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率先使用3D打印機技術進行生產(chan) 的企業(ye) ——比利時梅洛特(Melotte)公司首席執行官弗勒林克日前介紹說,3D打印技術對於(yu) 生產(chan) 者來說,可大幅降低生產(chan) 成本,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它還使消費者能根據自己的需求量身定製產(chan) 品。
3D打印機既不需要用紙,也不需要用墨,而是通過電子製圖、遠程數據傳(chuan) 輸、激光掃描、材料熔化等一係列技術,使特定金屬粉或者記憶材料熔化,並按照電子模型圖的指示一層層重新疊加起來,最終把電子模型圖變成實物。其優(you) 點是大大節省工業(ye) 樣品製作時間,且可以“打印”造型複雜的產(chan) 品。因此許多專(zhuan) 家認為(wei) ,這種技術代表製造業(ye) 發展新趨勢。
弗勒林克說,就目前來說,使用相同數量的耗材製造零件,3D打印機的生產(chan) 效率是傳(chuan) 統方法的3倍。目前梅洛特公司已與(yu) 中國青島一家紡織廠建立合作,“打印”紡織機軸承,傳(chuan) 統工業(ye) 流程需要84小時製作的零件,通過3D打印技術,24小時就可以製造完成。由於(yu) 可以在目的地精準打印,這又省去了物流、配送、上貨等時間,因此生產(chan) 成本大大降低,每個(ge) 軸承的成本由幾十歐元降至1歐元。
弗勒林克指著窗外的高速公路對記者說,高速公路擁堵的一個(ge) 重要原因是大量貨運車輛上路。全球貿易的一大特點是造出大量同質化產(chan) 品後再想銷路,全球物流配送網絡因此消耗大量資源,其中相當一部分能源被浪費在路上。3D打印技術依據個(ge) 人情況量身定製,甚至可以在當地打印商品,讓需求真正決(jue) 定生產(chan) ,這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jue) 產(chan) 能過剩問題並節省運輸成本。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