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無疑是堅持薄膜太陽能電池路線的光伏企業(ye) 比較鬱悶的一年。因為(wei) 他們(men) 沒有享受到全球光伏市場超 預期增長帶來的商機,傳(chuan) 統的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仍舊占據著整個(ge) 光伏電池市場80%的市場份額。2010年8月中國光伏電池行業(ye) 的龍頭公司作出了停產(chan) 薄膜太陽 能電池生產(chan) 線,擴產(chan) 晶
相關(guan) 公司股票走勢
天威保變20.71+0.341.67%矽太陽能電池生產(chan) 線的選擇。一時間,關(guan) 於(yu) 薄膜太陽能電池前景不妙的言論廣為(wei) 流傳(chuan) 。
不過,2011年的形勢正在發生變化。1月13日,已在多晶矽太陽能電池領域建立起垂直一體(ti) 化產(chan) 業(ye) 鏈的天威保變(20.55,0.18,0.88%),公 布了配股募資11.81億(yi) 元投建1條年46兆瓦非晶矽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chan) 線的計劃。公司上馬該生產(chan) 線的原因是可以擺脫對價(jia) 格多變的多晶矽的依賴,同時非晶 矽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生產(chan) 成本低、適於(yu) 大批量生產(chan) 、高溫性能好、弱光響應好、應用前景廣闊的特點。
與(yu) 此同時,一種生產(chan)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關(guan) 鍵設備等離子體(ti) 增強型化學氣相沉積設備由上海理想能源設備(上海)有限公司研製成功。據稱,該設備的技術指標已達國際先進水平,且生產(chan) 成本隻有國外同類設備的三分之一。
“該設備的研製成功意味著國內(nei)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chan) 成本將出現大幅下降,這可以看作是薄膜電池發展過程中的一個(ge) 標誌性事件。”中投顧問研究院李勝茂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他介紹說,薄膜電池的成本主要來自設備投資產(chan) 生的固定成本。建設同樣規模的生產(chan) 線,薄膜電池固定資產(chan) 投資成本一般是多晶矽電池生產(chan) 線的7到8倍。如果固定 投資成本能夠大幅下降,薄膜電池的低成本優(you) 勢將更加顯著。因此不能根據某家公司的投資選擇來盲目判斷多晶矽電池和薄膜電池的技術前景。不過他同時表示,由 於(yu) 現在還沒有應用於(yu) 生產(chan) 的實際數據,上述國產(chan) 設備的經濟性還有待檢驗。
長城證券分析師周濤也表示,多晶矽電池與(yu) 薄膜電池互有優(you) 劣,目前光伏技術路線選擇與(yu) 當年CRT電視技術和平板電視技術的路線選擇有相似之處,未來到底哪種技術占據主流取決(jue) 於(yu) 哪種技術能取得突破性進展,克服自身弱點。
不過,由於這兩種生產技術在設備方麵的投資金額都非常巨大,一旦某種技術被淘汰都將對投資企業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這也是目前光伏生產企業大多同時做好兩手準備,既建設多晶矽電池生產線、又投資薄膜電池生產線的原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