,促進我國造船工業(ye) 的發展,使高效、節能環保的綠色焊接成為(wei) 今後船舶焊接技術發展的核心。

“由於(yu) 焊接效率的高低直接關(guan) 係到船舶製造周期、質量和成本,應用和研發焊接新技術應得到船舶行業(ye) 的重視。”專(zhuan) 家強調。特別是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推進高效焊接技術應用,實現船舶焊接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已經是船舶焊接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由於(yu) 進口大功率激光器昂貴、配套設備技術要求高,激光焊接技術在我國船舶行業(ye) 中的應用任重道遠。

這也凸顯出一個(ge) 問題:我國焊接技術水平明顯落後於(yu) 工業(ye) 製造的要求,多品種、高性能、環保型焊接材料和焊接設備的研發和國產(chan) 化問題亟待解決(jue) ,高檔焊接材料和設備必須盡快擺脫依賴進口的局麵。據介紹,國內(nei) 企業(ye) 正在努力彌補這個(ge) 短板,對機器人用於(yu) 船舶焊接的研究也已經起步。

對於(yu) 促進我國焊接技術的發展,瞿波認為(wei) ,目前焊接專(zhuan) 業(ye) 人才流失十分嚴(yan) 重,應加強船舶焊接專(zhuan) 業(ye) 隊伍的建設,保持人才隊伍的穩定和不斷壯大;同時,還要努力提升焊接專(zhuan) 業(ye) 在船舶企業(ye) 中的地位,建立以焊接為(wei) 中心的船體(ti) 製造理念,與(yu) 國際先進造船模式接軌。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