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產(chan) 業(ye) 相比,船舶工業(ye) 產(chan) 能過剩具有全球性、周期性和結構性特點。”據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ye) 司副司長李東(dong) 介紹,當前全球造船能力達2億(yi) 載重噸左右,2012年全球新船訂單僅(jin) 4686萬(wan) 載重噸,今年1至9月新船訂單8396萬(wan) 載重噸。專(zhuan) 家預計,未來3年全球造船年均需求量約為(wei) 7000萬(wan) 至9000萬(wan) 載重噸,全球產(chan) 能過剩將超過50%,船舶企業(ye) 普遍麵臨(lin) 訂單不足的局麵。 -
我國船舶工業(ye) 產(chan) 能過剩主要是由“十一五”以來船舶市場的高度興(xing) 旺引發的。在總量過剩的同時,還存在結構性過剩特點,低水平、同質化的產(chan) 能過多,高端產(chan) 能缺乏。2012年,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訂單占到了總量的60%以上;全球成交LNG船33艘,中國僅(jin) 承接4艘,我國海洋工程裝備國際市場份額也僅(jin) 為(wei) 14%。
李東(dong) 表示,船舶工業(ye) 將利用好當前有利於(yu) 結構調整的機遇期,通過嚴(yan) 控增量、加大兼並重組力度、引導部分產(chan) 能向海工裝備領域轉移、優(you) 化產(chan) 品結構、建立落後產(chan) 能退出機製和支持重點骨幹企業(ye) 發展等措施,化解船舶工業(ye) 產(chan) 能過剩矛盾。
在船市興(xing) 旺時期,沿海和長江一帶產(chan) 生了大量投機性中小船廠,目前大多處於(yu) 停產(chan) 、半停產(chan) 狀態。李東(dong) 說,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采取金融、稅收等多方麵限製措施,引導技術水平低、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差、已經長期停產(chan) 的企業(ye) 退出船舶行業(ye) 。李東(dong) 還透露,工信部正在製定《船舶行業(ye) 規範條件》,將從(cong) 生產(chan) 條件、質量管理、技術研發、節能環保、安全管理等方麵對造船企業(ye) 進行規範管理,支持優(you) 強企業(ye) 發展,加快淘汰落後產(chan) 能。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