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wei) 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招商局集團等主辦的中外綠色人居論壇的一部分,得到了皇明、力諾瑞特、桑樂(le) 、清華陽光、四季沐歌等國內(nei) 太陽能主流企業(ye) 積極響應的國際太陽能建築創新應用大賽,已接近尾聲。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大賽征集對象為(wei) 正在運行的太陽能建築,參評項目的特點涉及城市運用率、建築應用效果、視覺效果、經濟效益等多項標準。
“公道地說,上述標準並不算太苛刻,但依然有不少太陽能企業(ye) 因為(wei) 缺乏有力的數據支撐而對此望而卻步,甚至有一些企業(ye) 表示,做的不少項目基本沒有特色,從(cong) 而主動放棄參選。”對大賽給予高度關(guan) 注的太陽能行業(ye) 權威媒體(ti) 《中國太陽能工程》、《中國太陽能產(chan) 業(ye) 資訊》副總編陳講運不無遺憾地對導報記者說,“太陽能熱利用所遭遇的工程設計瓶頸,是這一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不夠成熟的典型症狀,應該引起全行業(ye) 的關(guan) 注,盡早走出這一‘成長的煩惱’。”
建築一體(ti) 化止步標準差異
導報記者從(cong) 中國農(nong) 村能源行業(ye) 協會(hui) 太陽能熱利用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了解到,最近幾年,山東(dong) 、北京等多地先後出台政策,在新建12層以下居住建築以及辦公建築、學校、醫院、賓館等公共建築中強製推行太陽能熱水係統。這使太陽能產(chan) 業(ye) 與(yu) 建築規劃、設計及施工等部門圍繞“太陽能熱水係統與(yu) 建築一體(ti) 化”展開的曠日持久的爭(zheng) 論,局部地劃上了句號,太陽能業(ye) 內(nei) 也曾一度彈冠相慶。
不過,近幾年問津城市高層建築市場時屢屢碰壁的經曆,卻讓國內(nei) 太陽能企業(ye) 發現,出台相關(guan) 政策隻是破題,還有更多難題亟待解決(jue) 。這其中,設計標準是需要著力突破的瓶頸。
“太陽能熱水器這個(ge) 品類的出現,滿打滿算也就是30年,而且很長一段時間處於(yu) 作坊生產(chan) 階段,並未進入產(chan) 業(ye) 化生產(chan) ,產(chan) 品設計標準很低。”山東(dong) 桑樂(le) 太陽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解東(dong) 明告訴導報記者,“在進入太陽能與(yu) 建築一體(ti) 化時代之後,許多企業(ye) 麵臨(lin) 的一個(ge) 突出問題是:建築設計的使用年限大多是50年甚至更長,而太陽能產(chan) 品屬家電序列,使用年限一般按15年的標準設計。而且與(yu) 其他放在室內(nei) 使用的家電不同,太陽能產(chan) 品放在室外接受風吹雨打和各種類型水體(ti) 的鏽蝕等考驗,想讓它安全使用50年是不敢想象的。”
“使用年限標準的爭(zheng) 論,足以將許多太陽能企業(ye) 拒之熱水工程市場之外。”談起這道“籬笆”,陳講運每每痛心疾首。
攜手打破行業(ye) 樊籬
“建築設計與(yu) 太陽能工程設計兩(liang) 大領域之間的隔閡,是令太陽能產(chan) 業(ye) 最為(wei) 頭痛的事情。”山東(dong) 力諾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雲(yun) 彬告訴導報記者,“太陽能企業(ye) 對建築的電氣、給排水、暖通等不是很了解,而建築設計師也不太精於(yu) 太陽能熱利用相關(guan) 設計。”
“其實這也沒有什麽(me) 不可逾越的鴻溝。”李雲(yun) 彬說,多年來,力諾瑞特一直在試圖通過與(yu) 目標市場所在城市住建部門以及建築設計機構的深度溝通達成共識,並通過優(you) 勢互補彌合雙方隔閡,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他們(men) 先後在濟南、西安等地取得可觀業(ye) 績。他透露,力諾瑞特不僅(jin) 在民用熱水工程領域取得較好業(ye) 績,在眾(zhong) 多工業(ye) 領域也斬獲頗多,兩(liang) 項加起來銷售額已經接近10億(yi) 元。
來自中國農(nong) 村能源行業(ye) 協會(hui) 太陽能熱利用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的資料顯示,目前全國太陽能行業(ye) 已經有550人獲得太陽能工程設計師相關(guan) 證書(shu) 。但據了解,他們(men) 在太陽能熱水係統設計過程中的身份卻極其尷尬:一方麵做著具體(ti) 的係統設計工作,另一方麵卻被設計圈拒之門外,僅(jin) 被當成“看客”。
“太陽能工程設計師與(yu) 設計院設計師最大的區別是,前者沒有出圖資格,而後者有。”陳講運介紹說,這種狀況可能還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期。
“目前大部分工程項目的太陽能設計,由太陽能企業(ye) 自行設計,最後再到設計院蓋章。”解東(dong) 明這樣描述兩(liang) 個(ge) 行業(ye) 的“工作程序”。他說,桑樂(le) 太陽能解決(jue) 這一難題的辦法是,將自己的設計師直接按照建築設計領域的機電工程設計師的標準來培訓,以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設計師的資質問題。
“既然雙方目前都無法改變‘工作程序’,像桑樂(le) 這樣主動出擊倒不失為(wei) 一個(ge) 可行的辦法。”陳講運說,“其實目前國內(nei) 已經有許多設計院開始引進專(zhuan) 業(ye) 的太陽能設計人員。在一些太陽能企業(ye) 與(yu) 設計院方麵合作比較融洽的案例中我們(men) 看到,在方案設計時,設計院通常會(hui) 考慮太陽能熱水係統的設計,但會(hui) 把具體(ti) 設計交由設計院的設備配套所來做,並與(yu) 太陽能企業(ye) 配合進行方案的深化。”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