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陽能廠商受歐盟反傾(qing) 銷調查影響之後,集體(ti) 不堪歐盟反傾(qing) 銷調查與(yu) 財務不佳的雙重壓力,大量轉單到台灣光伏企業(ye) 。而全球最大太陽能集團保利協鑫(GCL)宣布“十一”長假大休15天,全球第二大太陽能電池廠無錫尚德更甚至宣布減產(chan) 25%,更是顯現出中國光伏的一片淒涼。
據了解,台灣茂迪將成為(wei) 大陸廠商轉單的首選企業(ye) ,公司先前代工業(ye) 務占比約5%至10%,近期已達三成以上,比重大已增兩(liang) 倍。而茂迪強調,現階段產(chan) 能利用率維持較高,審慎因應短期市場消化庫存的變化,看好中國大陸光伏企業(ye) 的減產(chan) ,對降低供過於(yu) 求、穩定的市場秩序帶來有效幫助。
而台灣另一光伏企業(ye) 昇陽科指出,近期不少大陸企業(ye) 為(wei) 了因應接下來可能麵對的貿易爭(zheng) 端,導致出貨受阻預作準備,主動上門談代工等合作,而細節還在詳談當中。
因先後受美國、歐盟、印度對中國太陽能光伏揮出反傾(qing) 銷“大棒”後,賽維LDK總裁佟興(xing) 雪昨天來台拜會(hui) 昇陽科、昱晶、新日光等台廠,尋求合作機會(hui) ,並向台廠介紹LDK最新的高效能太陽能矽晶圓產(chan) 品。
興(xing) 雪昨表示,“太陽能價(jia) 格再跌有限,殺價(jia) 搶市已毫無意義(yi) ”,LDK多晶矽生產(chan) 線已全麵停工,未來將靠與(yu) 台廠強化合作,找出新的生存模式。
他強調,太陽能市場需求每年穩定成長,但市場慘烈的原因,並非需求消失,而是大環境低迷、業(ye) 者習(xi) 慣殺價(jia) 搶單,業(ye) 界應要摒除削價(jia) 搶市,讓價(jia) 格回到合理利潤空間,才能支撐整個(ge) 行業(ye) ,並設法培育歐洲、美國以外的新市場,擴大需求。
記者獲悉,LDK上半年虧(kui) 損高達4.24億(yi) 美元,超過台灣上市太陽能企業(ye) 虧(kui) 損的總和,負債(zhai) 比高達93%,財務壓力巨重,近期更甚至傳(chuan) 言賽維將變賣房產(chan) 、土地使用權,以籌措資金。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