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機飛速普及。如今某些型號的3D打印機,就連個(ge) 人設計事務所也能負擔得起。但問題也同樣存在。對於(yu) 3D打印機,用戶之間尚未形成共識。有人以為(wei) 3D打印機與(yu) 以往的快速成型機沒什麽(me) 不同,也有人以為(wei) 3D打印機是什麽(me) 形狀都能一氣嗬成的百寶箱,看法五花八門。這種局麵可能引發輕率購置、過度排斥,甚至降低企業(ye) 和設計師的競爭(zheng) 力。現階段的3D打印機能夠實現什麽(me) ?能夠給產(chan) 品設計帶來怎樣的變化?今後又將會(hui) 如何進化?在本係列連載中,筆者希望能為(wei) 大家揭開3D打印機不可不知的“真麵目”。
![]() |
|
1 五郎邊衛窯按照為(wei) 其設計的醬油壺草稿,試製出的醬油壺 2 澄川根據1的試製品重新繪製的草稿之一。設計方針是實現生動的外形與(yu) 易用的尺寸 |
![]() |
|
3 根據草稿製作渲染。表現形狀與(yu) 色彩、材料質感 4 委托試製企業(ye) 根據渲染製作實物模型。可以用手觸摸,感受尺寸感與(yu) 配重。當時事務所尚未購置3D打印機 5 五郎邊衛窯根據實物模型製作的試製品。驗證了液體(ti) 不粘壁的良好內(nei) 部構造 6 澄川伸一設計事務所為(wei) 調整試製品壺嘴的形狀,使用3D打印機輸出的實物模型。現在,五郎邊衛窯正在根據這一實物模型,製作最終的試製品 |
澄川伸一設計事務所:縮短時間、提高精度,客戶滿意度節節攀升
2013年7月,產(chan) 品設計師澄川伸一為(wei) 事務所購置了美國3D Systems製造的3D打印機“CubeX”。通過第一時間把3D打印機投入到麵向客戶的工作流程中,澄川受益匪淺。
提高初期作業(ye) 效率
澄川向客戶提供設計時,采用的工作流程如下圖所示。除了使用手繪草稿、3DCAD和CG渲染、購置的3D打印機輸出的模型,以及委托試製企業(ye) 製作的模型驗證自身設計,3D打印機的用途還包括明確客戶的判斷、相互交流等。

在與(yu) 客戶的交流中,澄川是在上遊領域(設計初期)使用3D打印機。接到設計訂單後,澄川會(hui) 手繪若幹份草稿,掃描成PDF文件,通過郵件發送給客戶。客戶從(cong) 中選擇2、3份草稿作為(wei) 候選,由澄川使用3D CAD製作渲染,然後再到自家1層的事務所,通過3D打印機輸出。
就CubeX而言,如果是能夠放在掌中的尺寸,隻要一覺睡醒即可完成輸出。與(yu) 使用外部的輸出服務相比,時間可以縮短約24個(ge) 小時。輸出的模型與(yu) 3DCAD渲染同時提交給客戶。
澄川說:“渲染和輸出模型都存在缺點。渲染能夠展示顏色、質感、大致的形狀,但看不出拿在手上的尺寸感與(yu) 配重。而輸出模型能夠體(ti) 現尺寸感與(yu) 配重,但展示不出顏色和質感。通過同時使用二者,不僅(jin) 可以彌補各自的缺點,提高確認和驗證的精度,還能縮短在這一步驟上耗費的時間。”
澄川通過利用3D打印機,成功縮短了上遊工序的作業(ye) 時間,提高了作業(ye) 精度。節省了過去利用外部輸出服務、自行切削模型材料的工序及其耗費的時間。對於(yu) 這一點,澄川尤為(wei) 重視。
澄川說:“隻要提高上遊工序中確認、驗證作業(ye) 的精度,就能消除下遊工序中的返工程度。而且,通過縮短上遊工序的時間,還可以為(wei) 需要精工細作的下遊工序留出充分的時間。”如此一來,客戶的滿意度節節攀升,訂單也越來越多。澄川的事例,稱得上是購置3D打印機促進業(ye) 務發展的典範。
![]() |
|
1 澄川為(wei) 備前燒陶商——備前燒陶吉繪製的茶壺草稿 2 用事務所的3D打印機輸出根據草稿進行的渲染數據。攜帶打印的模型來到備前燒陶吉,通過驗證尺寸感和配重探討產(chan) 品的方向性 3 通過探討產(chan) 品的方向性,雙方決(jue) 定讓外形更加生動。澄川重新繪製了草稿 |
![]() |
|
4 根據新繪製的草稿製作的渲染 5 3D打印機根據新製作的渲染輸出的實物模型。可以一定程度驗證使用感 6 為(wei) 根據3D打印機輸出的實物模型(後方)燒製試製品,備前燒陶吉方麵製作了陶胚(前方) |
#p#分頁標題#e#
能夠操作3DCAD為(wei) 前提
那麽(me) ,設計師是不是隻要購置3D打印機,就能像澄川一樣受益?澄川對此不以為(wei) 然。
澄川說:“3D打印機不是百寶箱。3D打印機的輸出精度還比較低,其存在的意義(yi) ,是能夠在事務所內(nei) 輸出模型。在以3DCAD數據為(wei) 中心的設計工作流程中,3D打印機隻不過是最末端的工具而已。”
澄川把3D打印機熱潮視為(wei) 3DCAD數字設計的延伸。澄川在10多年前就已經精通3DCAD的操作,將其運用到了麵向客戶的工作流程之中。在購買(mai) 3D打印機之前,澄川是把自己製作的3DCAD數據送往外部的打印服務公司,委托對方進行輸出。現在,這道工序可以在自己的事務所內(nei) 完成。
澄川表示:“前提是要會(hui) 操作3DCAD。如果不會(hui) ,就算購置3D打印機也縮短不了時間。”而且,還有一點必須注意的是,3DCAD渲染與(yu) 3D打印機輸出通過互相彌補不足,可以提高精度和縮短作業(ye) 時間。
現在人們(men) 直麵的,或許並不是3D打印機革命,而是以3DCAD為(wei) 中心的數字設計革命的第2章或第3章。我們(men) 不應該隻盯著輸出方麵的一舉(ju) 一動不放,而是應該把目光重新投向輸入方麵的技巧與(yu) 技術。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