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開始實施的“高檔數控機床與(yu) 基礎製造裝備”科技重大專(zhuan) 項(以下簡稱“數控機床專(zhuan) 項”)一直備受各界關(guan) 注,已成為(wei) 引領機床工具行業(ye) 發展的重要依 托。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有關(guan) 負責人日前表示,數控機床專(zhuan) 項進展順利,尤其在機床整機方麵已經取得了較好的階段性成果,“十二五”期間專(zhuan) 項將重點解決(jue) 數控係統、 功能部件等核心部件的開發以及數控機床主機可靠性的提升。
專(zhuan) 項每年側(ce) 重點略有不同
據了解,2009年度立項的第一批課題目前已經完成12項課題驗收,今年內(nei) 將完成剩餘(yu) 立項課題的驗收工作,包括數控機床、數控係統、伺服電機、功能部件以及由大學承擔的共性技術等課題。
2010年度立項的70餘(yu) 項課題,預計最早會(hui) 在今年年底和明年上半年進入驗收。課題重點安排為(wei) 用於(yu) 汽車或發電設備等的成套裝備、創新能力平台、主機類的應用示範工程(主要針對航空、航天、發電設備、汽車等領域)。
2012年度專(zhuan) 項的申報和評審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任務和經費安排重點是數控係統、功能部件、工具和共性技術。
機床企業(ye) 對可靠性依然不夠重視
數控機床專(zhuan) 項實施過程中也曝露出企業(ye) 的一些問題,多數主機廠商目前對於(yu) 可靠性的重視和投入依然不足,表現在產(chan) 品生產(chan) 流程、檢測、試驗裝置等各個(ge) 方麵。這與(yu) 近年來機床市場持續火爆、國內(nei) 機床企業(ye) 忙於(yu) 應付市場需求有一定關(guan) 係,實質造成了企業(ye) 產(chan) 值很高,但利潤率表現不夠好的局麵。
產(chan) 品可靠性既是技術問題,也是管理問題。首先要加強技術研究,開展相關(guan) 試驗研究和數據積累,在產(chan) 品出廠時采取相關(guan) 檢驗措施,這些都需要資金投入。盡管這些投入可能會(hui) 影響當下利潤,但是不加以重視則必然會(hui) 影響將來客戶對國產(chan) 機床的評價(jia) 。
重大專(zhuan) 項對於(yu) 機床可靠性方麵提出了很多考核指標,但是將重大專(zhuan) 項的要求轉化成企業(ye) 的自覺行為(wei) 還需要一個(ge) 過程。無論如何強調產(chan) 值和銷售額,產(chan) 品最終都要接受市場的檢驗,可靠性是國產(chan) 數控機床能否得到用戶認可的關(guan) 鍵之一。
核心部件提升不容忽視
功能部件、數控係統、工具等課題在數控機床專(zhuan) 項中都屬於(yu) 難度比較大的項目,而且目前受關(guan) 注程度相對於(yu) 機床整機較低。工信部相關(guan) 負責人在評價(jia) 已通過驗收的項 目時舉(ju) 例指出,如沈陽機床、大連機床等企業(ye) 所承擔的專(zhuan) 項主機產(chan) 品雖已達到國際同類產(chan) 品的先進水平,但其數控係統、功能部件仍主要依賴進口。
重大專(zhuan) 項實施3年來,在部分產(chan) 品的研發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是和國外差距較大的核心部件研發在重大專(zhuan) 項啟動前期資金投入相對較少,今後會(hui) 逐步成為(wei) 重點。而 且,所有的數控係統、功能部件、工具和共性技術的研發都應和主機廠商密切結合,取得其支持和認可,以取得最大成效,這也是國家重大戰略產(chan) 品的產(chan) 業(ye) 化要求。 由於(yu) 核心部件研發的難度很大,“十二五”任務的完成不僅(jin) 僅(jin) 是靠資金投入,還牽涉到企業(ye) 軟硬件條件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yang) 、引進。其中,人才將逐步成為(wei) 製約數控機床專(zhuan) 項實施的主要瓶頸。
通過數控機床專(zhuan) 項前3年的實施,目前從(cong) 眾(zhong) 多承擔單位中已經確定出了100多家具有相對優(you) 勢的承擔單位。今後,技術指標、可靠性指標、產(chan) 業(ye) 化指標等審核標準 將會(hui) 逐步提高。在觸及核心技術等方麵需要前期就有足夠的積累,因此工信部在通過重大專(zhuan) 項集中優(you) 勢單位的同時,也將加大對其支持力度。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